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生活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建构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从层次不同的系列开放性情境作为学生活动的素材,这种富有新意的设计,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新观念,创造新教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即教学方式活动化,活动内容生活化。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下,社会越来越关注教材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何把教材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形成完善人格的主要环节,引入生活化教学最为明智。本文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刘翠侠 《成才之路》2011,(30):20-20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实践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因此,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变得“有滋有味”,成为了每个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充分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教学回归现实生活,使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师教学的理念——"教育即生活",中国的教育界倡导"生活即教育",虽然二者的内涵不完全相同,但是把教学融入生活,使教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共同的倡导。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其生理和心理重大的转折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时期会发生极大的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德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8):119-120
思想品德属于初中阶段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通过这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交往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增强对这门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让这门课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此文,作者旨在探究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开发和利用学  相似文献   

10.
11.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实践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启示我们用生活的内容唤起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体验学习全过程,并注重知识回归。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经验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陶行知语)。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是课堂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将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从明确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紧贴社会生活,服务生活等方面来谈谈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居林 《教师》2012,(3):35-35
一、解读生活化教学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生活实际与原有知识背景,联系生活教学,将生活问题课堂化,课堂内容生活化。教学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渗透知识。因此,只有将学生置于生活背景下学习,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同,应用更灵活。  相似文献   

16.
吴吉 《教师》2012,(29):70-70
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因此教育应该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笔者将结合课例探讨如何将鲜活的生活引入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卢梭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进一步指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应用的重要性,不要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要让学生被动化主动,积极主动的将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课堂教学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既要满足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也要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和影响作用,要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不断加  相似文献   

19.
李爱平 《教师》2011,(27):81-81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建构的基础”。以往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不明显,根本原因就是过于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忽视了现实生活;教师包办得多,学生体验得少,导致知与行的严重脱节。新课改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回归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参与学习,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给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让现实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说教,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