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语言简练生动,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了明丽怡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情感,流传千古,为人称颂。诗中的画面美、意象美、音乐美等与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审美的艺术价值很高。如果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古诗词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如何把美育渗透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教学活动,把美育巧妙渗透,让学生融入诗词,感悟诗词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意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作品审美情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古诗词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的关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鉴于此,笔者结合平时古诗词教学实践,初步归纳“以读促赏”的古诗词学习方法:诵读、解读、赏读,在“读”中解,在“读”中赏。  相似文献   

3.
吴婷婷 《家教世界》2013,(8X):184-185
在新课程改革中,情感教育是主要目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不断转变学习方法,才能适应时期教育改革对情感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那怎样转变才能适应呢?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情感教育,如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鉴赏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是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切实提高中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采用"激趣导入,以趣为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的领会以及表达手法的掌握,有效提高了中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初读诗文,体味音韵之美 格律齐整,音韵有致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把诵读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相似文献   

6.
节目主持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以追求学生个性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的。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鉴节目主持艺术,在引导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要借鉴节目主持艺术,是因为节目主持艺术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能激发学生灵感。小学语文教学借鉴节目主持艺术讲究语言激趣,情感激趣,辩论激趣,表演激趣。  相似文献   

7.
谢丽雪 《教师》2023,(11):21-23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趣入境,走近诗意,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文章作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培养其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对以趣入境的内涵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提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让学生“入境”,增强教学趣味性;可以以典故让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以情境让学生“入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可以以体系让学生“入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吴雅琦 《江西教育》2023,(15):44-45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文化自信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眼”出发,抓住作品的总体意境,领悟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哲理,使学生真正领会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重视初中古诗词教学,但存在课堂模式单一、作业布置呆板等现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材开发的规定,开发初中古诗词趣化校本课程,紧扣"趣化",趣化课堂教学内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作业布置、评价标准等的选择上,做足功课,力求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之精妙魅力,提高学生古诗词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感觉古诗词"没得讲没得学",简单引导之后就是学生诵读。久而久之,古诗词教学过程固化,学生自然感觉枯燥乏味,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课堂教学不仅要缩短讲授时间,还需要在引导方面做文章,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学生解背景、知作者、读诗词、创意境、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教学是美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节奏情感音韵之美。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笔者从中学语文教学特点出发,着重引导学生从朗读、联想、图画、音乐四个角度来感受古诗词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受到美的滋养。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好古诗,必须做好读、想、悟三方面的工作。一、读——古诗教学的基础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体味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交际活动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那种先学词语而后读说的教学模式必将为情趣教学所取代.情即情景;趣即兴趣.情趣教学即教育者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活动情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兴趣盎然和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直接入“境”,入境才能“生趣”,才能身临其境,尽快进入语言学习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4.
高中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了枯燥感,体味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语文素养得不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优秀的诗词篇章中提升语文素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5.
樊蓉 《广西教育》2022,(10):78-81
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美趣导学”教学策略:一是以美入趣,引导学生发现美;二是以美唤趣,让学生感受美;三是以美促趣,指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姜琴 《江苏教育》2022,(41):71-72
<正>古诗词是我国独特的艺术瑰宝,其蕴含的人生至理和自然规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教育意义。反观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囿于条分缕析的字词句分析、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让古诗词的诗性内涵黯然失色。为打造诗性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诗词韵律中体悟古诗词的独特韵味和深刻情感,使其在具有诗意的课堂中不断提升诗性素养。1.创设情境,感受古诗词意境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创设古诗词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诵读优秀的古诗词,体验情感、体味内容。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知识的积累上,忽略了让去学生尝试体会古诗词的美感,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力量。"诗意语文"思想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要以诗性为重,以意象为重,以共感为重,这样能让古诗词教学更丰富,促使学生汲取其中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想做好农村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就一定要抓住古诗词的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诵读,用好"知人论世",抓好关键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古典诗词具有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四种基本特质,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带领学生去鉴赏这四美。而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应该是诵读——入境——涵泳。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涵泳品鉴,我认  相似文献   

20.
袁巧玲 《成才之路》2013,(23):81-81
对小学生来说,古诗词教学不当,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结合古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美读、乐释,从而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和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