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散文化写作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新闻生动可读。新闻与散文是两种不同文体,有区剐也有联系,这种联系让新闻可以将散文的写作手法引进。从新闻的立意、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有将散文成功引入新闻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笔调·旋律     
宁夏作者张永祥潜心于新闻写作研究。他把新闻、新闻理论和散文、散文理论融合在一起,既作为学术上的交心,也旨在新闻写作方面有一个创新。下面这篇是选自作者即将出版的论著《新闻与散文》一书。  相似文献   

3.
新闻、散文这两个名词,是经常使用的。但新闻散文这个名词,使用得还不太多。本文试图就什么叫新闻散文、当代中国新闻散文的表现特征作一初探。何谓新闻?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何谓散文呢?散文通常是指与报告文学、传纪文学等作品相并列的文体,它是这些文体中比较自由活泼、不拘一格、题材广泛、讲究文彩、具有诗的意境、形散神不散的写作形式。新闻与散文“联姻”后结出一个新品种:用散文笔法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的文体。这种新闻散文体的特点是:题材重要,内容引人注目,讲究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提倡散文式新闻,是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一些新闻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引起了新闻界和广大读者的兴趣和重视。早在1963年,穆青同志就提出过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他说:“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传统,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的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彻底解放思想,敢于创造,新闻写作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然而,这个关系到新闻改革与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5.
“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是穆青于60年代初提出来的。他所说的“散文笔法”,主要是指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应该“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这个观点,提出了新闻写作应在写作手法和语言文字上,把散文讲究意境、讲究文采的特点融会于其中,以增加新闻作品的意境和现场感,使之鲜活、生动,有启迪,可读性强。长期以来,新闻作品尤其是消息类  相似文献   

6.
应该说改革开放这几年来,有点散文色彩的新闻确确实实是比前一个时期多了起来,但和实际的需要比起来还很不够。从穆青提出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到现在,新闻写作中的死板、老套、枯燥乏味的形式依然存在。新闻体写作还真存在着“作者不愿写,编辑不愿编,读者不愿看”的“三不”现象。因此,写点散文式的新闻有重新提倡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文学作品有许多共同之处,有许多东西可以相互借鉴。由于在文学作品中,散文的标题和形式比较自由、灵活,与新闻更为接近,所以,近年来,散文笔法在新闻写作中应用较为多见。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一直提倡用散文手法写新闻。他曾经指出:“我们的新闻报道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清新明快的写法。”  相似文献   

8.
吕松  田志俊 《新闻世界》2003,(12):14-15,17
散文手法是一种表现艺术。它在现场短新闻中运用非常广泛。散文形式灵活、篇幅短小、笔调自由的表达技巧,现场短新闻都可以兼收并蓄。用散文手法写作的现场短新闻。它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新鲜的事实和信息.而且还有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清新的文采。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散文,具有不同的属性,但是有一定的联系。应该说,文字根底好,的确有助于新闻写作。不过,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也可能把新闻写作带入歧途。因为散文与新闻,既有相同之处、互补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10.
吴辉 《新闻与写作》2002,(11):35-36
穆青同志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通讯力作问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而且闪现着灿烂的艺术光辉。穆青的成功与其不断开拓创新的品格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位名记者,他一面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记录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在新闻写作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就是其中的一笔。他说:“对新闻写作的某些要求我们不必过分拘泥。”“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传统,充分吸收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穆青的新闻作品集,取名为《穆青散文选》,由此可见,这些作品不仅是精彩的新闻报道,而且是优秀的散文华章。综观穆青各个历史时期的新闻通讯作品,它们的散文特色主要表现在结构自由;感情丰富;文采飞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反映社会新近发生的事实,文学则是运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前者须保证事实真实,后者只追求艺术真实,两者不能混淆,各有其特定的定义、概念、范畴和规律。两者结合,无疑可取长补短。比如,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吸收散文的自由、活  相似文献   

