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第三讲 自然科学的 刨新模式 掌握了有关问题的理论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又能够将创新问题和一般问题区分开来,这就使我们从事创新活动变得较为容易了。任何创新过程都不外乎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在自然科学领域,面对具体的创新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进行创新实践,直至最终获得科学发现、理论发明等创新成果呢?是否存在某种从创新活动的开端、起点(创新问题)到最终获得创新成果的最佳道路呢?历史上曾经有不少科学家、哲学家,以他们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科学创新的特征和实例为基础进行过研究,也曾提出过若干自然科学的创新模式。本讲的主要内容,就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其命题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类比或推广的手段将某些定理或公式的结论进行深化和延伸的命题趋势,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解题中的想象和创新尤为重要。解题中的想象,又称为科学的猜想或科学的联想,是以一定背景的知识为基础,借助数学的直觉思维,推测事物现象的原因与规律,其目的在于探索问题的解答,提出解释性的理论。而创新思维主要特征在于探索、进攻、突破、创新,即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理论假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种种假设前提下提出某些经济理论,显然,这些经济理论是不能不加任何限制条件就将其称为“普遍原理”的;二是马克思在分析经济本质时,通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提出的某些经济理论,如果没有完成从抽象都具体的过程或历史环境发生变化,也是理论假说。基于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都必须考虑具体的历史环境,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称为理论假设或假说,则有利于科学地研究现实的经济问题。陈文通教授无视马克思经济学赖以成立的种种理论假设和具体的历史环境,实际上是将马克思经济学理解为一种非历史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中的创新方法及其教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是创新发展的过程,在建立新理论、发现新规律以及开启思维的心灵之路中,产生了假说法、类比和模拟法以及直觉、灵感、想象等创新方法,将这些创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西方产权理论和我国产权问题吴易风六、如何评价科斯的产权理论?第一,科斯定理很难说是一个定理,充其量是个未经证明的假说。定理应该是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规律的命题或公式。科斯这个命题的正确性没有经过证明,不能作为一个普遍原则或规律。它不够条...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发现的第一阶段,罗杰斯提出了“直觉模式感”的概念。罗杰斯强调科学试验对检验科学假说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指出验证假说所选择的方法必须适用于假说和“直觉模式感”本身。罗杰斯关于科学发现过程的观点,在实践上来源于其长期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在理论上则是对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进一步阐发,而波兰尼的人本主义科学观则是罗氏科学发现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在对科学发现的认识中,我们不能低估人类自身潜意识、创造性直觉的作用,但也不能忽略经验对创造性思维的诱导、触发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
假说是科学认识中的重要方法,假说在科学理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与学中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假说的相关问题的讨论,促进了对假说的形成、发展和检验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实验哲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场哲学运动。它试图运用社会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实证方法探究普通大众对一些具有普遍共识的哲学命题或理论的直觉判断,通过经验数据的分析,或质疑或验证这些命题或理论的合理性;抑或是透过直觉判断,探究人们的心理机制和认知模式。作为一种方法论变革,实验哲学试图给哲学家的工具箱里增添一套助探式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研究哲学。  相似文献   

9.
有些人把由自己启发找出、自己发现证题途径的方法称为“赫列斯蒂克”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它主要表现为猜想和尝试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由列举到归纳的方法。下面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这些方法的运用。 (一) 猜想和尝试的方法在数学中,人们往往把一个有待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的命题称为“猜想”,“猜测或“假说”;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猜想”的出现是屡见不鲜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和先  相似文献   

10.
<正>"探索找规律"问题,俗称归纳猜想问题,也称为观察题、归纳题、猜想题.这类问题经常以给出一组有规律变化的图形,或一列按某规律排列的数,或一系列按某规律变化的等式等形式出现,考查学生探索研究、猜想归纳能力.随着中考的深化改革,探索找规律型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下面结合各地中考中出现的部分此类题目,来探析此类问题的命题立意与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逻辑推理课是小学自然课八种课型之一。所谓逻辑推理,就是在有些事实不能或不便于在课堂上直接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情况下,先给学生提供客观事实,学生依据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然后再通过实验等方式检验结论。通过这类课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简单归纳、演绎、类比推理能力和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学习和观察,同学们头脑里肯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急需找到答案: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发生的?潜水艇为什么浮沉自如呢?太阳光是怎么发电的呢?通过学习物理学可以解答其中许多的疑问.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  相似文献   

13.
“问题论证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 ,师生互动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1 .“创设情境”。历史课程情境性的学习可以被理解为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信息来源 ,使学生通过对历史进程的了解 ,逐步认识历史规律 ,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自然科学的学习大多诉诸事实的分析与逻辑的推断 ,历史学习大多诉诸直觉与想象 ;自然科学的原理能在实验室里重复验证 ,而历史不能重演 ,认识历史不凭借适当的资料 ,即…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用斯蒂芬.克拉申教授的输入假说观点,可归纳为理解所输入的信息,通过语言习得机制将其转化为语言能力。输入假说由可理解性输入假说、习得—学得假说、监控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等五个命题构成,对外语学习的基本条件、基本途径、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理论阐发。输入假说的理论有助于认识外语教学中策略训练在促进学习者思辨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假说是人们在科学领域里经过长期的探索而获得的初步科学成果,是未被确证为真的命题。科学家在他的特定研究领域里所提出的假说通常是一个命题体系而不是单独一个。这样的命题体系不是杂乱的堆积物,而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不仅自成体系,而且又同其他假说体系组合成更大的体系。本文把这样由若干个假说所构成的假说体系和它同其他假说体系所构成的更大假说体系,统称为“假说系统”。根据这个假说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假设演绎法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说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可见,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当前最流行的"假说—演绎法"模型是:某项研究从解决一个问题开始,通过逻辑推理或想象,导出一个假说,由此推演出必然的、可观察的待检验陈述,如果这些陈述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得出被确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创新就是对人类原有理论的突破与新的理论的创立。理论创新是破旧与立新的对立统一,是继承与创造的对立统一。理论创新是沿着“继承⊙创造-再继承⊙再创造-再再继承⊙再再创造……”(⊙代表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模式)发展的。理论创新都是以“问题”的发现为开端的,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悖论创新法”是理论创新的一种方法。科学理论通常总是以假说的形式首先被提出的,假说的提出过程是否定与肯定的辩证统一,它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假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假说的验证表现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相似文献   

19.
<正>"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新教材必修二模块开篇就讲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突出了"假说—演绎法"的重要性。领悟并能应用"假说—演绎法",可提高大家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题能力,大家必须予以重视。一、对"假说—演绎法"及其基本过程的理解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概念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科学确证理论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探讨科学理论(假说)的真理性并为科学假说提出辩护。随着归纳逻辑程序设计新问题背景的出现,为科学假说提供解释和确证这一核心议题重新得到阐释。一般认为,传统的归纳逻辑程序设计问题背景对应于由皮尔斯对科学假说进行解释的回溯推理,而新的问题背景则对应亨普尔确证归纳假说的推理。用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的问题背景重新分析科学确证与科学解释,为亨普尔的"确证悖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可以看作是人工智能对科学哲学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