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一、听写导入,指导书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指板书,齐读):《黄河的主人》。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拿出听写纸,准备听写。(一生板演。)师:浊浪排空。(师:这个词语当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左右的比例。)师:胆战心惊。师:万马奔腾(师:当我们写到笔画较多或者较少的字的时候要注意,笔画少的要舒展,笔画多的要紧凑,这样才美观。)师:提心吊胆。师:自己对照大屏幕批改,这四个词语写得正确  相似文献   

2.
一、揭示课题,理解含义师: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来书空写三个字。(师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先写"紫"和"丁"。)师:第三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香",这个字怎么写呢?上面是——(生:禾),下面是——(生:日)。师:(师生书空)"香"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笔是撇,要写得短些;第二笔是长横;第三笔是竖,竖要写得短些,谦让下面的"日"字;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课时一、唤醒期待,初读课文抒感受师: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一个字。(师板书:水)"水"字笔画少,写的时候注意笔画之间适当留有距离,这样字才显得舒展、灵气。一起读。(生读:水)看到这个字,你的脑海中会想到什么?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我不喜欢喝水,但是妈妈总是让我多喝水。师:这也说明你的生活离不开水。如果在"水"字后面加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板块一:插图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雷锋"课文插图,学写"锋"字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雕塑作品,你知道这是谁吗?生:雷锋。师:是的,这位满脸笑容的解放军叔叔的名字就叫"雷锋","锋"是本课要学的生字,请你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生:"锋"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然后在生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2.初步了解雷锋,读好课题师:雷锋是谁呢?听老师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5.
正一、设疑激问【案例一】《鹬蚌相争》师:"弱"这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映示范字)生:"弱"字左右一样,竖中线把它们各分一半。生: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注意左边略窄,右边略宽。【案例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映示刷红生字:"稠、瞻、搬、繁"师:这是四个生字,笔画都很多,怎样才能写得好看呢?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母"字,写横的时候,要写得长一些。长笔画写开了,整个字就舒展了。师:读课题。生:(齐)慈母情深。师:读得很有感觉。课文读熟了吧?谁愿意把课文读给我们听一听?(生读课文,语速很慢。)师:停一下,语速要加快一点,读书不能这样拖音。  相似文献   

7.
<正>师:好了,开始上课了。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吗?生:知道——《五彩池》(师板书课题)师:别看这个"彩"字不是生字,但很多同学容易写错。现在看老师写——要注意它的写法。【"彩"字虽然不是生字,但是老师不拘泥于教材,时刻以学生实际出发,把此字当作重点,让孩子看老师写,体现了"以需要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师:谁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选这一课来上?生:因为这篇课文很美。  相似文献   

8.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师:老师先来考考你们——"鸢",认识这个字吗? 生:这个字读yuān. 师:真了不起,连"鸢"字都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遇到这个字不认识,就问爸爸,是爸爸告诉我的. 师: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能在看报纸时学习识字.再来考考你们. (出示)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指名读,齐读) 师:这首诗里的"纸鸢"说的就是"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风筝.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筝"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过去人们做风筝一般用竹片做骨架,所以"筝"是"竹"字头.写"筝"字时,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正>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画"字"田"要摆中间;"家"的宝盖头大一点,才能为你挡风遮雨;"牧"字注意牛字旁最后一笔要变成提;"童"字横画很多,最长的为第二横,就像你们伸开的双臂。请齐读课题。师:文中的画家叫……(出示课件,学生拼读"戴嵩")这个"嵩"指的是山大而高。师:"戴"不仅表示姓,它还是表示动作的词呢!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词语,指导书写 师:"寒"字,上面是个"宝盖",注意"横钩"的"钩"要指向字的中心.下面的"撇""捺"要舒展."号"字,中间一横要写长.(师范写) (出示词语并正音:几阵秋风、天气晴朗、大雪纷飞、得过且过.生读) 师:字音都掌握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向大家说一说吗?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一:师:小朋友,这个"雁"字笔画比较多。谁能勇敢地挑战困难,想办法记住它?(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学生用部件法不太流利地说了几句)师:你真勇敢。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这个"厂"是大雁排成"人"字时的领头雁,把"人"写正就变成了"厂",两个单立人是许多大雁们排成"人"字。主要是在头雁的带领下,它们长途跋涉,团结一致地飞翔,所以里面的"主"字要多一横。你们能  相似文献   

12.
师:请大家齐读《我爱这土地》。(生齐读。)师:刚刚大家确实齐读了一遍,但仅仅是读了一遍(有意强调"读"字),读的时候没有注意朗诵艺术及技巧。朗读与朗诵是两个概念。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读的实际行为来理解和区分它们。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朗诵一遍这首诗。(生再读,总体音量提高,注意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师半蹲着、倾斜着身子,边写边述)这个"抱"要注意右边的写法,横折钩要小,因为下面还有竖弯钩,要为它留出位置。"母"字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板块一:巧拆"鹬"字,轻松识记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字(出示:鹬),谁会念?生:yǜ。师:这是一个形声字,去掉右边的"鸟"字旁(擦去"鸟",留下"矞"),念什么?生:yǜ。生:"鹬"是个形声字,所以,这个字念yǜ。师:真了不起!你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矞"的本义是"矛穿过物体"。去掉"矛"字头(擦去"矛",留下"冏"),这个字又念什么?  相似文献   

15.
师:请大家齐读《我爱这土地》。(学生齐读。一读)师:刚刚大家确实齐读了一遍,但也仅仅是读了一遍(有意强调"读"字)。"诗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但如果是无心地读,读两百遍也未必有用。读的时候要注意讲究朗诵艺术及技巧。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读的实际行为来理解和区分它们。下面请同学们一齐再朗读(强调)一遍这首诗。  相似文献   

16.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7.
<正>一、习作之录:教学现场的呈现【一】前置活动师: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认识一下,我姓"冯",你们叫我冯老师就行。(板书"冯"字)师:打个招呼吧。同学们好!生:冯老师好!(声音响亮)师:我们老冯家也出了许多名人,有谁知道?生:冯小刚、冯绍峰、冯玉祥、冯巩、冯骥才……师:哎呀!大家真厉害!知道我们老冯家这么多人呀!这说明大家很聪明、很有心。(板书"聪"字)师:大家看"聪"字,左边一个"耳",右边两点像  相似文献   

18.
【片段1】师:同学们,在写"肺"时,应该注意什么?生:右边不要写成城市的"市"。师: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写三遍。(生写)师:下面来看"腭"字。"腭"在我们人体哪里?生:嘴巴里面。师:具体在嘴巴的哪个位置?  相似文献   

19.
封潇 《教育艺术》2013,(11):9-11
一、一读识文师:今天我们用"读"这种方法来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读"字)请全班同学先齐读课文。(全班第一次齐读课文。学生有些字音出错,多媒体显示第一部分:识文)师:好像在一些字的读音上我们发生了歧义,在初读文言文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字音问题,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几个字。(多媒体显示文中几个重要的字,学生读,教师指导)师:请齐读字词两遍!(学生齐读字词两遍)师:请同学们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齐读课文,注意读准  相似文献   

20.
师:(课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题目是《掌声》。 生:(齐读)《掌声》。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声"字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评:教师通过自己基本功的展示,提示学生写字要认真,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