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一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眼",只要让学生捕捉了"文眼",就能深入探索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2.
彭蕾 《考试周刊》2012,(11):37-37
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读好课文题目,激发阅读期待,概括文章内容,抓住课文文眼,升华文章中心,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了情感和审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阅读文章有“文眼”,审题立意有“题眼”,探究课文有“课眼”。原因是:紧扣“文眼”提挈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文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眼提挈全文,从而领悟文章的中心。例如,指导学生预习《珍贵的教科书》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以“文眼”——“珍贵”为导向,认真阅读四段课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题。预习中要求学生阅读第一段时,抓住盼书,暗示“珍贵”。引导学生感知:战争年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实施跨学科学习,教师需要提高开发课程的能力,革新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抓住课文的文眼,聚焦课文的主旨,关注课文的整合点,整合学习内容、话语系统、实践活动及任务成果,进行高效教学,切实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课题就是文本的文眼或是找到文眼的钥匙。因此,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学会透过"文眼"看文本。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省时高效,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由题生疑,统观全文吕叔湘先生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指出"十年的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更是一个具体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的德育,其凭借主要是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弄通教材,是语文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抓课文关键性词语进行德育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层次的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关键性词语,尤其是“文眼”,思想深刻,语言凝炼,最能体现文章的思想.例如《纪念白求恩》的结尾句:  相似文献   

7.
“文眼”是文章的精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准“文眼”,学生就找到开启课文之“门”的钥匙。那么文章的“文眼”又在何处呢 ?  一是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这种情况一般在议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类课文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的主张,也是全文的论点和中心所在。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唐的《作家要锻炼自己的语言》等,其文眼就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   二是体现在文章的起始句或起始段中。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抒情散文、议论文等文体当中。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第一句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章定…  相似文献   

8.
文泽芝 《湖南教育》2003,(11):37-37
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教学时,抓住题目的中心词———题眼。例如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甲”字就是“居首位的,第一”的意思。由“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出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让学生具体感受它们的美,最后可获得清晰的感受:桂林的山水确实天下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文眼”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在文章中常常能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熟读“文眼”所藏的段落,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扩展开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9.
文眼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解读文本,能为学生规划清晰的学习线路,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眼的位置、探析文眼的表达作用、理解文眼的根性追求、探究文眼的运用价值,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主要方法,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眼”,即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传神之笔和中心所在。无论是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这个中心在一篇文章中往往可以凝聚为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这个句子或词语,我们语文教学中习惯地把它称为中心句或中心词。而这个中心句或中心词就是“文眼”。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文眼”,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判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文眼”,让学生依据“文眼”去悉心品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个中奥秘,使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文眼”呢? 一、对于记叙文,要从情入手抓“感”点。 记叙文是以情感人的。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写景抒情,都是偏重于具体地记叙描述人或事物的情状及变化过程,使人如耳闻目见,而有所“感”。因此,记叙文的“文眼”,就要通过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去把握。  相似文献   

11.
一、以课文为中心的“说文活动”。应试型语文教学,把课本变成语文课堂的“唯一”教材,学生手中除了课本之外,很难有其他的阅读材料,这就界定了语文学习的范畴。为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引导到课外,我设计了以课文为中心的一系列“说文活动”。以文题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切入点,即文章的精彩之处、中心之处,这是阅读教学的入手处。好的切入点是课文人物特点、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聚散点。阅读教学中,选择好课文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怎样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呢?这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正确的导入方法。一、从文题切入课文的标题往往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这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通过它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教学中从文题切入,可以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14.
泉眼找准了,凿下去便会有清泉喷涌;文眼抓准了,掘下去自然也会有激情勃发。所谓文眼,就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词句,是文童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有制约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这样的词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感悟、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因此,文眼也是阅读教学之眼,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时抓住文眼,  相似文献   

15.
<正>一般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切入点,即文章的精彩之处、中心之处,这是阅读教学的入手处。好的切入点是课文人物特点、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聚散点。阅读教学中,选择好课文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怎样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呢?这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正确的导入方法。一、从文题切入课文的标题往往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这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通过它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教学中从文题切入,可以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16.
冯文正 《湖北教育》2022,(10):45-46
<正>“语文主题学习”强调“基于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主张难文浅教,旨在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其阅读面,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教学为例,谈谈难文浅教的策略。一、聚焦教学目标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但长课文和难课文的语文要素较多,我们在教学中无须面面俱到。笔者认为,在教学长课文、难课文前,教师应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找准该课文与单元学习目标的契合点,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着力点或切入点,以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中,有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如何在短短的一两节课内教这些课文,既使学生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学到语文基础知识,完成语与文的教学任务,又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目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要教阅读、教语文,而不能只是教课文。 何为教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只教课文内容,研究课文写了什么。何为教阅读、教语文?就是老师备课时就要思考这篇课文提供了哪些语文材料,写法有何特点,语言表达有何独特之处,我将采用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文本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有利于抓住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最佳时机,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紧扣文眼,破题明旨“文眼”也叫题眼,即课题中揭示中心的关键字词。透过它,可窥视全文的中心,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它,便于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思;突破它,利于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自然渗透思想教育。如《狼牙山五壮士》(九册)课题中的“壮”字即是文眼。全文五个段都着笔于“壮”。若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改深入,语文教学不再是跟着课文走,而应当认识到教材只是"例子",教课文是为了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部编教材,每个单元有明确的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聚焦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笔者以写景课文《火烧云》《观潮》《鸟的天堂》为例,从读文方法到指导写作,探索写景课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