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改革开放等环境的大变革,使得"‘90后’大学生"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对教育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如何较为全面地掌握其独特的思想特点,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像受到众多大学生追捧,部分大学生对偶像盲目认同,产生过度情感依附,导致非理性行为。大学生粉丝群体的“饭圈”沉迷是全媒体浪潮下资本诱导消费和粉丝主观依从的结果。为治理大学生粉丝群体沉迷“饭圈”现象,政府、媒体、高校、偶像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追星时代,大学生粉丝将会面临多样的语言、价值观念。不可避免的是青年易于迷失在多元文化浪潮中,价值观取向呈多样化走势。对大学生追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必须综合其网络粉丝的群体特点来开辟新方式。因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经历"个体接受"、"群体认同"以及"自觉实践"这三个环节,所以可以从"社会实践"、"群体认同"、"以人为本"这三方面开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互联网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琳 《文教资料》2011,(2):184-186
"90后"大学生在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表现出一些群体性的显著特征,这些群体性特征的产生缘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因素。对此,高校工作者需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模式等各方面出发,探索出一条新的高校德育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5.
尤华 《林区教学》2011,(9):51-52
大学生中存在几类特殊群体:网络成瘾学生群体、贫困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了解这些学生群体的特点及成因,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特点都不断发生着改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类型繁多,影响力,号召力,作用力不断扩大.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从总体上、战略上谋划好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益帼  祁凯  崔建芳  陈靓瑜 《文教资料》2009,(17):224-225
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就是指那些在经济上较贫困,或者在学业上落后,或者在日常生活上散漫,或者在家庭、生理上存在缺陷的大学生的集合体.在"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生活的主题词的新形势下,在普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做好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了解其心理及行为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把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使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角度入手,阐述了大学生群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群体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要素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依附 ,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 ,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并相互作用 ,彼此影响 ,有共同目标或要求的人群结合体。所谓非正式群体 ,一般是指无需经过法定程序 ,没有文件规定而以感情为基础 ,以人际关系为纽带 ,共同目标或需求为依托而自发形成的小规模的结合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相互人际交往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作用自发形成的小型结合体。例如“同学会”、“同乡会”及各种兴趣小组等。二、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当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下,"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微博"也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困难群体"的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对学习成绩较差、家庭经济困难、患有心理疾患、就业能力不足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向大学校园的迅速渗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网络上出现了一种令大学生流连忘返的“精神家园”——虚拟社区,他们在这些“社区”中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彼此交流,充分享受网络世界的“自由”魅力,并逐步结成了各种“虚拟群体”。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场所。同时,在网络空间中极易形成网络群体意见。通过探究网络群体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分析其功能发挥机理,提出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内容建设这三个方面规范网络群体意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好人文化"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浸染和熏陶作用,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大学生中加强"好人文化"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大力推进"好人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大力推进"好人文化"与学校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好人文化"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衔接、多层互动。  相似文献   

16.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同辈群体间相互影响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隐形"影响力量。因此对大学生同辈群体影响予以关注,并针对相应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来对不良影响加以克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对群体心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具体联系,群体心理能对个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心理极其复杂,表现为竞争意识增强、独立性和自立意识增强、盲目从众等,对此教育者要从思想上加强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加强班集体和宿舍建设、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普查、引导利用非正式群体等,运用群体心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群体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群体心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具体联系,群体心理能对个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心理极其复杂,表现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对此教育者要从思想上加强重视,运用群体心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浅谈如何做好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人帮好这部分学生工作,把他们培养成才,进行了探讨。结合客观工作实际,在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教育工作的5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参照群体这一概念入手,着重阐明参照群体的不同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产生的不同影响,并针对参照群体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