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词是作者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结晶。朗诵歌词是唱歌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打开学生想像的金钥匙。例如,在欣赏《教我如何不想她》时,学生通过朗诵歌词,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有的学生说,作品反映了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追求自由民主、个性解放,具有思祖国、念亲人的强烈感情;还有知识较为丰富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2.
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朗诵”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 ,在中学唱歌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练唱(练声)。因为 ,习惯上都认为只有通过练唱 ,才能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然而 ,一味的练唱方法 ,学生既感到枯燥乏味 ,也一时不容易领悟要领 ,这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更快地提高唱歌水平 ,这是值得音乐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要解决这一难题 ,必须首先解决好朗诵 ,以“朗诵”来引导“唱歌”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朗诵与唱歌的姻缘关系朗诵是以说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特性表现在歌词(…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小手歌》这节课中教师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发挥想像、自由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音乐活动中,一旦丧失审美性,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性也就很容易丧失,可以说音乐的审美享受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理想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审美感动为基础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并不仅仅是在跟教师学唱歌曲,他们更是在游戏、在生活。音乐活动的审美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审美感动,从而培养幼儿爱生命、爱他人、爱自然的人文素养。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对音乐语言不熟悉,但有一些歌曲的歌词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歌词妙不可言,简直就是生活,表现了生活中的辩证法。一支《真心真意过一生》在美好的音乐中述说生活,教你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做人、潇潇洒洒做人、愉愉快快做人。有人曾经说过,世界很简单,复杂的是人;生活很轻松,沉重的是感情。人类的许多感情和感受都是通过歌曲来抒发的,好歌词本身就是极具魅力的诗。中学时代,正是青年学生精神饱满、醉心歌诗的季节,若能恰当地将其引入课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事半功倍。以歌词为佐料,调剂语文大菜,定会“悦目可…  相似文献   

6.
歌唱就是有意识地去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有意识地以心唤心,以情唤情。要使自己具有“感动听众的才能”,而不是“缺乏情感的表达”,必须对歌词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因为任何歌曲都是离不开歌词的,或者说旋律的产生是以歌词为基础的。作曲家在创作一首歌时.首先要对歌词进行认真分析、逐字逐句的琢磨,身临其境地体味,以达到对歌词内容的深刻理解,然后还要通过反反复复的吟咏和朗诵,分析歌词的语言节奏和逻辑重音等等。一般说来.一首好的歌词会给作曲家带来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会把他们内心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以及音乐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歌曲的旋律一般都是在歌词的基础上产生(当然也有例外,如填词歌曲),而歌词能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它任何音乐艺术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特殊工具之一。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人声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歌词是无声的,歌唱却是有声的。如何使歌唱者最快、最准确地领会和表达出歌词所蕴涵的内容和感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歌词有声化,即朗诵。  相似文献   

8.
刘玲 《教书育人》2004,(9):22-23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遵循这一思想,我在教育互动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丰富的想像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灵感,而灵感是音乐创造性表现的前提。音乐的想像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像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出想像空间。或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欣赏管弦乐《闲聊波尔卡…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几年来,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努力把“教人求真”融于教学中,使学生“学做真人”。一、在熏陶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音乐教育家贺渌汀说:教学——“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而且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会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歌曲是音乐与歌词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该艺术之显著特点在于它是以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并通过其特定的形象去反映其内容,抒发作者内心感情,表现作者思想世界。因而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某校一份五年级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 :请你用想像的方法回答 :枫叶为什么是红的 ?这是一道想像表达训练试题 ,题目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题材 ,要求依据自己的主观理解 ,发挥想像 ,充分表述 ,自由倾吐。本题设计新颖 ,有很大的开放思维空间。它无固定的“标准”答案 ,只要想像合理 ,都给予肯定。笔者以为 ,这样的题目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强烈的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 ,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的要求。长期以…  相似文献   

11.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歌曲的旋律一般都是在歌词的基础上产生(当然也有例外,如填词歌曲),而歌词能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它任何音乐艺术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特殊工具之一。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人声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歌词是无声的,歌唱却是有声的。如何使歌唱者最快、最准确地领会和表达出歌词所蕴涵的内容和感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歌词有声化,即朗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歌唱语言是音乐的艺术语言。歌唱教学始终是美化语言的创造。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因此,在歌唱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语言美化问题。一、理解歌词内涵,体味文学语言的诗意美歌词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声乐文学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诗化”。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掘歌词的内涵,揭示歌词所创造的诗情画意,展示出歌词文学语言的意境美。教师不仅要深入剖析、透彻讲解、努力发掘歌词的诗意美,同时要引导学生加强文学修养,提高理解和掌握音乐文学语言的能力。朗读体现美感。意大利流行的一句格言:“谁朗诵得好,谁就唱得好…  相似文献   

13.
词最初来自民间,是和乐可歌的,是“歌词”。后来逐渐脱离了音乐,成了诗的别体。词的朗诵与诗相比有同有异。关于诗的朗诵,本人已作过初步探讨。以周口师专学报)1997年3期党拙作《唐诗朗读的教学设计)})词的朗诵较之诗,在节奏、节拍、句调以及力度、速度等方面,更富于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那么,学生的音乐创造必定是有限的。音乐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进行音乐的创造。因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根据个人的经验而进行的。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不仅需要借助歌曲的歌词、乐曲的标题、故事情节等等,更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在音乐创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音乐表现内容,创设特定的场景,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音乐表现内容联系起来,激发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上了一堂作文公开课。 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音乐,并告诉学生这是一段表现森林早晨景色的音乐,请学生闭目欣赏,想像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用3分钟时间将自己想像的内容写出来。写完后,我请几名学生读了所写的片断,并一一作了评价。随后,我戴上草帽,拿着斧子,扮成一个“砍树人”的模样,走进“森林”,举起斧头砍向“大树”。  相似文献   

16.
浅谈歌曲主题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曲主题的创作是写好歌曲的前提,歌曲主题应与歌词主题相统一,要写好歌曲主题,不仅应把握歌词的主题,体裁,风格及其节奏,声韵,熟谙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所塑造的形象以及所创造的意境,还应把握词曲关系,一般说来,音乐主题节奏及其音调起伏有时与歌词朗诵节奏,声调相一致,有时从塑造作品的整体形象出发,音乐主题节奏与歌词的朗诵节奏,音高运动方向与声调的起伏不完全一致,塑造生动,鲜明的形象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抓住“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作品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蔡懿 《儿童音乐》2008,(3):52-53
本文笔者通过从音乐教学中挖掘歌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把握音乐要素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诗言志,歌咏言”。说明歌词是一种与歌唱相依存的音乐文学艺术。人们说:歌曲是“精神的火花”、“时代的战鼓”,作为歌曲的语言基础之歌词,就必须,也只能与音乐相结合,抒发一种个体的或群体的或通过个体而表现群体的情志,直接诉诸心灵,引起共鸣,发挥其抒情言志的功能,起到娱乐、审美、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鼓励音乐创造"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利用生动活泼的音乐创编活动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力.下面,笔者就不避浅陋说出来,向各位行家请教. 一、创编歌词 音乐的丰富多彩源于创造,要给学生以创造的自由,利用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之一,也是音乐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鉴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在鉴赏中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就从以下几种鉴赏活动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素养。一、在鉴赏歌词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歌词是歌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歌词,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词中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