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又一个零碎的晚饭后的时光中,在毫无张罗毫无打算的悠闲心情之下,借着一点点台灯的光亮,伴着淡淡的书香,我读完了张文质的《幻想之眼》。内心除了强烈的震撼之外,更多的是惊讶。震撼的是张文质对于教育现象洞察之深刻,惊讶的缘由是我第一次看到作为一个名师的内心最真实、最人性的暴露。这是一个内心充满了矛盾的教育行进者,热爱、慈悲却又消极逃避;  相似文献   

2.
<正>我一直佩服张文质先生,因为他始终同情弱者,支持不幸者,尤其那些身处某种困难或者险境中的人,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假以援助之手。读完新近购买,张文质先生的《教育的勇气》,我的佩服之情更加浓烈,更加持久,更加坚定。《教育的勇气》是张文质和青年教师的谈话记录。今天的教育正处于丰富的变化之中,它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复杂而又深入地交织在一起,重新理解人性、理解教育、理解人的发展,是当下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这本书中,张文质带领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场精神  相似文献   

3.
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倡导的"生命化教育"提到了"生命在场"这样一个概念。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中,张文质老师又用诗意的话语,发出"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呼唤,他所倡导的"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的教育理念令多少老师黯然,却又着实使他们感动。回顾从教多年的经历,面对"生命在场"这一使命,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应该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真  相似文献   

4.
阅读张文质的教育随笔新著《幻想之眼》,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不是他对教育弊端的批判.而是他在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同道者身上所感受到的那种两难冲突。  相似文献   

5.
彭清亮 《师道》2013,(5):43-45
哪怕是内心最微小的颤动,它也会让生命之光得以显现。——题记我所带领的"微教育行动"团队,说实在的,还是一个尚处在"婴儿期"的团队,组稿的角度并不方便切入——我有些迟疑,然而我终究说服了自己:虽然我提供的团队样本并不能与那些存活多年、成就斐然的团队相提并论,然而正是因为她目前还很年幼,所以更具有"呵护"的价值。事实上,我目睹过很多的民间教育团队,从个人情感的角度看我还与一些团队——比如张文质和李华带领的"福州1+1读书俱乐部"和谢云创立的"知行社"——有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参加市组织的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每次评审工作结束后,我都会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忧思,内心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滋味,眼前总抹不掉那一卷卷苍白无力、毫无个性、毫无内容、毫无思想的职评材料。出于一个评委的责任感,04年我给省人事厅写了《中高职评工作不妨来点真功夫》的信函。积极建议省人事厅在职评前能够增加考试环节,希望能考出教师自己的一点东西来。2005年笔者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第八批特级教师评审工作,我对教师无思想的感受更加深刻,心灵受到的震撼更大,对国人最关注的教育更加诚惶诚恐,后怕有加。因为,我们从评…  相似文献   

7.
张文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慢教育丛刊》主编。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已出版的著作有《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等。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细细地品读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这是张文质先生这本书的精髓所在。读着读着,不由想到那个课间,那个和张文质先生文中描述的类似情景。  相似文献   

9.
张文质在《幻想之眼》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作者写作时采用的是仿日记的片段体,以喃喃自语的表达方式,直达内心,直面问题——真诚的文字带有自我倾诉的味道。书中不提供具体的教学建议,相反作者把许多问题抛给了读者。人性的欠缺,才使得教育变得不堪,回到常识是最困难的……书中对教育现状的敏锐体察远不止于此,但作者不提供解答,只是将这些难题呈现在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有幸读到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人耳目一新,颇有感触。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长期扎根民间。深入基层,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存与成长。关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学课堂的展开与困难。基于这种持续的田野考察和深切的草根情怀。张文质先生提出了“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生命化教育课题的重要理念。这既是针对当下教育现状的一种理性反驳,也是返回教育本质的一种“心向往之”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王凤霞 《上海教育》2007,(6B):60-60
《前方是什么》吴非著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最新教育随笔结集。文章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文笔老练,促人深思,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张文质著本书记录了张文质先生在课堂里,在学校中,在和  相似文献   

12.
《前方是什么》吴非著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最新教育随笔结集。文章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文笔老练,促人深思,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张文质著本书记录了张文质先生在课堂里,在学校中,在和  相似文献   

13.
读自然亲切的文字,对我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想,人们大概都会期盼一份来自亲历的述说,期盼一份来自内心的清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张文质的教育随笔《唇舌的授权》,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敏锐独到的见解、轻盈灵动的文字,不时显现、散发出真诚、质朴的光辉.灿烂,但不耀眼,有着一种不肆张扬的美.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有幸读到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人耳目一新,颇有感触.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长期扎根民间,深入基层,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存与成长,关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学课堂的展开与困难.  相似文献   

15.
来翔宇学校工作以后,卢志文总校长曾发起过一个讨论:“教育”是什么?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教育,就是改造,就是琢磨,就是重塑。那时,教育是我心中一个隐约的美好的梦,读了我的老学长苏州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之梦》后,内心里真的是受到了“超级震撼”。那不仅仅是因为别人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想起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 读完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印象较深的是:“人往往在某一个领域里是有独特性的,教育就是要去发现这个独特之处,要去肯定他的独特性,这个人才可能对自己有信心……”  相似文献   

17.
当爹的智慧     
在大学做讲座时,有同学幽默地问:至今为止,你经历过最奇妙的事情是什么?我立即回答:二十年前的一个早晨,我的女儿出生。当我在妇产科的楼道里听到女儿毫无乐感却又响亮的哭声时,从万分惊喜到万分惊讶,人生真是奇妙,我一分钟之前还是儿子,现在却是父亲了!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当父亲以后,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当一个男人不容易,当一个父亲更不容易。特别是看到一些很有事  相似文献   

18.
<正>几个月前,我参加了张文质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坊,第一次听到张老师亲口解读生命化教育,感觉到我生命深处的春天被生命化教育唤醒了。工作坊恰恰在惊蛰节气后举行活动,我们都像是冬眠的虫子,被春雷唤醒。正如张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相互的鼓舞。我们做父母的不仅要通过持续学习唤醒自己,更要有唤醒孩子的爱和能力。唤醒童年张文质老师说起自己的童年,说起他  相似文献   

19.
我算是听过张文质讲演次数较多的人. 从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每年都要听他至少十场讲演.作为他工作上的助手、生活上的朋友、事实上的学生,我有着比其他人更大的便利,可以经常听到他的讲演. 2013年,张文质开始讲一个新的主题——《教师是个手艺人》,而我要说的是,在讲演方面,他也已算得上是一名技艺纯熟的手艺人了.所以,接下来我想从一个“资深”听众的角度,谈谈张文质的讲演手艺.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责任教育的思考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责任的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读着这些洋溢着崇高责任感的名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不受到内心的触动,乃至心灵的震撼.然而,当今社会却已面临着责任意识淡化的挑战.我们不能不深刻意识到:人生观教育的第一要义便是"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