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呢?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开展音乐活动前,教师要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如音乐活动"走路"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家观察歌词中描述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走路的样子,上课之前让幼儿模仿,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小篱笆"中,课前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让幼儿认识篱笆,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学唱歌曲,通过领唱、伴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增添孩子的活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歌曲。  相似文献   

2.
陈蕴 《教育文汇》2014,(19):46-46
一、兴趣引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做,来个老师搭台学生唱戏。如:低年级还在学习节奏的时候,我们加一些生活中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正一、"故事化音乐游戏"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何调动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及学习音乐的欲望?使孩子成为"乐知者"。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精辟地论证"游戏"与孩子间的特殊情愫。无疑,游戏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将游戏融会到音乐的课堂中去,使孩子在游戏的同时掌握各种音乐知识、技  相似文献   

4.
赖玉娟 《学周刊C版》2019,(15):145-145
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注意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进行识谱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进行的单一的、枯燥的识谱学习,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摒弃传统,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识谱教学,让识谱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活跃起来,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注重改变孩子单一盲从的模仿,培养孩子自己参与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的前提下,让他们创造自己的音乐,养成他们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  相似文献   

6.
正一、兴趣引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做,来个老师搭台学生唱戏。如:低年级还在学习节奏的时候,我们加一些生活中的元素,让孩子们切身地体会到身边的节奏,xx走走、xx xx跑跑跑跑、xxxx快快快快、x-x-喵-喵-,通过这样的贴近孩子生活的练习一  相似文献   

7.
焦媛媛 《快乐阅读》2011,(8):134-135
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王莉 《考试周刊》2010,(9):222-223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主要的要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上好音乐欣赏,充分调动儿童的欣赏兴趣.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想象力:创新气氛.让学生大胆表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故事导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也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给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指明了育人的方向。课堂教学必须应学生而动,才有可能教得顺手,教得精彩,从而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向往。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想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人类语言的延伸,是一种形象的、感人的沟通方式。在科学的合理的音乐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会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展。让音乐驻进高中英语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的情感感染力、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课改已多年,但课改无"任期"。新课标要求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提升。音乐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创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从多元化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探究能力。如何让新课程理念真正走入音乐课堂,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2.
当今,音乐新课程在浙江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实施。为了体现音乐新课程的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会设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节——创编表演。设计合理的"创编表演"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编、创、演的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审美的主动性,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创编表演"设计不当或盲目实施表演,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还会让学生对原本很有热情的"创编表演"活动失去兴趣,使得音乐课堂失去活力。纵观我们的小学音乐公开课、优质课,"创编表演"在课堂里的教学成效并不让人苟同,常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培养美丽心灵的艺术。音乐教学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关键.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以自身在课堂上的表现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敬华 《考试周刊》2011,(53):220-220
音乐欣赏课具有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欣赏,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中来;激发情感、感受音乐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主动参与、实践感受,从参与和实践中得到愉悦和美感。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教学目的是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让小学生体验音乐魅力,培养其理解音乐的能力和掌握音乐的技能.教师应通过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开展音乐学习实践,把握学习差异、激发师生互动等途径,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相似文献   

16.
田雨 《中小学电教》2009,(6):138-138
<正>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钱宏 《教育》2012,(34):49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巧妙引入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体验欣赏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动、音色的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反应,学会听辨不同的旋律、节拍、节奏、速度等基本要素,训练学生的视觉、听觉,巩固学生的音乐技能,有效达成音乐课程学习目标。本文以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个案为例,浅析小学低段音乐学习与游戏快乐同行的内涵与意义。游戏可让学生在快乐中感知乐理低年级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欠佳,易"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可适时引入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好奇心,让他们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小学音乐课要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目标。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具体可通过联系生活、运用游戏、讲述故事、媒体展示、情感融入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爱学音乐、爱上音乐、爱研究音乐。  相似文献   

19.
音乐,它不仅以其动听悦耳的音响激发孩子的情感、陶冶孩子的心灵,而且以其神奇的魅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托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建立在日常音乐活动中的,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对活动的参与性不是很强,处在被动的状态,如何让幼儿主动的来表现音乐、来参与活动呢?本文通过兴趣的培养、模仿的手段、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师的肯定这四方面来详细阐述对幼儿音乐活动参与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仇晓楠 《成才之路》2012,(11):57-57
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但美的教育不一定就会让学生收获到“美好和充实”。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改变的契机。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心感悟音乐,把音乐融入孩子的心灵,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