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本领,本文就此说说几种创新学习的方法。一、归类组合法在语文课本中,有好多课文都是可以归成类别的,如歌颂伟大人物的,抒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寓言类的,写小动物类的等等。把同类的几篇课文组合在一起学习的方法就叫归类组合法。如《桂林山水》、《林海》、《五彩池》三篇课文都是属于描写美丽景色的课文。将这三篇课文采用组合学习的方法来学习,通过初读课文、研读课文以及美读课文等几个环节,仔细品味这几篇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词语"盘点式"教学机制,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长要求。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发动,对单篇课文进行"个词"归结、对单元多篇课文进行"典词"梳理、对整本书"类词"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从而为学生的词语学习创造更多的内化机会。  相似文献   

3.
现行语文教材以单元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每个单元一般安排五篇课文,分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包括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在中学教学中,对这两类课文的处理并不一致。有的教师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一样上法,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自读课文;有的教师以升学考试为指挥棒,只教讲读课文(基本篇目),自读课形同虚设;有的教师仍像过去一样进行单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做法都违背了单元教学系统、整体、迁移的要求,离开了教材  相似文献   

4.
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5.
连霄 《中小学电教》2010,(10):65-65
<正>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并非声符和字符的简单组合,它积淀着我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融汇着世界文明的精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文化蕴涵点",体验文中"深沉的""醉人的"的美,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等策略,让学生充分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语文教学审美化,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高尚情操、人文精神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汪敏 《教师》2012,(36):61-6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对于童话类课文的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华东师范大学吴玉茹教授的一句话给予了我们最好的引领。她是这样说的:"学一篇童话要记住一个故事;学一篇童话要明白一个道理;学一篇童话要学会一些表演方式、方法;学一篇童话要积累一些字词句。"要教好一类课文,除了对目标教材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后,增加了课文篇目,如初中由原课本每册的30篇增加到40篇,其中讲读课文每册20篇,自读课文每册20篇。新增课文大都是自读课文,以初中语文一、三、五册新增加的41篇课文来说,就有39篇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课外自读课文没有提出教学重点。”(见《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修订说明》)为此,就部分新教材加以提示并配上练习题,请参考。  相似文献   

8.
二类课文也就是半独立阅读课文。全国统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的三十五篇课文中,二类课文十篇,占全册课文近三分之一,这类课文的教学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二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对学生已学过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课文类型,它根据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的故事,将古诗融于其中,从而形成一篇课文。笔者以《黄鹤楼送别》一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文包诗"类课文"扣诗学文,诵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一、入题,引读古诗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常常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重点,一篇篇课文仿佛是优美迷人的风景让人驻足欣赏留恋,而略读课文似"鸡肋"一般,长期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它的价值常常被人忽略。其实略读课文的作用很大,本文就略读课文的有效性教学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立体组合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对语文教学的诸部分、诸方面、诸环节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巧妙组合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它是根据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制定出来的。语文教学的本身就是立体性很强的。多点多面性是它的突出特点。首先从教学目的来看,要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它就是立体性的。共次从教学内容来看,一篇课文一个体系,整个中学阶段有三百多篇各自独立存在的课文;不同的课文合到一起又可以组成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本文讨论的是微观层面的操作策略,因此题目中的"系统设计"不包括从学段、学年、学期和单元角度进行的系统设计,而特指围绕一篇课文教学进行的系统设计。之所以要强调一篇课文教学的系统设计,是因为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而言,主要是以一篇篇独立的课文为对象的。同时,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许多老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不注意一篇课文教学的课前学习(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等基本环节和各项教学活动的相  相似文献   

13.
姚荣 《小学生》2013,(8):61-61
每一篇课文中都包含着作者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说明的道理。如果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细微处体会作者的意图,抓住一条线并将它设计成提纲挈领的教学主线,那么一定会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鸟语》这篇课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爱鸟之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将"爱鸟"作为本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让一个"情"字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统编语文教材确立了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现代文读写单元选配了1—2篇拓展、延伸的自读课文(如有两篇,则其中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而"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这些自读课文的编排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把老师在教读课文中传授的知识、方法等运用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去,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灵活、有效地组织自读课文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教学案例】《挑山工》是人教版第九册第2组的讲读课文,本组训练重点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为引导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一教师以"读懂一篇文章"为依据,以"会读一篇文章"为目的指导教学。一、凭借教材,发现目标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挑山工),从课题看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正>《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是以感受"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编者选编《杨氏之子》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利用工具书、通过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回答问题的巧妙,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确、流利  相似文献   

18.
一次多篇,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或者是一节课中上几篇课文,它的设计目的,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一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般地讲,这种教学模式不追求“比同求异”,而是根据教材编排自然地处理课文,讲究课文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取舍,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小小说三篇之类的课文,有近30篇,约占全本教材的1/8,它们是两篇或三篇或五首成为一课,有些还是自读课文,要求一课时上完,这就为自然地处理一次多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那么,这些组合的联系性表现在哪里呢? 1.一篇为另一篇的材料。如初四册的《读后感两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教好一篇课文,如何把一篇文章的特色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找到课文教学的合适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入手,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剖析,把课文分析透彻,分析到位,就能追求到课堂教学的"效"。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 <我与地坛(节选)>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中的一篇散文.教学这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渗透在文字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存在的深刻思考.这篇课文第一部分紧紧围绕"缘分"二字,不断重复叙述着"我"与"地坛"之间那种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