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竟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类的健康已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课程改革实验指出了明确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类的健康已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课程改革实验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农村生活水平的广泛提高,使农村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增进人的健康,已成为重中之重。湘西做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始终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3.
4.
李文春 《农村教育》2005,(1):102-102
素质教育,已不是一部分人在茶余饭后的臆想之物。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时教育方向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和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为展。”可见: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含在整个素质教育件系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笔者就中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教育谈点个人粗浅认识。所谓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健康教育。’这里,健康的概念已由原来单纯的“身体不病不残”转化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的适应能力良好”;其内涵更深,范围更广。“身体是本钱”,但就中学生都说,其身体状况却令人担忧。在学校,虽然开设…  相似文献   

6.
7.
在声乐教育中,学生的歌唱与心理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歌唱总是在一定心理背景下进行,心理又总是对歌唱者发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取得歌唱成功的关键和前提。但在平时的演唱学习和实践中,不少学生总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歌唱心理,为了避免不良歌唱心理的出现,声乐教育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挫折是个人的需要和动机行为遇到阻碍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的反应。耐挫力则指个人遭遇挫折后保持常态的能力,是社会适应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个人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 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条件优越,特别是城市学生,从小受父母娇惯,有求必应,缺少对挫折的体验。到中学后,学习负担重,学习生活竞争比较激烈,在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普遍不能很好面对,耐挫力较差,通常表现为过于敏感,易受暗示,情绪不稳,行为失常,易走极端,严重的还表现为偏激、焦虑。精神紧张,乃至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面对挫折而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心理素质教育薄弱的现实,详细分析了心理素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阐明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我校成立了中学生素质调查研究小组,通过追踪了解、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等工作,对中学生心理特征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训练是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定向训练和对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成熟与稳定,增强自信心并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因此,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年从教的实践表明,中学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而个性发展并不成熟。他们正处于心理不成熟阶段,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同时中学时期也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最好阶段。通过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益于中学时代的健康成长,也为今后步入社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笔者结合从教多年的实践积累,谈一谈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马吉县 《中学文科》2006,(10):44-44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的能力是广大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普遍较差,对此,我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蔡武 《成才之路》2011,(13):20-20
当前农村中学生存在心理偏差的现象日益严重。这部分学生性格孤僻、心胸狭隘、耐挫能力差、过度焦虑、心理脆弱、不愿也不善与人交往、甚至敌视他人(包括老师和家长)、具有严重的厌学情绪,经常不上学或离家出走。严重者,无助绝望,抑郁  相似文献   

15.
16.
提高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探究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是深入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21世纪呼唤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夭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是教育者按照  相似文献   

17.
18.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提出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奠基时期,也是心理障碍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将影响每个孩子的一生。当前,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加之家庭、社会、学校等群体文化氛围以及道德风尚的影响,使这些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青春期心理世界活动激荡且尚不成熟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偏差者比例越来越大。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的随机抽样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17%,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既要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又要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同时开放的社会环境也给学生带来诸多刺激、诱惑和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因此,教育并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更艰巨的学习和纷繁复杂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如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 当今,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