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期导读     
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教学论实践品格的彰显、课程与教学的改革都需要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教学理论的本土化须立足变革性教育教学实践,并积极介入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研究共同体",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实验。生物教科书修订的原因透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在原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一线的建议,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了修订与调整。探寻教科书修订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小数点与简约数学的美丽相遇  相似文献   

2.
黄伟 《教育学报》2007,3(4):24-28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历史进路,教学论有着不同于课程论的实践担当,以课程论为主导话语体系还是以教学论为主导话语体系,取决本国的历史语境和实践传统。试图用课程论来涵括教学论有碍于教学论的发展,无助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当前课程理论概念的泛化更是对教学改革的迷乱和干扰,需要认真清点与反思。教学论要想完成自己的时代课题,必须走向独立,面向实践,寻求本土化重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已经进入了自主构建阶段,原创性研究和本土化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在批判和借鉴已有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大力促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发展,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更好地利用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所创生的理论与学说,指导中国大地上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传燧  石雷 《教育研究》2012,(3):82-86,91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与转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和范式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原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全盘苏化到全面停滞、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系统研究与综合建构相结合三个阶段。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拿来主义”盛行,本土化话语权和理论品性明显缺失;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思辨研究占比过高,定量研究比较缺乏;回应“互联网+教育”不够,缺乏数字化时代特征。瞻望教学过程的未来研究,应采取以下策略:立足本土文化,批判借鉴外国,提升本土化话语权和理论品性;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提升教学过程研究的实践品性;促进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加强数字时代的课程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论研究的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6.
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是指外来教学理论与本土的文化背景、已有的教学理论认识和实践情形相互碰撞、沟通、融合而成为本地新的教学理论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教学理论本土化是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是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要,亦是应对国际化教学论思想挑战的需要。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建设可以尝试从投身文化和立足实践这两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既是概念内涵间固有的联系,也是教育理论乃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已有的整合研究试图从实践的视角整合课程论、教学论,但收效甚微。“教育工学”则有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实现课程论与教学论,以及课程与教学之间的联接,为其整合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课程论教材反思我国的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学科领域的教材代表这个领域的专业成就,也反映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论领域有代表性的五本教材的分析,发现我国的课程论学科建设刚刚起步,研究缺乏基本规范,已有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关注不足。以后应该立足我国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加强课程论本土化建设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学科和流派的分化、国际化与本土化、学术思想的当代性与传统渊源、基础性与应用性等诸种矛盾对心理论的整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心理学教学改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论上解决这些问题,构建符合时代需要、切实可行的课程的教学模式。“多元比较、综合诠释”的方法论,应用性、开放性的课程建构,交流与对话的教学方式、都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0.
性健康教育对人的本质模塑具有深远影响。性健康教育存在本土化问题及文化适应问题,不当的性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导致负面影响。性健康教育需要在本土化的语境中审视和建构基于本土性文化系统的性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主要是指用一种中国化的方式将外来的课程理念与我国当前的教学论思想理论相结合,也可以说是把我国传统的课堂与教学论往新型的更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转换和发展。当前很多高校都将学科的相关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尤其是在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中。本土化包含着很多方面,如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其中教育的本土化在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策略,阐述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土课程教学论,是指中国传统课程教学论与外来课程教学论融合而创生出来的兼具本土特质和外来特色的符合中国课程教学实践的课程教学论。目前,中国本土课程教学论建构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条件已经相当成熟。其建构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一是指本体性的普遍原理,二是指原生性的思想基础,三是指丰富性的思想资料;实践基础一是指中国本土课程教学的现实土壤,二是指中国现实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中国本土课程教学论建构所拥有的相当成熟的条件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理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与课程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力图立足新课程理念,使化学课程的教学更好地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关注现实的课程与教学问题,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理论和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教学设计进行联系,培养准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引领本科生走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4.
课程论等学说为思政课实践课程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家相关文件为思政课实践课程建构提供政策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是思政课实践课程建构的现实依据。建构并实践以教学管理课程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模块运行项目化、重大项目竞赛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只有来自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时,才是有生命力有现实性的教学论问题。要推动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的思考上,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探讨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无论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和生长点的寻求以及方法论变革的呼唤,还是对当下教学理论体系超越的期盼,本土化教学论构建的热衷都不能无视现实教学问题。每一个教学论研究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教学论研究者也只有置身于现实的教学世界,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捕捉现实的教学问题,研究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才能真正理解教学论,才能有所谓真正的教学论的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成为了教育研究及教学实践关注的"内核".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的过程与趋势来看,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变革课堂,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研究者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展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回应课堂教学研究的理论需求,而且也回应了课堂教学范式变革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滞后于学科的实践发展,透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模式,存在着"分科式学科建构""模糊结合式学科建构""融合式学科建构"三种典型模式,但均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表明,深化课程与教学论的元认知、宏大视域中对课程与教学核心概念重构、课程与教学的具身认知整合、教育实践活动中整合学科框架,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师教育阶段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建构和形成的启蒙时期.数学教学论课程是培植实践性知识的早期启蒙载体.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实践性知识的培植主要体现在:理论讲解同教学事例相融合,以丰富的教育理论构建实践性知识的理论基础;案例解读与分析讨论相结合,分析和反思教育教学中实际的问题,促进实践性知识的理解与提升;把教育实践行动贯穿于课程教学主线,以实践体验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着眼于21世纪中学教育发展趋势、中学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发展的需要,重点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学课程模式建构,提出了中学课程的建构模式.详细论证了主动性课程建构的理念,以及如何处理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复杂关系的方法,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李施丹 《教师》2013,(8):11-11
在课程改革道路中,如何有效对学科进行整改,调整理论构建战略,完善教学改革体制,充分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理念,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本文从理论建构、治学之道与实践发展——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