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明确提出并论述民族哲学。他认为,民族哲学具有接着民族哲学史讲、用民族的言语说、有益于民族精神上的团结等特征。中国哲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国哲学史,必须和中国的言语密切联系起来,给予中国人民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团结。  相似文献   

2.
勾勒了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和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的两个转向.认为第一个转向使中国哲学史研究失落了的个性特征得以重建;第二个转向表现了对智慧的回归,从智慧层面来研究中国哲学史,更能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特征.从两个转向中,我们领悟到哲学史的学科使命取决于它与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梁启超开辟了新的学术视野,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驱;胡适、冯友兰确立以西解中的哲学史范式。他们在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还注重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以哲学"史"的形式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观念和文化关怀,这正是近代中国哲学史研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其哲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对中国哲学史的开创性研究,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提供了范式,他的三本哲学史各具特色;二是用“接着讲”的方法,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成为了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冯友兰的哲学创造体现出了复兴民族哲学的一种现代努力.  相似文献   

5.
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在台港地区影响较大的通史性中国哲学史著作。该书对中国哲学史作了三期划分,描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对儒家哲学乃至众多非儒哲学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探讨劳思光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台港地区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特点,深化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张岱年、范寿康、贾丰臻、陈钟凡、蒋维乔、谭丕谟、徐敬修、吕思勉、稽文甫、容肇祖等,都有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问世。而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属冯友兰先生,其《中国哲学史》堪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宋明理学思想研究,成为该书的亮点,展现了冯友兰先生研究宋明理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独到方法,如从方法论角度明确了把钻研西方哲学作为研究宋明理学的方法,研究中注重对哲学史料的搜集整理,采取分期、明域、别派的方法进行研究,注重评述哲人之哲学等,基本代表了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整理研究宋明理学或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是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属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探讨。首先介绍了朱伯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工作与成果,其次介绍和分析了朱先生50年代以来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反思和他的哲学史观,最后阐述了朱先生易学哲学研究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文章也提供了一些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来看较为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新人教版)第一单元从知识体系角度说,在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之后,把学生带入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知识逻辑结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接下来的第二至第四单元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性。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这样的教材呈现顺序开展教学,学生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框题的学习中对  相似文献   

9.
语言转向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语言研究代表了哲学范式由认识论向语言哲学的转向。语用学一词由哲学家莫里斯明确提出。作为语用学的重要奠基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都有着深刻的哲学渊源。  相似文献   

10.
在宏观层面找到中国哲学自身的基本问题,解决讲中国哲学史"中国性"不强的问题;概述中国哲学自身的历史进程,解决讲中国哲学史"历史感"不强的问题;提炼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解决讲中国哲学史"哲学性"不强的问题。在中观层面讲清楚语境、文本与问题。在微观层面把握知人论学、抓住接点、展开框架、论说评判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明代哲学源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明代哲学之源、明代哲学、明代哲学之流。宋代哲学是明代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宋代奠定了理学的范式与基本议题。宋代哲学总体表现为客体性;客体性趋势发展至极,造就了明代哲学对客体性的反动,明代哲学总体表现为主体性。明代哲学的主体性趋势发展至极,迎来了客体性的再度崛起,以及对于宋明理学的批判,由此形成明代哲学之流,也就是明末清初及其后的哲学。明代哲学的整体研究有七个主要问题,均围绕正、反、合的三一模式展开。当前明代哲学主要遵循个案研究范式,并表现出与问题研究结合的趋势。明代哲学的断代研究离不开中国哲学史的大背景,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前,明代哲学研究主要依赖中国哲学史研究来推进:冯友兰注重客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轻;劳思光注重主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重。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后,明代哲学研究则带动中国哲学史研究。新的明代哲学史研究与书写有四个重要的展开方向:从断代研究到源流综合研究;重点人物与边缘人物综合研究;从理学研究为中心到百家争鸣研究;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的儒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重要的哲学史家,唐君毅在研治中国哲学史时,视中国哲学为一独立系统,坚持客观地了解研究的态度,以“义理训诂交相明”为其哲学史方法论的总原则,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各种哲学方法,同时采用“原”的哲学史叙述方式。唐君毅的哲学史研究总体上具有“哲学史与哲学之间”的特点,实质上是一种哲学创作与建构。  相似文献   

13.
从诠释论视角探讨冯友兰对哲学史的"形式依傍"与"比较研究"、对其诠释的"系统性"与"适度性"以及"哲学史的陈述性"与"哲学的创见"等几个重大关系问题的态度立场和理论贡献,并以此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对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出现的过度诠释倾向、模糊"整理中国传统哲学"与"发展中国哲学史界限"、乃至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华兴 《文教资料》2020,(1):81-83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堪称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石,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从冯友兰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中国哲学史》的架构设计、冯友兰哲学史研究的主要理论特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态度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以云南师范大学为责任单位、伍雄武教授为首席专家、集合全国近40个民族、70位学者的课题组,经评审和答辩,中标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项目批号10&ZD059。这是近3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获得的第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也是云南师范大学所获得的第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它的立项和研究,不仅能推动少数民族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且能够极大地推动云南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的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属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探讨。首先介绍了朱伯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工作与成果,其次介绍和分析了朱先生50年代以来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反思和他的哲学史观,最后阐述了朱先生易学哲学研究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文章也提供了一些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来看较为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王德明 《福建教育》2022,(26):53-56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错误的哲学观点也是。在哲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唯心主义哲学家或者形而上学观点时,应该引导学生看到错误的哲学观点中也会包含合理的哲学思想。因此,在分析哲学家的错误观点时,我们不妨引入思辨,让学生认识到唯心主义也体现着人类智慧;引入哲学家的生平,把握哲学思想的生活基础;引入哲学史,帮助学生动态把握哲学思想的变迁,从而以科学的公正的态度看待哲学史上“美丽”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宋志明教授     
宋志明(1947-),男,吉林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专家。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为该校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哲学分会委员、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 他自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执教以来,先后开设中国哲学通史、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古代哲学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诞生已百年有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出现是中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必然,它不仅难以被消解,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生存依据来自“恍惚”的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明朗”的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任何一种书写范式都是长短互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走向了“自己写”和“写自己”,更接近原生态的中国哲学。在当下诸多的中国哲学史建构方案中,传统原典和现代视域的结合依然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13,(3):72-72
《中国德育》杂志编委会顾问,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黄栅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24日晚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