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霞 《江西教育》2002,(1):43-44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指"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课本为共性教学,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补充实例为个性教学."采取多种形式适时把生活问题引进课堂,做到课中体验,课后深化,促进知行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适当作些合理的处理,达到学科教学生活化。“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理解学科知识,通过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徐晓远 《天津教育》2020,(20):36-3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了。当前教育环境中,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仍处于三观建立的过程中,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品格,尤为重要。同时,在过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艳东 《天津教育》2021,(6):137-138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不仅能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构建,还能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进行培养。对此,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利用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开展实际的教学和探索,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高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方面不间断深入的改革,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导路线也有了变化,让学生从生活与课本间紧密联合知识和重难点,从而提升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综合行为素质,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讲习的摸索与实践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德育即生活,生活亦德育。生活既是德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德育的途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女孩,静静地盯着一位年轻母亲打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水,十分虔诚地给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泡脚;接着,这位稚嫩的女孩给年轻妈妈端来了一盆热水,甜甜地叫道:"妈妈洗脚!"这则广告让我们明白:道德不是被教导的而是被感染的;优良的品行是从生活实践中领悟、体验并不断内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道德和法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焕发出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进一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形成正 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时期。通过道德与法治教 学,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以及思想观 念,对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教 学的鲜活性和实效性,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拉近教学与 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生活性,进而促 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龙爱民 《成长》2021,(3):63-6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在小学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对学生培养的重要学科,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与使命,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思品课程应具有实践性的性质。即“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可见,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题材引入到英语课堂之中。教师要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得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换言之,英语教学要立足于孩子们的生活,使英语学习过程充满生活意味,使孩子们轻松愉悦地在生活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实现小学英语的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指"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课本为共性教学,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补充实例为个性教学。"采取多种形式适时把生活问题引进课堂,做到课中体验,课后深化,促进知行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学生主体参与的生活化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获取经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组织这种课堂教学的核心策略就是“生活化”。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们利国实验小学努力探索。勤奋实践,拓宽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生动的教育情境。带领学生在兴趣化、活动化、生活化的教育实践中全面发展。取得了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17.
傅俊 《湖北教育》2004,(19):45-46
“需要”是学生主动求知的不竭动力,是道德认同的内在动因,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力量源泉。因此,关注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建构思品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值得讨论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人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了解、满足、反映学生的生活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18.
温志旺 《辽宁教育》2012,(10):57-58
德育即生活,生活亦德育。生活既是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德育教育的途径。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孩,静静地盯着一位年轻母亲打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水,十分虔诚地给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泡脚;接着,这位稚嫩的孩子给年轻妈妈端来了一盆热水,甜甜地叫道:"妈妈洗脚!"这  相似文献   

19.
“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道德认识的内在动因,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坚实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生活需要应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构建品德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组织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人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反映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识字教学生活化是识字教学现实的呼唤.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它能够满足学生识字心理的需要。能够满足学生发展与表现的欲望.从而弥补传统识字教学的严重不足.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更多汉字.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