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语文教科书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共同完成预定目标的统一活动过程,在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系统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这是因为语文教育过程在导入→展开→终结的环节中既能使语文教育不断地由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水平,又能使语文教育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因此,只有正确地认识语文教育过程,才能更好更快地塑造出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内到外、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记忆过程。情感教育须长期坚持,要对学生的心理、思想不断施以影响才能产生有效结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从教学仪态、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等多方面渗透情感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的。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电教资源的不断优化升级.电教资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应用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中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电教资源,使电教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这对于当前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具备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一项时代教育课题。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加强文学教育;让教育回归生活,不断渗透创新教育,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不断上水平。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目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教育提高到和知识能力并重的地位,这进一步体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目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教育提高到和知识能力并重的地位,这进一步体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由浅入深,由外到内,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必须长期坚持,对学生的情感不断施以影响才能有效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教学仪态、教学设计、讲授语言等多方面坚持情感教学。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1.语文教师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师应该坚持的基本方向。语文教材选取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工作创新性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德育与美育相辅相成、同步发展,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秀玲 《成才之路》2012,(18):89-89
在工作实践中,我实行了有则言之的"日记批阅制"。实践证明,"日记批阅制"可以给语文教师开辟广阔的天地。大家知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师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和学校发展的主体。作为管理者,应善于实施教育民主,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有言则无拘无束地吐,正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进而予以引导,使之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1.
张瑾瑜 《辅导员》2012,(27):34+23
从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感悟到,语文教材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个性品质,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下面简要初探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是一种作为过程的存在,是许多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体。这个过程包括三个主体要素和一个关联要素,主体要素是学生、教材和教师,关联要素是三个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语文教育过程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开放性、关联性和回归性;不同个性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具有实践和创造的本质特征。语文教育的过程是通过节律展开的,过程的要素、特征和本质也是经由节律才能得以参与到过程中并在过程中体现的。  相似文献   

14.
不集中识字是两岸三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这种教学方法跟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教材与语言脱节,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施行"集中识字"、"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分途"、"语文教学与诗歌教学紧密配合"等改革创新。同时,语文教育应吸收传统蒙学的优点。最终,希望中国的语文教育,使学生们经过小学与中学的十二年教育,无论是阅读或写作,都能纯熟地运用文言与白话两种文体,充分了解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见。这样,"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语文教学总目标才不致流于口头,才能落实生根。  相似文献   

15.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育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因此,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为学  相似文献   

16.
褚晓君 《考试周刊》2011,(83):59-5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正确应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的广大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是"根"。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应用,并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文化底蕴深厚,蕴涵的思想博大精深。虽说是小学教育阶段,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小学语文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读书写字。简单的读书认字只是最直接最表面的效果,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由浅到深,由朦胧到清晰,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领悟到汉语文化的内涵,从而获得一定的道德修养。从小故事、成语,哪怕是一个汉字中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的熏陶是思维中潜移默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教育课程的新方向。教师想要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需要重视儿童文学带给语文教育的有利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儿童文学,使得文学之美不断唤醒学生的情感,日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浸润学生的心灵,不断使学生脑海中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模式,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朝积极有益的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要借鉴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特别是英国"古典语文"、美国"现代语文"、日本"东西方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深化中国语文教育改革都有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寓德于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