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教师在校园中的地位出发,提出建设和谐校园,首先应该注重教师的群体归属建构的观点,进而提出并阐述了“紧执效率观念,协调学生关系”、“运用韬晦策略,协调同事关系”和“进行学术渗透,拓展生存空间”等三种教师群体归属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2.
熊芸 《江西教育》2009,(12):31-31
建设和谐校园的决定因素是人。和谐校园中“人”的组合主要是校长、教师与学生。其中“和谐型”校长是和谐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首要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学校中的学生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对象.而非正式群体则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由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发展障碍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受处分学生等构成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大学生特殊群体已成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严重障碍,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和谐教师群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78-79
阐述了职业教育集团组建的历史背景.对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教师群体不和谐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剖析.运用群体建设相关理论论述了职教集团和谐教师群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和谐教师群体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继唐 《职教论坛》2007,(4X):45-4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自古就把教师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就是“传道”的作用放在首位。但是现在由于高职院校扩招后,很多学校师资不足,负责学生思想教育的专门辅导员管理的学生太多,本来不足的教师还在校外兼职,或全心做科研,很多教师上完专业课就走人,很少和学生交流思想。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相对弱化,造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感情淡漠,影响和谐校园建设。本文提出强化课任教师参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案,弥补辅导员管理不足的弱点,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校中的学生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对象。而非正式群体则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道德的化身。为人师表,方能教书育人。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即决定着一所好学校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高校学生特殊群体人数己愈来愈多.他们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学风建设、校园稳定、社会安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工作,加强心理普测与心理咨询,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形成全员参与的合力,变"特殊"为"正常".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和视角,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校园不和谐的现状,探索了我国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并就学生工作如何转变观念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主体的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同的核心。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按照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因此,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首先,要注重在校园中推进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和学生群体个性的自我和谐,要充分推行人性化的班规室训,推行弹性灵活的个体评价制度,形成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评价标准。其次要鼓励教师、  相似文献   

12.
校长领导力与和谐校园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师生身心的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是关系到新时期我国教育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柱。校长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实现校长领导力,从理念、管理机制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创造出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校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校园和谐,能凝  相似文献   

14.
《新教育(海南)》2007,(3):12-13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对学校校长来说.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校园中的教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谐校园中的教师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意识,对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世界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社区的和谐,乃至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全面诠释着和谐的内涵。而要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得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即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高等学校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培养学校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大学和谐文化的具体目标,建立人性化的制度文化,开展多元的主动式创建活动,建设大学的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学校的教学围绕人,学校的发展依靠人,发展的目的为了人,只有以教师为本实现教育主体的和谐,以学生为本,实现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阵地,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大批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社会转型、全球多元文化冲击、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等,致使大学校园里部分学生不断出现各种不良思想问题,本文以未能成功迈进企事业单位的就业难大学生群体为典型代表的新的高校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和谐校园视域的角度,去分析与把握这一类特殊群体出现的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与方法,以期帮助他们排忧解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