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日本人和海南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日本人和海南岛之间的关系渊远流长。早在汉代,日本人的一些习俗就与儋耳、珠崖相同;唐代日本学问僧曾随鉴真大师在海南造佛殿、讲经学;宋代后,日本倭寇侵入海南,进行掠夺活动;清代,日本和海南的贸易开始有所进展,两地通商略为活跃;近代,日本人对海南进行地理、资源和军事调查,居心叵测;到了现代,日本对海南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连侨民也成了特务和侵略者。日本人和海南岛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海南岛笼罩有腥风血雨。  相似文献   

2.
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海南岛农业政策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海南期间,为了充分发挥海南岛的南进基地的作用,把农业的开发作为其对“海南岛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日本对海南岛认识的深入和日军战略目标的转移,日军把粮食,蔬菜等基本生活物资的生产确立为农业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内蒙西部和察南、晋北地区建立蒙疆政权,其首要目的是要把这一地区建成所谓“防共回廊”的一部分,为将来的对苏作战和将其势力向亚洲内陆地区扩张进而孤立中国做准备。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为了支持战争,需要掠夺战略资源,又要把蒙疆作为资源基地。这样,日本的蒙疆经济政策就出现矛盾,如果要建立所谓巩固的防共基地,就必须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但如果要作为资源基地则是进行重点开发,建立掠夺型经济体制,并不需要考虑蒙疆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由于日本对于蒙疆战略地位的认识出现分歧和转变,日本统治蒙疆的经济政策动摇不定,最终还是采取了掠夺资源型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占东北期间,在大连兴办殖民地工业。其发展以1931年为限,前期为配合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东北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并吸引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办厂;后期以军工有关的产业以超常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当局一方面加紧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和榨取,另一方面加强对与掠夺资源相关的工矿业的直接投资。日资在华形成了以20个垄断性企业系统为核心的殖民掠夺与为侵略战争服务的投资经营体系,完全控制了沦陷区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6.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东北的钢铁工业被日方资本垄断,煤、铁、钢材等资源遭到日本殖民者的疯狂掠夺。这一历史特殊时期,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下,东北钢铁工业所呈现出的“辉煌”“繁盛”都是一种假象,其本质特征是东北工业资源的耗竭及钢铁工业的衰败。  相似文献   

7.
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重要工具,抚顺的煤铁资源在满铁的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九一八”事变到伪满洲国崩溃前夕,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抚顺煤矿资源,不断加剧对中国工人的统治、剥削和压榨,致使其生活状况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挑起了旨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并在此后迅速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的操纵下,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府。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其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基地,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经济和资源实行了严厉的统制和疯狂的掠夺。统制掠夺的重点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基础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严厉统制下,东北经济迅速殖民地化,东北人民的生活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9.
1937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的战略资源,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本文着重考察了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对山西盐资源的掠夺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华北沦陷为后,日伪于1938年1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了省级傀儡政权,即日伪河北省公署。日伪政权积极配合日军掠夺河北省的各种经济资源,其中农业资源是日伪掠夺的重点。为此日伪河北省公署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掠夺政策:1.打着“增产”的旗号进行间接掠夺;2.进行公开的赤裸裸的掠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