12.
新闻写作的审美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新闻作品是按美的规律感人心,施教化,致实用,有益于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新闻写作当然也必然遵循美的规律,从审美意识到审美创造,从新闻的内容到形式,都渗透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整个新闻活动都联系、贯穿着一系列复杂的审美活动。因而,十分有必要研究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美学范畴。 一、新闻的真实美 (一)内容的真实美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美是新闻的力量和价值所在。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美,才会有强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散文式新闻,就是运用散文笔法写的新闻报道。这种新闻吸收了散文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新闻写作形式。近年来,一  相似文献   

14.
傅魁文 《新闻界》2000,(6):52-53
何谓新闻的散文风 ?即以散文笔法写出的新闻所自然流露出的散文风格。蕴含散文风的这类新新闻体,既带有新闻原属的个性,又融入散文写作特征。它是新闻与散文的联姻,是两者的强项“化合”。   读过报端常常出现的这类文章,令人感受到它一扫传统新闻的沉重与死板,代之以新文体的自由、活泼与清新。   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没有新闻的报纸绝不可称之为新闻纸。新闻的散文风,必须保留新闻的基本属性。   散文一直被称为“文艺的轻骑兵”。它取材广泛,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大到宇宙,小到一枝一叶,均可为涉猎范围。如何挖…  相似文献   

15.
新闻写作,是应用文字对新闻事实进行写作的活动。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故也可算为文学活动的一种。现在的新闻写作活动中,文学性得有明显的体现。文学性与新闻写作的结合,对于新闻报道真实本身应该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声     
甘肃甘谷新兴镇亮江附中张捷:我在新闻教学上是个“外行”。自从去年我订阅《新闻与写作》后,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将《新闻与写作》中“谈散文写作”、“谈喜剧创作”、“句组语病杂谈”、“新闻标题写作”等  相似文献   

17.
导语,是新闻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写作的一种特殊要求,一般是指新闻的头一句或头一段,是新闻的要旨,对新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新闻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与一般的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的开头是不同的。文艺作品的开头往往讲究"弯弓盘马,引而不发",若是一开头就把人物的底细、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我所说的散文是现代散文理论所指的狭义散文,即属于文学范畴的抒情叙事散文;我所指的新闻,是指一切形式的文字新闻,主要指消息和通讯。所谓新闻的散文美,就是说新闻作品具有散文的素质。散文是文苑中一朵精致的花,有着独特的美学旨趣、审美标准和写作时必须遵循的美的规律,譬如诗的意境、形散神聚的结构,素雅的语言风格等等,下面试加以申述。一、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何谓新闻的散文味?即以散文笔法写出的新闻所自然流露出的散文风格。蕴含散文味的这类新闻体,既带有新闻原属的个性,又融入散文写作特征。它是新闻与散文的联姻,是两者的强项“化合”。 读过报端时常出现的这类文章,令人感受到它一扫传统新闻的沉重与死板,代之以新文体的自由、活泼与清新。 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没有新闻的报纸绝不可称之为新闻纸。人们之所以喜爱阅览报纸,就是因为从它那里天天可以获知新近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独处房中而闻晓身边事乃至天下事。它的简明、利落的风格着实惹人喜爱。 新闻到底有哪些属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闻与散文的关系,新闻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以近代报业为依附的新闻文体,最早是随着西洋传教士漂洋过海而来的,与中国的古典散文无亲无故”(《评“新闻散文同族”论》,这种意见,我们可以简称为“新闻散文无亲无故”论。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有不同的表述,但可依上述第一种意见姑称为“新闻散文同族”论。现序列于下: 一、“散文并不等于新闻,但新闻都属于散文,真实的散文”(李学来《正确理解“新闻散文化”》。这种意见本于穆青同志的看法。1963年,穆青以寄晨的笔名在新华社《新闻业务》上发表《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其中说到:“我觉得,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二、“新闻文体总的说来是一种叙事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