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多校区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模式.新校区的出现。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要积极探寻出适合新校区特点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多校区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模式。新校区的出现,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要积极探寻出适合新校区特点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随着在校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新校区往往远离老校区或者市区,位于城市郊区或者农村,给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校区学生工作的基础,是影响新校区健康和谐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校新校区后勤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炳辉 《江苏高教》2000,(1):121-12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原有的办学条件如设备、空间已无法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办学需求,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在本地或异地设立新校区,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高校新校区后勤工作面临的形势 新校区的建立,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高校的后勤改革提供了实验场所,也给后勤工作带来了挑战。新校区后勤工作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目前高校的后勤工作面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一方面,后勤社会化的要求愈来愈强烈,高校希望投入小,产出大;以最少的经费,获得最大的…  相似文献   

5.
一校多区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和招生规模扩大,在我国高校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多校区办学解决了高校办学空间问题,然而也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文章以我校屏峰校区为例,对研究生学习、生活、实践等成长环境进行调查基础上,分析多校区环境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从理论上探索适应新校区发展的研究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多校区办学是新时期大学发展的合理化道路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新校区学生班级建设的瓶颈。网络平台在新校区的普及率为开展班级的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学工队伍的思想认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应该随之变化,这为高校新校区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发展条件下,学生社团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多校区办学社团文化传承、资源利用以及沟通交流、社团骨干的衔接等问题的滞后,已不适应多校区办学管理的模式。要使学生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至少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多校区办学社团的科学管理;二是如何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实现对人才的培养,建立社团工作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发展。本课题通过调查分析我区内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和原因,在我校现有的学生社团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模式上,提出我区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具体措施,为推动我区高校多校区办学学生社团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各地纷纷兴建新校区,很多高校都形成了一校两区,甚至多区的办学格局。多校区办学加大了教育投入,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多校区并存的格局下,在学校和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势必带来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构建有效的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两校区教务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对两校区或多校区办学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异地校区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分析研究高校异地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相应对策,对于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一种普遍模式。与单一校区办学的高校相比,多校区高校处于更为复杂的办学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发展和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一校多区的格局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探索新的对策,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作用,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李银霞 《文教资料》2011,(15):215-217
由于土地资源限制.许多高校存在多地办学现象。本文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子,研究多校区办学过程.在学生政工干部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治,有效提高学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校区高校的不断产生,高校新校区的大量建成,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大大增加,教育发展空间得到充分拓展,连续扩招带来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新校区基本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有些甚至建在偏僻的地带。校园周边社区建设、服务设施落后,城市服务业配套不全,服务保障参差不齐,从而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生活质量。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和研究,对高校新校区服务保障的发展路径和措施,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校区高校的不断产生,高校新校区的大量建成,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大大增加,教育发展空间得到充分拓展,连续扩招带来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新校区基本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有些甚至建在偏僻的地带.校园周边社区建设、服务设施落后,城市服务业配套不全,服务保障参差不齐,从而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生活质量.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和研究,对高校新校区服务保障的发展路径和措施,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新校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新校区的出现,使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新校区学生工作的研究,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地方合并型多校区高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清 《教育学术月刊》2006,(11):36-37,62
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是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大发展战略,扩大招生规模的必然产物。高校多校区办学开拓了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不足.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在看到多校区办学的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高校多校区办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促进多校区高校健康发展。本文拟对地方合并型多校区高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高校建立了新校区,不仅扩大了办学规模,也改善了教学条件,由此也对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以推动高校新校区的教学区物业管理工作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趋于稳定,许多高校已将主要办学功能和管理机构迁往新校区,老校区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下降。如何对老校区激活、赋能,对处于提质增效发展期的高校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文章梳理了南京大学本科新生回归老校区的用房保障工作,总结了以精益求精宿舍安排方案、精确优化原有房屋资源、精细提升校园环境氛围为抓手的实施过程,以期为高校“寻根性办学”、盘活老校区资源的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坚实堡垒,高等教育办学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多层次多校区的办学现状给高校核心工作之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研究分析此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切实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多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新格局,多校区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陈畅 《高校后勤研究》2023,(4):26-28+31
高等学校公房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办学物质资源,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科研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稳步增长,对高校公房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多数学校建设新校区和多校区联合办学的背景下,如何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多校区的公房资源,如何在分配中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发挥公房资源的使用效率,已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点。本文基于多校区办学背景,探讨公房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此推动多校区融合发展,更好地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