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动机 腐败机会→腐败行为”乃腐败发生的内在机理。因而预防腐败不仅要抑制腐败动机,更关键的是要消除腐败机会。而消除腐败机会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制度。体制层面创新的关键是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包括推进分权和权力制衡化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机制层面创新的核心是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尤其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同时也要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探讨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必须区分市场经济的两层含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社会活动。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道德堕落现象,其根由不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而在于市场经济实际运行中人的经济活动。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进步不是“二律背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干部腐败问题现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腐败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导致腐败的主要原因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的虚弱。要彻底遏制腐败,一要清除封建思想流毒;二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三要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信用惩戒制度可以作为腐败治理的崭新机制引入治理体系,以全面优化“政商关系型”腐败治理机制短缺的问题。中国特色信用体系的制度构建,依循“金融诚信—商业诚信—社会诚信”的生成机理,信用惩戒已然具有市场经济规制机制的机能。信用惩戒引入我国腐败治理机制体系,能够突破传统腐败治理机制的瓶颈,促进腐败预防模式的代际更新与现实化。信用惩戒引入国家腐败治理机制体系的重点在于:(1)将“政商关系型”腐败作为信用惩戒治理的中心,聚焦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领域的腐败治理;(2)以升级“行贿黑名单”制度的治理功能、拓展数据化治理的范围作为信用惩戒机制建设的重点;(3)以企业合规制度体系的现实化推动信用惩戒腐败机制的落地应用。  相似文献   

5.
章分析了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腐败有着其存在乃至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旨在探索遏制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建立法治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启动和运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应该倡导“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没有搞清楚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性质问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不能改变,其基础或者本质特征依然是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7.
不能为腐败开脱罪责——评腐败“外因论”许剑在反对社会腐败的斗争中,有一种不和谐的音调值得人们重视,即把社会腐败的产生简单地归结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的机遇与条件,归结为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的法制一时跟不上,体制的不严密,归结为各级党政干部的物质待遇低,生...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出现了行政权力进入市场谋利的“官场经济”现象,公权的腐败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腐败的实质是在市场条件下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体制,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化根源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专制政体和专制主义化的遗产。实行政治与经济分离,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实行党政分开、党权结合,完善民主选举;完善监督体制,增加政务透明度,是从体制上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中滋生腐败的缘由在于权力过于集中且约束软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市场经济负效应。杜绝腐败,一方面,国企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享乐关;另一方面,厂长(经理)产生机制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指派转变为职工民主选举,强化约束机制和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出现了新旧体制的转轨期与腐败现象的高发期相互重合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长。“腐败现象到底是不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怎样才能消除腐败?下面谈点个人看法。一、腐败现象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消除特权、抑制腐败的内在要求和内在机制,所以,腐败不是市场经济带  相似文献   

1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我国城市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两种模式,不同体制下制度安排上的差异是决定两种模式特点的根本原因;中国城市化最终要走向市场型城市化,但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制度缺陷引发了许多诸职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农村病”。解决的根本办法在于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城镇建设体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发展,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有人把当前腐败现象严重说成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是搞市场经济的结果,似乎不搞改革开放、不搞市场经济就没有腐败。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腐败是权力的腐化变质。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腐败产生的原因至少有:我国封建社会残存的权力膨胀痕迹,再加之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两者结合便是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形态残缺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诱发着腐败;市场经济体制不配套…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消极现象;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认识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单单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要依靠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而是由国家通过经济杠杆、法律和其他非经济手段加以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即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应后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改革事业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浅议西德社会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韦红众所周知,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前冠以“社会”二字,其根本原因在于,联邦德国将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在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要完成经...  相似文献   

17.
腐败利益观是腐败主体对于利益的整体认识 ,是腐败行为产生和蔓延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核心思想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错位”,重要内容是将市场经济种种原则“越位”,并凸现享乐、贪婪、攀比和补偿等若干畸形思想  相似文献   

18.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是中国共产党确立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任务,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确立“发展”、“开放”、“学习”、“法制”四个执政理念,强化政府“调控”、“服务”、“涉外”、“救助”四大行政职能,严惩腐败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五个方面剖析了市场经济的几种认识误区:一是市场经济是“捞钱经济”;二是市场经济是“商业经济”,三是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四是市场经济是“两级分化经济”;五是市场经济是“腐败经济”。澄清这些认识误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建立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腐败,作为文明社会的毒瘤,已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反对。反腐败,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几次较大的腐败高潮。第一次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其特点是一些党政军的干部利用行政权力在经济生活中寻求自己的好处。第二次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其特点是利用当时体制上存在的价格双轨制以牟取暴利的“官倒”。第三次是近年来出现的权力商品化。虽然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