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数学问题"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执果索因分析法、执因索果分析法、放活思路法是"开放性数学问题"几种常用且实用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陶兴荣 《家教世界》2013,(4):111-112
《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问题—探究式"教学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任务、目标和重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恰当控制节奏,使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8,(9)
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从而形  相似文献   

5.
姬显义 《林区教学》2013,(11):67-6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强数学建模意识,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独立建模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模型;通过问题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发现并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应用与拓展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适当地运用反例,巧用反例,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构建反例。数学教学中巧用反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定理或性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思维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有助于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原型唤醒、活动内化、方法渗透、迁移应用等方式,去引导学生数学建模。通过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作为小学数学的基本叙述模式,针对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概括表述出一种数学结构。那么何谓数学模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一、从问题创设入手,感知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建立建模思想,就要从现实生活背景入手,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本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小 学生处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起步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其特征性质。 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 的真谛与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重视学生问 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生会提出"问题"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由学生来解决,也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种种方法,善于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  相似文献   

11.
正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思想。何为"转化思想"?就是通过观察、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数学问题的解决都可以通过转化来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在知识学习中善用类比,实现转化类比方法通过对两个研究对象的比较,根据其相似点推理出未知对象的相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要完成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一重要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面对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涉及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针对"3+2"高职数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教师可整合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运用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等系列途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总结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为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重点论述了高中数学创新能力与高中数学教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应当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相似文献   

15.
韩洪文 《考试周刊》2013,(97):55-55
文章提出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益。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让数学课堂成为"交流数学"与"分享数学"的场所;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启发学生学会思考;要关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1].数学建模是连接学习与研究的桥梁,承载着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功能,这三者恰恰指向了三会(会用数学眼光看、会用数学思维想、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数学建模离不开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然而观摩几次建模活动课,我发现执教教师虽然选题不错,但建模活动的开展并不顺利,主要表现为,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难以回答,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以致建模活动开展的磕磕绊绊,导致建模活动课显得难以驾驭,为后续教师开展建模活动课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17.
"学"贵在"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活动"将抽象的知识用鲜活的实践体现.育人的教学过程应该围绕真实情境而展开,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在"做"中体验建构,重视问题的提出和建模等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深化理解和拓展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解决—反思解释—应用拓展"的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生活化的情境,恰当问题的提出,数学语言的运用,反思总结的习惯,灵巧的解题技巧等,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建模活动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深入挖掘教材中一部分应用性内容的教学价值,注重开展数学建模,以此不仅能够增加学生活动和实践的机会,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以下是基于浙教版《数学新探索》(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第5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节《水渠应挖在何处》的改编《分割线应设在何处》的教学案例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