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米歇尔·福柯,是如此地不拘一格。在理性主义成为文化主流的时代,他把理性当作射击的靶心,游走于历史与人性的边缘,聚焦于“癫狂、犯罪和疾病”。《癫狂与文明》是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之作。透过他笔下的这样一部理性对非理性的压制与放逐的历史,我们得以看到日光下文明的背面——癫狂。  相似文献   

2.
顿悟     
记忆中,那是一个落英缤纷的季节,我独自沿着一条小径漫步,一种伤感油然从心中升起,猛然间发现自己的日子如这落叶般在寂寞与无耐中悄然流逝了许多……日复一日翻版似的生活过得是那般的无聊,那般的空虚,所有的日升日落、寒来暑往、风雨变幻竟没有什么区别,对人生即景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每天在一个既定的轨道上运行,没有欣喜,没有忧伤,没有苦痛,没有希望。每天都是一样的天空,一样的太阳,在同样一个狭小的生活圈子内看同样的人,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下班后浑浑噩噩地穿梭在一个封闭的网中,那颗善感的、易动的心,在不知不觉中老…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女之命运,是个很大的题目。尤其是20世纪,有写不尽的变化,写不尽的可歌可泣。唯有无数的可歌可泣,才换来今日六亿五千万女同胞命运的可喜与可书。 中国女记者,是“六亿五”中颇具特殊影响的一群。这特殊影响,源于职业的特殊性质,出于职业的必需素质,也是职业赋予的权利。 从秋瑾至云环 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大陆数十万新闻工作者中20%为女性。而在编辑记者的专业队伍中,约有33%为女性。 在中国近百年史中,做新闻工作的第一位知名女性当数秋瑾。这位成长于浙江绍兴、反对封建清王朝的革命者,1906年为抗议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相似文献   

4.
数字电视作为一项新技术,成为网络技术之后被传媒热炒的又一热点。各种对数字电视“鼓”与“呼”的声音不绝于耳。按照学界目前流行的定义,数字电视可以理解为两种:一为“局部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即节目播出的部分环节采取了数字化,或是节目内容制作的数字化;或是节目终端接收机的数字化等等);二为“整体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即指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5.
一旦引入了互联网上那些全新的话题,一旦引入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参与讨论,一旦我们把风花雪月的文字和经世致用的文字结合起来,副刊的生命力就会增强,取稿的范围也会迅速扩大。让风情的继续风情,让实用的更加入实用,这样的副刊,才是办给百姓看、取得百姓支持的副刊。  相似文献   

6.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当时,会场气氛很活跃、很轻松,而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写的检查比发表的作品还多”,这是否是一个老记者一种特殊方式的血泪控诉呢?是否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人格顿悟呢?抑或仅仅是一种调侃自己的幽默感?但李普同志的话看似平淡却奇崛则是勿庸置  相似文献   

7.
近年在论及中国传媒发展问题时“,拐点”一词常被提起。有人认为“拐点”是报业衰退的开始,有人认为“拐点”是发展重心转变的信号。理解不同,判断不同,不过,有一点认识是相同的: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10年”以后,中国报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整合期。在某种意义上讲,刚刚过去的2006年将给中国报业史写上浓重的一笔:这一年业界对数字化战略转型、管理体制创新等由期待、呼吁走向实际操作层面。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北京宣言》的诞生和众多媒体在数字报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预示着纸质媒体的数字化浪潮正奔涌而至。回顾2006年,面对新格局,中国报业以前所未有的激情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展望2007年,肩负新使命,中国传媒业将在探索的路上跋涉前行。转型不是朝夕之功,探索是一次艰苦的征程。路在脚下,希望在前头。  相似文献   

8.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  相似文献   

9.
深圳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中央五部委推出的方案有点不谋而合。事业单位的未来是什么样?深圳市粤剧团的今天或许就是它们的明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留美新闻学人的命运进行了探究,分析了他们当年的留学背景和动机,考察了他们学成归国后在专业和仕途方面的作为。文章认为,无论旧中国留关学人回国后作出了何种选择,有着何种政治取向,他们都参与了中国新闻学的开拓,并推动了中国新闻学与现代新闻学的接轨。他们的历史作用正被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1.
林白水的悲剧命运显示出,在中国非宪政、非民主的时期,新闻界对“言论自由”的期待和对“无冕之王”的自许与社会现实存在极大的距离。本文的结论是,表达自由受制于社会环境,只有在法治和宪政的条件下,包括政治批评和社会批判在内的新闻权利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现下的小说操作格局观之,《人之窝》属好读且又耐读一类作品。它既不拉“哲学”、“文化”方面的架势,也不作“匪”、“盗”、“性”之类的活路,而是平平实实地摹写人生世态,提示内中的况味和哲理。因此它显得不迷茫,不艰涩,不虚空,貌似平常咀而有味。尤其是作品中透漫出的那种饱阅人生后的平静,悠然又略带苦味的主体心绪,以及由此化成的铺展而不散漫的架构,更是作品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自然,老到的叙述文字,悠徐而又不乏活泼的节奏,给人一种无论是生存还是艺术,作者都修炼到位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他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里,白天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业的2008——报纸历史长河中一段波澜起伏的岁月。这一年里,有报纸衰退期带来的丝丝寒意,有向数字报业进军奔涌的热流,有热流中关于报纸战略转型的冷静思考,有冷热之间激荡着的美于体制创新的呼唤,有彷徨也有跃动,有争论也有共识,有顿悟也有追寻,媒体和报业市场的变局与报人跌宕的职业情感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之凝聚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党报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尤其是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党报在我国几乎是"一报独大",绝对性地占据了舆论的主导权.在历史上,党报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展现上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通过党报,党的重要信息得以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得以宣传,主流价值观得以推动,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都有赖于党报这一利器.  相似文献   

16.
即使一个国家走向民主共和是一个历史规律,那也是无数人的力量博弈的结果,所有的精神、热血、意志、性格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18.
周礼 《档案天地》2010,(10):1-1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富可敌国,春风得意:而有的人却四壁空空,穷困潦倒。有的人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却命途多舛,郁郁而终。有的人呼婢使佣,美女香车;有的人劳劳碌碌,苦苦挣扎。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不一样的人走着不一样的人生历程!于是,当我们人生不如意时,我们常常用一个词来安慰自己——命运。  相似文献   

19.
周礼 《档案天地》2011,(10):1-1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富可抵国,春风得意。而有的人却四壁空空,穷困潦倒;有的人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却命途多舛,郁郁而终;有的人呼婢使佣,美女香车。有的人劳劳碌碌,苦苦挣扎。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不一样的人走着不一样的人生历程!于是,当我们人生不如意时,我们常常用一个词来安慰自己——命运。宿命论说,人从呱呱坠地,就注...  相似文献   

20.
张骏德认为,记者的顿悟性思维是一种迅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活动。往往好奇心驱使新闻工作者发现一种突出、显著、反常的现象,而探究精神使现象显示了某种实质,新闻工作者对某种事态所表现的意义随即理解了。新闻事实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透过现象才能认清本质。记者的顿悟性思维活动也是符合这一哲学原理与认识过程的,只是速度要比其他调查研究活动快得多。记者通过顿悟性思维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把对于本质认识的观点蕴含在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