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加达默尔的诠释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理解问题,使哲学诠释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理解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而视域融合又是对效果历史的展示和具体说明。因此,理解效果历史原则是把握加达默尔理解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大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迫切需要.但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实体办学机构,导致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极大地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此研究从视域融合的角度,在分析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视域融合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探索构建以高职继续教育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新模式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强 《文教资料》2014,(22):69-70
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效果历史”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理解的历史性,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的视域,视域融合成为“效果历史”的永恒任务。平等对话乃是为了推动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乃是要达到相互理解。历史教学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要把文本及作者的“原初视域”和解释者的“当前视域”交织融合,引领学生在历史的解读和探究中,认识历史,生成观点,构成理解,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加达默尔的诠释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理解问题,使哲学诠释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理解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而视域融合又是对效果历史的展示和具体说明。因此,理解效果历史原则是把握加达默尔理解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融合教育的概念、发展历程来看,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表明当代特殊教育已经从长期以来的福利型向权利型、大众型的方向转变;对普通教育而言,融合教育可能会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引发人们对目前“应试教育”和“英才教育”的进一步反思,推行融合教育对现代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佘洪彬 《教师》2014,(12):117-118
当代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提出的“游戏说”观点,强调游戏的主体不是游戏中的人,而是游戏本身。同时提出“视域融合”的观点,重视文本世界与阅读者和阐释者的世界进行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理论新视角促使人们以新的方式去关注文学作品的存在和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师课程理解是存在于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教师课程理解并非仅是作为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旨在实现对课程文本中课程设计者原意的复原,而是在事实上构成了教师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教师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先见"构成了理解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理解最终所实现的则是课程意义的不断创生。  相似文献   

8.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大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迫切需要。但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实体办学机构,导致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极大地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此研究从视域融合的角度,在分析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视域融合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探索构建以高职继续教育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新模式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时代之声,短期内激发了巨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透过这些研究探索,能够看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类主要视域,即经济社会发展视域、公共政策视域及教育关怀视域。不同视域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意涵、特点和话语表达。视域融合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突显了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建共创的建构属性。从视域融合的拓展放大特性看,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需植入全球化视域;从视域融合的生成创新特性看,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需探寻新的发力点、增长点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视域融合”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时代的核心理念是“共生”与“和谐”。从教育教学视角来看,这一理念的确立根植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和文本三者借助于对话与理解达到视域融合的过程。其实,视域融合不仅是教学的一种方法,也体现教学的和谐特质,同时是教学的本质源起和终极追寻目标。  相似文献   

11.
“视域融合”及其现代性意义检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核心概念,其形成虽晚,却有着异常深厚的思想史背景。该概念在伽达默尔哲学中具体指理解的过程性实质,是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他者和自我的无限融合过程。意义境域的基本开放性和前见解的特殊性赋予了“视域融合”基本的超越性、开放性和个体性。在当前多元对话的语境中,将此概念纳入到现代性论域进行其现代性意义检审已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教师教育有关概念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末,我国的教师教育步入了转型期。十多年来,学界对教师教育的研究掀起了热潮,高师院校的改革实践也方兴未艾。但在改革实践中人们对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转型、教师教育特色等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界定。  相似文献   

13.
境界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目的或功用在于提升人的境界。长期以来,“工具理性”一直主宰并伴随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它使高等教育沦为“物的生产”的附庸——丧失了其在“人的生产”中精神建构的独立性而日益沉沦甚至面临逐渐步出“教育”范畴的危机。要救治于危机之中的高等教育,只有彰显境界教育,实现“知识论”与“境界论”的现实融和。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历史认识活动的研究优先于对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研究,现实的人的教育活动由此被抽象化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承认历史是人的活动,并且从主体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人的活动,这启示教育史研究须相应地完成从认识论到实践活动取向的转换。实践活动取向的教育史研究,关注教育历史上人的活动与活动的人,将教育史学术实践视为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的过程。它以理解的心态对待过去的人与活动,从当代日常生活经验入手感知曾经的教育生活世界,在对教育活动及其过程的把握中重构历史情境,并由此拓展出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之外的第三条研究路径——教育活动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长期被忽略的原因,探讨了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以及教师教育中教育史课程的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笔者认为,教育史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史学科应当在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深入革新,以胜任其承担的教师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解释,由于解释学主要涉及理解、意义、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等内容,翻译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将解释学与翻译研究结合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译论在译界掀起了一股新的旋风,为翻译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初它受到学者的追捧,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局限性与狭隘性也逐渐显露。从迦德默尔的视域融合下来看,女性主义译论是女性主义独特视阈的体现,它忽略了与公共视阈的融合,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历史偏见,并且该译论过分强调女性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对翻译本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作为相对静态的接受对象,文学文本只有在读者视域与文本视域融合中才能获得意义的生成。期待视域对于文学文本的阅读接受起着重要作用。在对接受对象的选择、对文本的理解和再创造及对文本的评价三个方面,接力版“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较好地把握了期待视域对于读者接受的影响,既有益于读者视域和文本视域间的有效融合,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异域文化的新体验,为满足读者阅读审美期待、扩展读者的期待视域提供了有效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对文本意义进行解释的主观过程。理解是认知过程及其结果,但翻译中的理解是以文本的意义为对象和内容的。现代解释学论证了前理解对于理解的不可避免性和重要意义。伽达默尔提出了"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等原则。他的视界融合观从理论上印证了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的历史根源及其存在的不可避免性,突出了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出了文本重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