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潇 《编辑之友》2016,(4):75-7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若干亚文化族群.自拍族群,利用手机媒体塑造自我印象,重新召唤记忆, “自拍神器”的使用赋予了青少年“观展/表演”的意指,通过展示“理想我”建构虚拟社区中的身份认同;手游族群,借由进入“播撤”结构的虚拟手游世界,随时随地组织和重构场景活动,依托于社交媒体的手游为青少年提供了获取满足感与成就感的途径,溢出了现实社会中的稳定身份;果粉族群,通过消费美国的苹果手机彰显自身的时尚文化和身份符号,在各类虚拟网络社群塑造群体认同,期望对于主流话语与文化工业进行颠覆性抵抗,但仍难以选离被市场逻辑与资本霸权收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因而不符合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亚文化也能够得到传播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媒体环境对于亚文化传播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探讨了自媒体时代亚文化传播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宋高祥 《大观周刊》2012,(28):66-67
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而犯罪亚文化是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天然的影响性和倾斜性。导致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对犯罪亚文化产生的原因和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了解.对青少年犯罪予以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尽管距离曾轶可现象出现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可是对她的争论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都未曾停止。本文从青少年的亚文化视角分析了曾轶可现象出现的原因,着重对其现象产生背后的亚文化特征进行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5.
电视偶像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当下文化、个人价值、人群心理等方面所体现的意识形态背景,也体现了商业主义、消费文化、媒介奇观以及对青少年培养的文化变迁.笔者溯回上世纪80年代,从国内电视偶像建构之流变出发,解析该过程中的青少年亚文化心理诉求,包括抵抗仪式、身份认同、身体快感及视觉狂欢,追问当下电视偶像建构的文化意义,既看到文化之梦,又看到文化之痛.文章在既肯定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又葆有清醒的价值评判与审美导向的基础上,呼吁关注"80后"、"90后"族群的文化安全,健全电视偶像建构机制,构建和谐、健康、多元的青少年文化.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网状结构的传播体系。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元素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人们依靠它们的帮助获知信息、了解社会、娱乐休闲,手机控、微信控、微博控比比皆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这些新媒体工具的依赖程度。而"新"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自媒体则是新媒体的最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一首《我的滑板鞋》迅速蹿红在网络上,这首歌连带着它的作者一起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两极分化评价的前提下,青少年对于它的热捧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本文从青少年亚文化的角度对上海交通大学52名青少年的综合调查,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我的滑板鞋》的走红,其实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对于主流文化,对于阳春白雪的一种反抗。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的六种商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飞  李宁 《编辑之友》2015,(12):41-45
相对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形态丰富多样,运营管理更加灵活,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也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文章将当前中国商业化的自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三要素模型分析总结出6种商业模式,并对当前自媒体的商业化发展进行反思,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自媒体商业化未来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寸洋 《青年记者》2009,(16):47-48
在西方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为了避免纠缠于“青少年”这一概念界定的暖昧性,以上世纪70年代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研究者从“阶级文化”的角度出发,将青少年文化建立在一个同统治阶级文化对立的位置;并通过将同“青少年”相关的“音乐”、“风格”、“生活方式”等符号表意结合、拼贴起来,呈现出一种青少年文化对于主流霸权文化的抵抗态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话语权减弱,但官方机构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领是不可缺席的,运用好自媒体平台对官方机构尤为重要。本文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共青团中央微博的发布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访谈法总结出自媒体时代共青团中央运用新浪微博引领青少年价值观的方法,为官方机构运用自媒体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法律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行为的管理方式不能完全适用于对自媒体管理。法律手段面对新兴事物的滞后性,道德舆论压力在身份相对隐秘的网络世界的部分失效,共同导致自媒体乱象丛生。对自媒体进行有效管理,消除自媒体乱象是新时代对世人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箐  朱玲 《兰台世界》2017,(10):24-26
自媒体档案是自媒体平台上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记录,属于互联网档案的一部分。自媒体档案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虽然其价值密度低,却具有档案的情报价值和凭证价值,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难以预测哪些自媒体信息具有保存价值,目前还未出现官方组织对自媒体档案的保存,大多数国家档案部门和图书馆对互联网档案的保存还仅限于对一些重要网页的保存工作。而自媒体档案的保存目前只能以个人或单位向公证部门提出电子信息保全的方式开展。  相似文献   

13.
曾昕 《新闻春秋》2020,(1):90-95
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格局随之重塑。亚文化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从边缘地带走向繁荣。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文化形式之一,亚文化对当代文化图谱有着独特的价值和贡献;但由于其政治性的局限,在政治传播议题中的论述还相对有限。青少年因大量时间被娱乐消费覆盖,政治参与呈现下降趋势。米姆作为社交媒体中流行文化的重要景观,大量出现在政治议题中,对识别和理解青少年亚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青少年通过亚文化语言和符号参与在线公共议题的案例出发,探讨青少年在政治议题建构中的话语参与与认同构建;并探讨这种泛娱乐的参与方式中,公共性如何体现。研究认为,内容娱乐化的同时,米姆的政治功能也在逐渐凸显;亚文化参与代表了青少年对政治议题的多样化诉求,促进青少年对社会政治议题的关注和参与,融合且推进了个体表达与公共话语呈现,是兼具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的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基于受众主体地位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开展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在新闻议题、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互动过程中,受众开始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影响,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互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邓若伊 《新闻界》2013,(10):56-59
自媒体传播所具有的自由、开放、便捷等特点,使人们之间的交流行为频繁发生。相较于传统的媒体环境,自媒体舆论空间增强了对言论的包容性,使舆论的形成、舆论的方向、舆论的流变、舆论的叠加呈现出多样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交媒体在国内迅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到来.自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空间,使作为出版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发生革命性变化.应当站在自媒体社会的高度重新审视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建立一种适应自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机制,以应对自媒体传播形态中出现的复杂多样的网络空间问题,通过发挥编辑的"过滤"功能净化互联网文化,使自媒体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自媒体传播的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在公共领域发挥导向与引导作用,塑造使整个社会趋向美好进步的价值观。如何担当其责任,本文加以分析之。  相似文献   

18.
杨丽君 《今传媒》2016,(2):34-35
当前社会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便捷的网络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利用社交软件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消息的主体不再限制于媒体单位.无论是谁,只要可以使用社交网络,都能够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发言人".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缺乏真实度和合法性的界定,很容易造成新闻侵权;再加上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对自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和新闻侵权的立法工作需要用新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当今自媒体在传媒领域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媒体不仅充当信息制造和传播的媒介,而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全球化、碎片化、分异化等挑战.掌握自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需从优化社会结构领域、简化社会话语内容、调节社会交往模式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获得多方面信息的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样的一种情况导致电视媒体工作逐渐地在公众的视线中消失,所以要求使用能够与其抗衡的措施去推进电视媒体与自媒体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而要切实地进行好这方面工作就要求在进行工作过程里对遇到的困难给予有效的分析。基于此本文针对网络自媒体和电视媒体工作融合传播的意义与困难进行分析,并对于存在的这部分困难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融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