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会形成触动学生心灵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积极的自我认同。具体做法包括: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践行"心智课堂"的教学模式;搭建学生自信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只有艺术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才能向学生展现语文资源中的"美元素"。而学生感受到了美,自然就能在心中升腾起美好的情感体验,真正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教师要让"美"这个元素活跃起来:显现美的教学内容,选择美的教学手段,选用美的教学语言,表现美的教师仪态。  相似文献   

3.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职高语文课文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社会现实,是一本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一、正确对待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己、发展自己的人,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职高语文课文为开展正确对待自我的心理教育,提供了两方面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让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牵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勤 《教育艺术》2002,(3):43-44
把学生培养成—个健康完全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面对当前学生缺乏完整人格 ,常为心理问题所困扰的现状 ,作为教师应努力解决学生成长中的这一重要问题 ,在尊重、真诚和同感的原则下 ,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牵手。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情感、感悟等诸多特点 ,可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方面作有益的尝试。一、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中学阶段正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觉醒和自我评价逐渐形成的时期 ,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可塑性 ,通过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相似文献   

5.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和学科教学融合和渗透。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上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语文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为此,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西江教育论丛》2005,(3):21-22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得到蓬勃的发展,成为与教学工作同样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这样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切切实实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它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发挥最大的功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实施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之外,在各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在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老师的为人师表是先决条件,其次,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乐学”的环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及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必要性及重要性。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语文教学从开始便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在日后心理成长方面,语文教学也要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为了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语文教学要从文本着手,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提升对生命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正处在12~15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心理学上称之为青春期、第二反抗期或危险期,也是青少年的“多事之秋”。如何使学生们在今天和明天与社会的交融中真正懂得并具备友爱、合作、竞争、自信、刻苦、坚韧、勇敢等优秀品质,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正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主要内容。根据实情,我以为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尤其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开展心理健康的最佳期,对于促进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锻造优秀的意志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进行简要论述,旨在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语文教学,把如何渗透心理健康内容作为探讨对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教学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并举例说明,最后陈述了教学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面对当前学生缺乏完整人格、常为心理问题所困扰的现状,教师应努力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这一重要问题,让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牵手.  相似文献   

15.
刘江 《考试周刊》2014,(93):25-26
当今,中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及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低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渗透,特别是语文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意志的锤炼、情感的渗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提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这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语文学科中不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其涉及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包括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指导,并且蕴含着多元的社会认知和强烈的人文精神。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语文教师们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和谐师生关系、宽松学习气氛为基础,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写作练笔中关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健康个性得以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67):24-25
针对目前中职校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探讨了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涉及到人性、人格、意志等心理特征。语文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