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迎春 《华章》2007,(3):174-17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高度,从而使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格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这无疑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所作的原则性界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构建活力进发的社会;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三、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四、构建民主与法殆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乌托邦,也不像共产主义那样,要在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进一步深化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在吸取国际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党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目标。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建立的必然性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及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从思想到运动再到制度的历程中,彰显出社会主义胜利的革命,胜利的革命使社会主义终结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由于社会主义历史还比较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出现长期受挫的建设.受挫的建设引起了一些反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非议和诽谤。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胜利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的历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四个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学莉 《考试周刊》2009,(51):56-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整个过程;贯穿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整个过程;贯穿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面对当前我国影响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追求社会公平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必须创新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形成良性、合理、互动的社会阶层机构。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间有密切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构建和谐文化,调节社会心理差异,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工程,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辩证关系,认清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多党合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党合作既可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可促进人民群众掌握民主知识。多党合作有利于党的正确方针的贯彻执行,有利于调动民主党派的政治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和谐,是任何一个政府、政党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与我们党的宗旨和目标是一致的,也与社会发展历史潮流是一致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一个没有根本利益对抗的社会,一个富裕但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创新活力的社会,一个人员充分流动的开放的没有等级的平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从相应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学习领会党中央的精神,首先应全面理解、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至少包含了三方面的辩证法思想:一是遵循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二是树立效率和公平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维护公平和正义;三是在矛盾和发展中构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与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选准着力点,从这些着力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道德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和精神动力。然而由于道德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同时又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道德建设又显得十分艰巨。目前我们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首次提出的,可见其重要性,而能否实现社会和谐,其关键因素之一是社会公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社会公正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同样存在着矛盾。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其他社会的矛盾在状态和表现上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基本制度范畴内的矛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