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写新闻稿件时,我几乎没有周末休息日,每天就是不停地写稿、投稿。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投了近300篇新闻稿件,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那段时间里,我真的有些心灰意冷。后来才想明白,这些新闻稿件之所以没有一篇见报,重要的原因是我总抱着只要把稿件投去了,编辑一定会帮着修改的想法,而不去认真写好每一篇稿件,不注重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春节不打烊,可以说是新闻人的基本职业操守。入行十余年,每一年春节的留影似乎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桌前码字,每一次写的朋友圈几乎都是“今年又没有陪家人,明年一定”。但回望春节,最让我唏嘘的并不是自己难以和家人过一个完整的年,而是春节期间发生的各种不同的新闻事件,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背后有为他人团圆而选择的分离、有多重苦难酿成的悲剧、有为了奔赴相聚而永久的告别……当了记者,才更能明白“春节”两个字在中国文化里所蕴含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更能懂得生命之重、众生之苦,更能珍重当下、心怀感激地面向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一九九九:藏行笔记》的写作是从阅读和压抑开始的。自己虽然也写小说,但我始终并没有将小说阅读摆放在首位。比如讲,针对任何一位个人经验的文学艺术作品,我则更为看重,自然那经验是要有着非凡的人生意义。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是对别人的经验更易于接受吧。当然,那有意义的经验中还应当饱含着压抑的个性。我到过两藏五次,平均每次都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其中最长的一段则在一年有余。这么多次去过西藏,我对那地方的文字的认识却寥寥可数;不是自己不能写,也不是自己不敢写,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不满意,总在想能不能…  相似文献   

4.
2011,我的文     
2011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清华失去的,正是这个社会稀缺的》,《在台湾,找中国》,《问道钟南山》. 我不是说这一年我只写了这三篇文章,事实上我写了大大小小五六十篇,不包括每天七八条微博.我的意思是,以上三篇不追风,也没有命题作文,却具有某种静静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1991年3月北京申奥的消息传来时,我还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我想表达一下一个普通中国人盼奥运的心情,于是用不太熟练的英语给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写了—封信,寄往国际奥委会总部。信发出去之后如石沉大海,申奥也失败了。我心灰意冷,几乎忘掉了速封信。  相似文献   

6.
用激情铸造编辑大义--评任火专著《编辑独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这个月份算起,我辞去主编工作正好一年.就是说,我与23年的编辑生涯告别得干净彻底.好像没有多少感慨,也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尽管23年的光阴,占据了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阶段,但是,过去了,也就那么过去了,既没有激动也没有沮丧,更不想提笔去写什么关于编辑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时间来到年末,又到了该写年终总结的时候,时间总比感觉中过得快,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我们永远追不上时间那匹白马,因为,我们不是王子。不过让我略感安慰的是:不管是王子还是屌丝,大家都即将告别2014年,永不再见,除非你发现了虫洞。每一次告别都是死去一点点,虽然你看不见我流泪,但我的脸上已满是泪痕。我伤感的不是岁月流逝,而是每天都  相似文献   

8.
我刚开始写新闻稿时,总觉得自己的活动天地太小,找不到可写的人和事。有时看到报纸上、听到广播里报道的消息与自己周围发生的事相似,就后悔自己当初为啥不动笔去写。这证明不是自己周围没啥可写,而是不能发现和判断它的新闻价值。有时我也听到不少新鲜事儿,但因为自己不善于发掘这些新鲜事儿的潜在价值,它就被埋没了。我们每天不知要接触到多少人和事,有顺心的,也有不顺心的,顺心的令人高兴和振奋,不顺心的则使人生气和烦恼。但如果稍加留心,从这些人和事中也不难发现新闻。那是1979年秋天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因为韦韬先生(茅盾先生的儿子)所托,与黄山书社的新版《茅盾全集》的编辑高杨同志有了联系,其间我把我发现的茅盾从没有收进过人民文学版《茅盾全集》的文章和书信提供给出版社,使其全集更全.有一天,发现茅盾一封写于1946年给钱君匋先生的信,当时着实让我眼睛一亮,十分兴奋.因为我知道,茅盾与钱君匋虽然是同一个县的老乡,而且从上世纪20年代就认识并有了交往,作为装帧设计家的钱君匋还为茅盾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作品绘过封面,深得读者和作者的喜爱,此后两人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但是,在以往出版的茅盾书信集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茅盾写给钱君匋的信,所以看到茅盾这封写给钱君匋的信,我感到十分兴奋.然而,我读过这封信之后,发现茅盾与钱君匋的友谊竟然已经到熟不拘礼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言论的采访     
写消息,写通讯,头道工序必须是采访,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作为新闻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言论呢?写言论要不要采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太一致了。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言论主要是谈思想、讲道理、说见解,可以闭门造车,用不着采访。事实上,几乎所有谈采访的书,包括大学里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里,说的也全是新闻的采访,而不论及言论的采访。这不是疏忽,而是误解。  相似文献   

