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人日报》3月28日第七版,是文艺部主持“人生片断”专版编发的反映“看天吃饭的气象人”生活的内容。这一组共8篇短文(包括“采访手记”),是采编者利用“世界气象日”采撷的一束小花。这一整版文字,我捧读后有深切感悟:不看不知晓,一看真开窍!  相似文献   

2.
饿,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感觉。不过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再发生上次的事就不可能了。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早晨,我睁开双眼,发现了一张写得工工整整的纸条:“丽丽,一天的饭自己安排,给你留下30元,我和你爸有事不能回家。”是妈妈的笔迹,看着这30元钱,我怔怔着,我不会买菜,就是买了菜,也不会做饭。怎么办呢?我只好空着肚子想办法。 哎!饿,饿,饿,我可真饿呀!肚子又一次向我发出信号,我饿得眼睛都发蓝了。再次冲向打开一遍又一遍的冰箱,可里面只有一些牛肉白菜之类的东西。突然,我在柜子里找出了一块巧克力,我…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是从1978年开始的,至今25年。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58.3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40.8万人;15万人学成回国,创办企业5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以下选取的,是三位中国自费留学生回国后目前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4.
5.
压根也没有想到我这个初中生入伍不到两年也学会了写新闻,并且还发表了46篇。这是我每日坚持读报的好处。记得刚学写作那阵,几乎每天有稿寄出,可总是如同泥牛入海有去无回。我好不苦恼!一位同志建议我多看看报纸。这话果真灵,我试着读了一个来月,还真的用上了一篇,尽管仅300来字,但它毕竟是我的第一篇。打那以后,我便每日坚持读报。对报上的文章我都要细细地品读,认真地分析,  相似文献   

6.
每月初上,我就天天朝邮电所跑,打听陕西《新闻知识》寄来没有。前年,初学写稿,写了100多篇稿件,都石沉大海。单位同事给我编了个歇后语:“张记者,不简单,一年写稿百十篇,一分稿费没见到”.我也哀叹自己不是这块料。  相似文献   

7.
在1986年度全省广播优秀节目评比中,我站的新闻性专稿《婆婆啊,婆婆》被评为一等奖,省评委会还特别对这篇稿件的播音质量,作出了比较好的评价。《婆婆啊,婆婆》这篇通讯,内容真实、生动、感人,作者和编辑对稿件做了精雕细琢的处理,我们播音员也  相似文献   

8.
我对新闻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是连队的一名文书。在参加军报函授之前,我的指导老师就是报纸。学会读报,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新闻;善于读报,使我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个人特长;坚持读报,使我收获颇丰,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图片100多篇(幅),多次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4次立功。学会读报。让初学新闻写作的我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9.
啊,记者     
记者是一只雄鹰记者应该具有鹰一样的眼暗草原上的雄鹰目光锐利,有J’这样一双眼睛,你就不会被复杂的表象所迷惑,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真正的璞玉,即使埋在沙土里,你也会发现它,因势顺纹理而雕,从而加工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有了鹰一样的眼睛,在别人面对惊天动地的业绩或叱咤风云的人物趋之若鹜时,你却能在日常的、看似平静如水的现象中,发掘出激动人心的东西。 多年来,我正是得益于此。 一次闲谈引出一个大题目 一次,一位军人在我的办公室闲谈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蒙古族战士在荒无人烟的草滩上为部队放牛十儿年,奉献的牛肉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因办事到县城一家旅馆住宿,登记的服务员看到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很感兴趣地问我是不是经常在报纸上刊登稿件的那个同名人。我如实回答后,坐在旁边的几个年轻人热情地给我装烟、让座,向我问这问那,讨教写稿经验,还问我有什么秘诀。这里,不妨向大家亮个“家底”。我无大、中专文凭,又是七口家庭之长,且住在人称“交皮沟”的偏僻小乡,每年能在地级以上报刊用稿二、三百篇,连年都有稿件被《黔江日报》评为特等奖,近几年每年都有稿子获省好新闻奖,被《黔江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等聘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11.
编辑改稿子,有人俏皮地描述为画红气球。怎么会是画红气球呢?原来,编辑每天的工作多数是在一篇篇稿子上找毛病,找到毛病,就把它用红笔圈起来,随后扯出一条线,把线拉到空白处,将纠正的内容写在气球里面。这便是编辑的红气球了。不过,这比喻如今有点过时了。现在,编辑往往直  相似文献   

12.
13.
生于1956年的隋建国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1980年代的文化热至1990年代的商业转向。在他心中,他所经历的一切将伴随他一生,无法摆脱。所以他用作品记录下自己的反思一块块坚硬的石头被锈迹斑驳的钢筋网包裹着,散落一地。看起来像冷兵器时代的弹射弹药或者残酷的刑具。这是隋建国的雕塑作品《地罣》。  相似文献   

14.
乔叶 《出版参考》2014,(6):43-43
我承认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但是,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是的,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如果我在无意中冒犯了谁, 从而使得他不喜欢我,诽谤我,造谣我,用莫须有的流言中伤我,若你是希望我平静安宁的朋友,那么,就请不要让我知道。  相似文献   

15.
教材啊,教材     
教材出版争夺战根本原因何在?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使命所致吗?是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水平之必然吗?  相似文献   

16.
教材啊,教材     
自从教育部新课标教材 编写与使用的相关文件出台,"史无前例"、"轰轰烈烈"地编写、实验工作就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代表的"老字号"倾情投入,全力奋战,除原有不"通用"的个别省市外,其余省份"通吃"。虽然数量减少,但是区域不减。而且,靠多年积淀的"权威",在推  相似文献   

17.
青凌 《出版参考》2009,(11):53-53
每年只有一个夏天,我不知道我们擦肩错过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在以后的夏天我们还会相伴多久。但这个夏天,我记住了。  相似文献   

18.
我退休八年多了。尽管离开办公桌很久,办公桌上的责任和使命,我可从来没忘过。我太爱这个职业了!一提到“记者”俩字,人们的眼光就会顿时一亮,发出奇异的光芒,是羡  相似文献   

19.
啊,兰台!     
今天,安化县档案局全体工作人员欢送兰民老局长荣退,谁也高兴不起来,兰民老局长望着大家,带着无限的留恋和不舍.  相似文献   

20.
好啊,记者节     
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 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尽管六年前已从记者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我依然是离位不下岗。这几天,我正校阅反映上海一个半世纪以来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上海新闻志》。追随着中国第一代记者的足迹,我感受了他们为寻求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富强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以及邵飘萍、史量才、羊枣们倒在血泊中的悲壮;看到了范长江、恽逸群、陆诒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艰辛。正是这一切,才有今天我们──中国55万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 此时,我感到万分欣慰的是,做了五十年的记者,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