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初中生》2013,(9):84-85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到美国后,他先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年后,获得了航空机械工程的硕士学位。毕业后,钱学森想到飞机制造厂工作,学习制造技术,但当时,美国航空工厂不欢迎中国人。于是,他转而研究航空工程理论,来到世界上第一个航空系的诞生地——加州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2.
《学习之友》2009,(12):34-35
留美:青出于蓝胜于蓝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就在他尚未派定工作之际,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1935年钱学森到达美国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的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当时美国的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刘立毅 《物理教师》2002,23(7):48-50,52
钱学森 ,1 91 1年 1 2月 1 1日生于上海 ,著名航空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应用力学和系统工程学家 ,是我国近代力学和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 .1 技术科学的强国之道钱学森 3岁时随父母到了北京 ,先后就读于女师大附小、师大附小和师大附中 .1 92 9年中学毕业后 ,钱学森为复兴祖国 ,决心学工科 ,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 93 4年夏 ,2 3岁的钱学森大学毕业 ,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预备班 .1 93 5年 8月钱学森从上海坐美国邮船离国赴美 ,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 .不到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硕…  相似文献   

4.
<正>钱学森(1911—2009),新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1935年,钱学森赴美进修,第二年从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钱学森回国后,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钱学森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5.
《科学启蒙》2009,(9):18-19
航空领域的稀世之才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6.
1936年,钱学森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博士学位。一次,钱学森向导师——享誉世界的“超音速时代之父”冯·卡门汇报自己的一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许国志(1919年-),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46年去美国堪萨斯大学学习,1949年夏获硕士学位后去芝加哥大学数学系进修.1955年秋与钱学森同船回国.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任所长,许国志被分配至力学所工作.钱学森要求他开展运筹学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归国50周年钱学森同志曾经说过:“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钱学森同志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我是中国人,中国才是我的家”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了,使客居在美国的钱学森激动不已10多年的辛勤准备,终于等到了报效祖国的时候了,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解放了,我们该回去了”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乘坐加拿大班机离开美国时,麻烦也随之而来由于钱…  相似文献   

9.
2013年2月5日晴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导弹之父。当你在国庆60周年,看到中国的导弹车队在天安门广场隆隆地驶过,全世界都投以敬佩的目光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是钱学森,为我们祖国带来了尊严和光荣。他用他的青春、热血、生命和作出的卓越贡献,启迪我们中国人心中要装着祖国。《钱学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在美国再也按奈不住了,日夜盼望着能回到祖国。可是美国却不允许他离开,经过5年的努力,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归国航程。从此,钱学森为我国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0.
马援 《下一代》2009,(11):4-9
编辑大朋友说: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青年时代就立志以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他1935年赴美国留学,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1939年留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多有建树。  相似文献   

11.
1.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材料传真】钱学森,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  相似文献   

12.
首战得胜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离国,同船的留美同学有徐芝纶、夏勤铎等。几十年后,钱学森的岳母蒋左梅老太太对她的外孙说:“当年你爸爸出国我去送过,一大帮学生,穿着都差不多。你爸爸个子不高,一点也不显眼,真看不出他十几年后会成为大科学家。”钱学森为什么会在这批优秀的留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大科学家?这与他到美国后遇到一位恩师冯·卡门有很大关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这位不显眼的学生当时的心情是:中国混乱,豺狼当道,暂时到美国去学些技术,他日回来为国效劳。  相似文献   

13.
安恒华 《人民教育》2012,(Z2):57-58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接触并深入了解了孟照彬教授的MS-EEPO有效教育理论体系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效教育改革实验成果后,你就会发现孟照彬教授已经回答了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的求学轨迹"跨越东西"。他曾说过,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几年。钱老认为,北师大附中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6年时光。实际上,使钱老一辈子忘不  相似文献   

14.
卞毓方 《成才之路》2011,(31):3-I0001
1935年8月,钱学森抵达美国。他进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专业。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博士的心就沸腾了。他心仪祖国,想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可是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并不容易。所以,他历尽了千辛万苦。1950年9月中旬,钱学森辞去了在美国的职务,办理了回国手续。然而,就在他动身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坐牢!过了几天,钱学森就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拘留所。钱学森曾回忆道:“我…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回国     
《红领巾》2008,(4):20-22
一九三四年,钱学森远渡重洋,赴关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专业硕士学位。当时的中国十分贫弱,作为中国人的钱学森也成为外国同学嘲笑的对象。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钱学森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100周年诞辰,教育部2011年12月5日在北京召开教育系统学习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教育系统要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广泛深入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钱学森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研究、探讨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一、问在悬念处例如:在教学《钱学森》时,开课伊始学生交流了自己了解的钱学森的资料后,教师可以适时抛出问题:"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又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在这样的悬念处设置问题,为学生创设了积极学习的情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底线     
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底线,底线是一个人的最低行为准则。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爱国。"科学家钱学森为我国航天、导弹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当年,身在美国且被美国海军将领称为"抵得上五个师"的他准备回国,却遭遇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几年后,满怀一腔报国之心的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正是由于钱学森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100周年诞辰,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教育系统学习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教育系统要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广泛深入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