11.
言论的采访     
写消息,写通讯,头道工序必须是采访,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作为新闻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言论呢?写言论要不要采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太一致了。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言论主要是谈思想、讲道理、说见解,可以闭门造车,用不着采访。事实上,几乎所有谈采访的书,包括大学里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里,说的也全是新闻的采访,而不论及言论的采访。这不是疏忽,而是误解。  相似文献   

12.
敢于亮丑     
刚开始搞报道那阵子,我像大多数初学的报道员一样,也有过一段百投不中的经历。那是1991年5月,我参加完报道员培训班回到连队,写稿的热情很高。尽管训练一天累得气都喘不过来,但我仍然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写稿子,而且每天至少要写一篇。中午别人休息了,我就趴在床铺上写;晚上熄灯后,我以复习功课为由,悄悄地到连队会议室里去爬格子。每当别人问我在写什么的时候.我总是笑着说是写信。只要听到脚步声,我就急忙把稿子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看见。稿子写完后,我总是匆匆忙忙看上一遍就悄悄地发走了。这样三个月下来,我投出的近百…  相似文献   

13.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要使教育报道走进读者的内心,无外乎两种主要方法:报道中要有人;挖掘具体事实。报道中要有人我国新闻界一直提倡“新闻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报道里写人并不是专门报道人物,而是在报道中加进人的因素,从人的角度去写报道,突出人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增加报道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15.
像很多人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并且由于后来从事文字工作,写日记更成为了我的习惯。或许是天生就对文字感兴趣吧,我喜欢把一天中发生的值得记录下的东西写成随笔,虽然不是每天都写,但是九年的时间里也积攒了厚厚的几本。在假日的午后,靠在窗旁,面对明媚的阳光  相似文献   

16.
韦毓璋 《新闻窗》2006,(3):76-76
我开始当通讯员的时候,认为只要会写,稿子就可以见报,所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三天两头跑邮局给报社电台寄稿子,可是一年没有几篇被采用。后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才明白,新闻稿不是坐在室内就可以写得好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不少报刊都自办发行。但是,非订户读者要想读这些报刊就困难了。笔者过去工作过的一家报纸,是较早搞自办发行的。据了解,报社因此节省了一大笔资金,还解决了不少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同时报纸又可以投递到户,订户也是满意的。离开报社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每当我想看看自己服务过的报纸,就无从寻觅。邮局、书报亭都不经销,街头也没有任何零售点。零售是报纸发行的重要渠道,历来是与长期订阅并驾齐驱的。邮发合一的报纸,邮局都开展零售  相似文献   

18.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在分工里,是否可以将"环境记者"单拎出来,成为记者职业的一个分支? 假如真的可以分出环境记者一类的话,我必须承认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环境记者。从我任职的几家媒体内部实行的"记者分口"制来讲,在我的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里,从来都没有被分配了专门去跑过"环保口",但是奇怪的是我每每总是要"撞上"环境新闻,而且每一次的环境问题的报道总是给我带来好运气。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我个高腿长,闲得没事就往别人的口子里插一足,沾了很多"环境"的光。  相似文献   

19.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那会儿,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地打听“信息”,发现一件事情就匆匆采访,赶紧写稿,结果发出的稿子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很苦恼!一来责怪自己报社无“关系户”,二来感到大概是写的太少了吧?此后,我每天都要保持给报社发一两份稿件,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定会感动编辑的。谁知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仍旧连个“火柴盒”都没见到。这时,我们政治处主任王万里提醒我说:“部队难道每天都有新闻可写吗?写稿子要抓准问题,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报道价值”。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理解到写稿不能用数量去感动编辑,也不能单纯依赖编辑去修改。这以后,每遇到一条好的报道线索,我不再草草地采写,而是  相似文献   

20.
没有想到自己退休六年了又回到档案工作的岗位上。因为档案室有位同事临时借调到其他部门去了。所以我这个老将不得不再次出马。说实在的,我对档案工作已经不是作为工作来对待,已经不知不觉把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清晨6点就会准时醒来,洗漱完毕即开车到学校上班,几乎每天都要提前一小时到校,一到办公室就开始打扫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