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标定位】1.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初中语文第一册正是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述的是作者儿时嬉戏的乐趣和读书生活 ,所写风物 ,无不着有儿童之色彩。故此 ,教学本课 ,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和文章结合起来 ,感悟童稚情趣 ,更好地解读文章 ,深刻领悟语文和生活的关系。2 .在能力方面 ,据单元教学要求 ,我们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规律 ,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同时 ,要指导学生如何默读 ,使其默读能力得到初步的锻炼 ;指导学生养成随…  相似文献   

3.
4.
本是作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对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教学重点应放在描写“百草园”部分。  相似文献   

5.
滕卫平 《云南教育》2002,(28):35-36
《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它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歌颂了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这首诗,可以紧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多线开展,了解长征过程中的重点事件,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抓一点,悟全篇这首律诗共四联,后三联是围绕第一联展开的。教学时,可把第一联作为切入点,对全诗作整体感悟。1.观影汇报,形象感知。由于全诗包含的历史事件较多,学生单从文字上很难进入诗描绘的意境,这就阻碍了学生对课文思想的理解。因此…  相似文献   

6.
(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在课上汇报交流)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查找了有关鲁迅的资料.关于鲁迅,你们还知道哪些?生:鲁迅是一位作家.生: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书.生:鲁迅青年时到日本学过医.他很尊重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时,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这里为什么不直接用‘再见’、‘别了’,而偏要用一个德词汇‘Ade’呢?”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8.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问世以来,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历来的教育教学中,对作品内容、主题、写法等方面的研究众说纷纭,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将对主题探究、人物形象、叙述角度、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加以评述,最后,给出我们的教学建议。一、研究综述(一)主题研究优秀作品从来在特定情形下产生,反映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诠释了作者对人生百味的深刻体察,浓缩着作者的复杂情感,折射着时代的波谲云诡。鲁迅的作品更是如此。对本文  相似文献   

10.
教学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 ,作者 :铭人。从文题乍一看似一篇状物的文章 ,细读后你会发现 ,作者是通过自己种“丑菊”的过程 ,从怀着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究竟怎样的目的而种下“丑菊” ,观察它打苞、开花及夜晚、白天那独特的花形 ,来说明“丑菊’是美丽的、可爱的。从而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名与实相符的人 ,外在的名称并不重要 ,内在的美才是不可缺少的。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本节课力求做到 :一是读中自主提出问题 ,自主解决问题。二是重视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体会…  相似文献   

11.
赵昆华 《云南教育》2004,(16):34-35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课文以一个动人的传说起笔。分两个部分介绍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对太阳有个初步的认识。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必要的科普知识教育;二是扣住课文的写作特点,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从而学写简单的说明文。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自主、交流、实践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13.
《尊严》这篇课文语言朴实 ,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 ,读后令人回味。课文写在一群逃难的人中 ,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 ,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 ,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人可以没有财富 ,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 ,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 ,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 ,可以让学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15.
苏焕生 《云南教育》2002,(34):32-33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北大荒的神奇和富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秀丽的彩色画卷,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眷恋感情。教学这篇课文,要紧扣“可爱”这个中心,安排下面三个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初读课文,了解事件梗概1.大体了解有关北大荒的背景材料,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铺垫。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读一读“预习”部分,并结合教师的讲述,大体了解:北大荒在我国的黑龙江省。过去,这里由于气候…  相似文献   

16.
辅助读物上所言的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陈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批判的味道,我是一点也没感觉出来。我所能感觉的,是不亚于百草园的回忆的温情。  相似文献   

17.
18.
人教社修订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20课《老公公》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由3段文字和两幅图画组成。讲的是学校开新年联欢会,一名学生装扮成老公公,祝福大家新年好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时,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趣中读,在读中明理、悟情。  相似文献   

19.
《小壁虎借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采用基本相同的构段方式,通过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以及鱼、牛、燕子的尾巴的用途。教学时,可凭借插图导读,启发思维,理解课文内容。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随后放映投影片,观察小壁虎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作归纳:①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②小壁虎跟谁借尾巴?③…  相似文献   

20.
杨希水 《云南教育》2001,(17):31-32
《鹅》是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首古诗,相传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全文十八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鹅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全诗两句共四行。第一句的第一行连用三个“鹅”字,点明该诗所咏的对象。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在呼叫鹅,同时表现了鹅的叫声。因为鹅的叫声正是“鹅、鹅、鹅”,所以一听到这叫声,人们便知道是鹅在叫。这样写,既起到开头点题的作用,也使第二行的“曲项向天歌”的“歌”有了着落。接着,诗人采用特写的表现手法,具体地描写了鹅弯曲着脖子,对着蓝天唱歌的可爱形象。“曲项向天歌”寥寥五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