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看景不如听景”这句话对广播来讲,简直就是一句格言。同时也是广播改革,寻回“第二春”的深层次契机。近两年,广播的天空寂寞了许多,被电波大战激得星光璀璨的夜空似乎随着广播节目新的模式而冷落了不少。究其原因不外乎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综艺节目缺少生机,而这一切都与广播的现场感密切相关。广播节目由于游离了现场这块滋生新闻与信息动力的沃土而日益变得轻浮不堪,象水中的浮萍。快捷中伴着杂乱是人们对广播的基本共识,广播每日都在干预我们的生活好象离我们很近;然而广播每日又都在剥离我们对生活的真谛、世界本原的认识逐…  相似文献   

2.
对于人类来说,语言是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交际形式和交际工具。“广播”这门声音的艺术,是交际形式最适宜的栽体。在“声音”这片天空中,“语言”承栽了许多广播同仁的希望和理想,借助它,我们展开“想象”和“自我”的翅膀自在翱翔。  相似文献   

3.
李静 《中国广播》2011,(12):34-36
在深圳广播迎来自己的25周年之际,深圳广播人站在这个成长的历史节点上,尤其是站在新的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对自身、对广播的“运”与“势”进行回望与前瞻:过去,广播是一朵绽放在天空的电波之花;未来,广播是一艘穿行在白莲花般的“云”朵中的媒体之舟。  相似文献   

4.
从媒介形象的角度看经济广播的形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6,(5):49-51
在频率专业化被广为提倡的今天,一系列专业频率诞生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如“交通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新闻广播”等。在大部分省市电台中,“经济广播”也常常被作为一个专业频率而存在着。然而,当下大多数中国经济广播面对着同一种尴尬:即经济广播作为专业广播的非专业化形象与作为小众广播的大众化生存状态。由此,中国经济广播整体呈现出一种“泛经济化”的模糊形象,“泛经济化”的形象定位远离了最初经济频率“专业化”道路的初衷,名不副实成为大多数经济广播的现实写照。今年是中国经济广播诞生二十周年,本文试图从媒介形象的角度审视当下中国经济广播的形象及其成因,并力图为今后的经济广播找寻一个更合理的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5.
李秋红 《中国广播》2011,(11):20-21
“窄播化”已成为媒介不二选择。然而,本文提出:“窄”播即“广”播。青岛故事广播通过强化受众对频率的认知度,办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听众的亲民广播,明确定位、注重策划、强调本土,以“故事”为主线,结合本地受众的收听习惯和市场特点打造全方位、开放式的广播故事平台,走出一条由“窄”而“广”的广播新路。  相似文献   

6.
服务与广播人、广播节目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关系是否紧密,服务之于广播频率的发展到底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是长时间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然而随着广播由“广”而“窄”的频率专业化进程,媒体中网络互动  相似文献   

7.
<正>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背景,然而具体到中国广播与国外媒体直接交锋的阵地则是“技术”和“节目”两方面。通过对这两个主要战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众多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里,作为最基层、原处于“老大哥”地位的县级广播,要想生存与发展,真是举步维艰。然而,发达地区广播振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立足地方特色,面向市场,面对“三农”,加大改革力度,拓展新渠道,才能加快发展、重振雄风、再创辉煌,走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9.
广播“要自己走路”,这个建国初期就提出的课题,广大广播工作者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辛勤的探索,使广播日益为群众所喜爱。然而林彪、“四人帮”控制广播舆论的十年,扼杀广大广播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堵塞了广播自己走路的一切途径,刚刚迈了几步,被迫停步,一停就是十年。现在又要起步自己走路,老问题又成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广播宣传正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尤其是它的节目形式和播出方式在更新。“大板块”、主持人(采编播合一)、直播式、谈话体、热线电话、听众参与、双向交流等等,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掀起了不小的“广播热”,增强了广播在新闻媒介群中的竞争力。然而,几乎与此同时,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对待原来的节目形式和播出方式的问题,包括:小时段(相对于“大板块”)、(采编播)三合作、录播式、广播体(文章)等等。有些电台在这方面已全部“推陈出新”,对原  相似文献   

11.
农村有线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自身宣传作用的发挥程度。而农村广播宣传质量好坏,归根结底在于有没有一支阵容整齐、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然而,农村广播工作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有线广播工作者任务重、条件差、受冷落,因而出现了“跳槽”、“攀高枝”现象,妨害了广播宣传事业。如何抓好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我感到,需要在“建”、“稳”、“训”三个环节上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播领域中,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媒体共存的平台上,广播的竞争势头似乎不那么强劲。然而,广播也有着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广播系统中,并不缺乏佼佼者。成功者们是如何把广播事业搞得虎虎有生气的?其中必有可贵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期在“广播沙龙”专栏中发表的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就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开播5年来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电台众多的节目里,广播评论能鲜明表达对各种新闻事实的立场和态度,是广播电台的“旗帜”,是“号角”,是“灵魂”,是真正代表广播电台自己的“声音”。然而近年来,广播评论在广播媒体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一些地方电台鲜见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节目。因此,广播电台加强自己的“声音”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宏 《中国广播》2005,(12):61-63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为代表的调频广播的良好音质和直播方式的广泛采用,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低符,广告滑坡,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中国广播评论奖”37件作品获奖在广播评论界无疑值得欣喜。然而,最令人鼓舞的是由参评作品以及各台的情况交流中所展示出来的广播评论的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940年12月30日的傍晚,一个庄严、自豪的声音,从中国人民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里,飞向辽阔的天空,响遍神州大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相似文献   

17.
岳鑫 《声屏世界》2008,(2):58-58
“快”向来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特点。然而,近几年这个优势受到明显“威胁”。如,电视可以搞直播或者在不中断其它节目的情况下进行字幕插播。报纸也出现了早、午、晚报,似乎每个时段都有报纸在抢“快”。特别是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经常对新闻事件同步直播并且随采随发。尽管如此,广播新闻“快”的优势仍在。与报纸、电视新闻相比,  相似文献   

18.
广播播音的对象感,是广播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体造就的播音创作这门艺术的重要环节和技巧,是播音基础理论内容之一。然而,在我们的摇直实践中,对对象感的认识和运用并不容乐观.听众对播音、主持中出现的“自言自语、无精打采”和“自我表现、自吹自擂”现象已经引起不满.有无对象感,如何去把握对象感,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本文拟分广播播音对象、对象感的本质、把握对象感的关键三个部分,进行分析阐述,以求全面认识广播播音对象感.一、广播播音对象是听众1.“不见面的朋友”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传播声音是广播媒体的主要运行形式,它凭借特有的声音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然而,随着其它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媒体所特有的“声音”魅力正在暗淡和消褪,广播要想更大空间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必须在“声音”上下功夫,改变以往传统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记者摇篮》2006,(10):F0004-F0004
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伴随共和国的脚步,辽阳广播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在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生日这一天,辽阳广播的电波响彻天空。历经50年的辽阳广播,经过几代广播人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拥有新闻综合、交通文艺、评书戏曲、音乐广播四套节目,具中巾波、调频、网络多重覆盖功能。以史为鉴,以史为荣。50年来辽阳广播人写下了骄人的业绩。辽阳广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辽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辽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获得辽宁省广播新闻“十佳栏目”、《市民热线》获得辽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