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最为成功的。《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是正确的;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诸葛亮不是“愚忠”;《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只能是白壁微瑕。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治政、治军、治国、外交的实践,及其三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证明了他的《隆中对策》的确是“旷世奇策”、“千古绝唱”,是世界谋略宝库中的精华典范。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中国历史,证明了他的确是“三国论”的首创者,蜀汉政权的重要谋划者、开创者,蜀汉外交的坚定捍卫者,“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的坚定执行者,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支撑的主要人物之一。诸葛亮出山从政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重要的“三国时期”。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及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诸葛壳出山从政后所形成的“三国时期”,尤其是他治理下的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他本人形成的诸葛亮历史文化与诸葛亮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自比管、乐”是诸葛亮在对朋友的人生规划同时对自己人生的规划,《隆中对》是他为刘备集团制定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都得到较好实现。他的规划才能来自他的天赋;来自他“观其大略”的读书和思维方法形成的超强分析综合能力;来自襄阳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提供的条件,师友们十几年给予的教诲、启迪等等。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也是策划大家、规划大师。  相似文献   

4.
蜀汉的政略方针在夷陵之战以前和以后是有变化的。夷陵之战的失败,给了蜀国一个沉重的教训,使它的当权人诸葛亮不得不对蜀汉的政略方针作一深入的思考,其结果,就是蜀汉政权对以前的政略方针作了局部的调整和改变。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既不是北伐中原,也不是以攻为守,而是进占陇右,进而占有关中,配置起两路进攻中原的另一支钳臂。这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都体现出来。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义主要为:一具有弥补蜀汉以前政略失误;二关系到蜀汉的国力能否进一步壮大;三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北进中原,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四关系到能否与孙吴一起建立起新的钳形攻击曹魏的态势。诸葛亮北伐把主战场推向魏境,使司马懿不敢与之决战,大大地宣扬了蜀汉国威,鼓舞了蜀汉君臣和军民振兴蜀汉的壮志。其预期战略目标虽未实现,但对蜀汉国力的增强,对主敌曹魏的防御,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里常有陈寿的评论 ,后人对其给予人物的总评论最有争议 ,尤其是关于诸葛亮 :“识治之良才 ,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 ,未能成功 ,盖应变将略 ,非其所长欤 !”但笔者认为 ,若将其与对曹操、刘备、孙权的评价相比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公允的  相似文献   

6.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其所撰《诸葛氏集目录》,言所定《诸葛亮故事》凡二十四篇,又具体开列了二十四篇篇目。实则《诸葛亮故事》就是《诸葛氏集》(《晋书·陈寿传》记为《诸葛亮集》)。陈寿所编辑的《诸葛亮故事》(《诸葛氏集》),是有"事"有"文",即将诸葛亮的"故事"连同其文章按事类编辑成集。今从《诸葛氏集目录》以及古注类书尤其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可以考见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7.
蜀汉与孙吴之间的夷陵之战,是确定两国疆域的一场战争.其中,关于诸葛亮的态度,史载不详,历来论者虽都从<隆中对>中"结好孙权"等证据解释诸葛亮应该不支持伐吴,但他们都忽略了同在<隆中对>中也提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要求.而蜀汉政权倘若无法"跨有荆益",便难以实现其复汉的目标.以此,占领荆州成为必要的过程,诸葛亮对此不应反对.  相似文献   

8.
《隆中对》开篇就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一句怎样解释才算正确,一直争论不体。问题有三:一、“为”字如何解释?意思是“写作”还是“吟喟”?抑或兼而有之?二、《梁父吟》指的是哪一首诗?它是否真的就是诸葛亮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课前,可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读读《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10.
本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兴汉大业的畅谈中,分析和展现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事军才能以及《隆中对》这篇章叙事简洁生动、行流畅自然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年轻时博览史籍,胸怀大志,常峨管仲、乐救自比。东汉柬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经刘备三顾茅庐。方始出山。后忠心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2.
史魁军 《现代语文》2007,(8):122-122
《三国演义》里,孔明在战略决策上,我认为有三大失误。一是失荆州,二是伐吴,三是伐魏。这些大的失误造成国疲民敝,导致蜀国最先灭亡。这些失误充分显示了他的智者之愚。  相似文献   

13.
《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预见到天下三分的未来,指出了实现天下三分的途径,提出了“兴复汉室”的长远任务,这是它的成功之处。“跨有荆益”是它最大的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以来,史学界对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比以往有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对上述问题发表的专题论文多达五十篇以上。现就论文中争论的一些焦点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备集团在夺取荆、益二州之前,基本上遵守了《隆中对》的战略,实施《隆中对》表现出较强的秘密性。此后,刘备在世期间,因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刘备对《隆中对》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变革,而其集团重要人物对《隆中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成为荆州之失与夷陵之败的重要导因。刘备死后,《隆中对》已失去了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其秘密实施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诸葛亮也对他自己制定的《隆中对》战略进行了改造,本质上已经违背了他最初的战略。此后,蒋琬、姜维继续改造《隆中对》战略,而费祎则消极对待这一战略,从而使《隆中对》出现了大变异。  相似文献   

16.
诸葛亮《隆中对》中“荆州论”思想的形成,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分析综合的结果。后来所发生的事实也反证了诸葛亮“荆州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赵浩鹏 《学语文》2006,(5):51-51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是一代贤相,尤其是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令手下的大将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每次出征前,诸葛亮都要赐予他们锦囊妙计——“标准答案”,在关键之时均能奏效。久而久之,使这些大将们产生了依赖思想,失去了战斗的主动性、灵活性、机动性和创造性。诸葛亮一旦去世,蜀国很快就被灭亡了。在此,我们不想探讨历史风云,也不想评价诸葛亮的功过,而是想借此对我们现行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与诸葛亮书     
亲爱的亮史: 您好!我是您的忠实粉丝,名叫郑凯悦,字凯仔。我曾熟读《三国演义》,了解到您的英姿: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这些体现着您的鬼神莫测之才,我对您无比敬佩。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的《隆中对》与鲁肃的《江东对》同是结束军阀割据实现统一天下的战略大计,二者之间相同之处有五点,不同之处有四个方面;诸葛亮的《隆中对》比鲁肃的《江都对》有过人之处,是独创新意的力作,是同时代其他政治家无可比拟的不朽杰作。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其空城计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其实是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的补救措施,却充分体现出他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胆略。文章分析了导致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及得以顺利实施的三方面的因素,并指出空城计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