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设计并实施了贫困生参与健身俱乐部锻炼的方案。结果证明,贫困大学生参与健身俱乐部能够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分析表明,课余参与健身俱乐部锻炼能有效地调节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因子。建议高校体育发展的同时,应关注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民族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藏族大学生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健康知识高年级好于低年级,健康意识男生好于女生,而健康态度女生好于男生,差异都存在显著性意义.藏族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态度以及健康意识越好,经常吃早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的比率也越高;体重正常组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以及在食物摄取等方面好于偏瘦组和超重及肥胖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芜湖市普通高等院校的6所大学在校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通过对体育人口、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体育参与动机、体育行为等几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出现代女大学生体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芜湖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态度较积极,参与活动有较高动机水平,对现代体育价值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去改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对健康体质理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此寻求能够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更好实施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江西 18所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大学生 15项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程度的统计分析 ,提出建立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体系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陕师范大学800名学生的体育兴趣、健身行为、健康状况等现状的问卷调查,针对普通专业学生健身意识、习惯和能力方面滞后原因的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多样化教材内容,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了现状调查。揭示了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及其形成因素,以及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就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行为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揭示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以找出目前天津市大学生在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育观念是扎实的正确的,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上;学生的需求与教学内容有差距,集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少,自由体育活动多,缺乏指导,大部分大学生通过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节目学习体育知识的,学生积极体育活动的心态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教师传播给学生体育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宣传方式单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运动、饮食、休闲等方面对两国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状况方面,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显著,而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没有差异;在生活习惯方面,饮食习惯和休闲习惯有差异,而运动习惯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贫困生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消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面访座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了高校贫困生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现状。结果发现,贫困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投入程度明显偏低;贫困生普遍缺乏“健康投资”的课外体育活动观念,但却存在追赶时尚的体育消费意识。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关心、督导贫困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尊重、引导贫困生体育消费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我国社会体育的独特历程,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参与形式、时间、空间以及人群等四个方面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趋势做出了初步的推断.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大学生体质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河南3所高校生活贫困生与生活有保障的学生体质对比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男生身高和有生活保障学生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它测试指标和派生指标生活贫困男生与有生活保障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贫困女生所有测试指标及派生指标和有生活保障女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普通高校贫困男生身体肌肉发育较差,强壮程度不足,脂肪含量较低。贫困女生身体发育较差,身高、肌肉发达程度及脂肪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景贤  于春艳 《体育学刊》2007,14(6):123-128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从2006年3月到6月通过对浙江省6所高校954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投入和生命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在性别上差异非常显著,男生要好于女生;大学生总体的生命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社会关系领域最佳,环境领域最差;大学生的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体育经济投入水平一般,体育情感投入、体育精力投入水平偏低;大学生体育人口在体育锻炼态度和生命质量的得分上普遍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生命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显著相关,大学生的体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感)与大学生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其中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与心理领域相关不显著;情感投入(行为意向)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贫困民族地区开展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民族地区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比率高,总体素质低,形成了较大的与体育文化无关的群体.因此,充分利用当地贫困民族地区群众原有的一些有利因素,因势利导,使现代化体育的传播向科学健身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的现状、验证国外对于自我妨碍的研究结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普遍性。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的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等测量工具,对我国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一系列预测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性别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2)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年龄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3)中学生的任务目标取向和锻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目标取向与锻炼自我妨碍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4)中学生的身体自尊及自我效能等预测指标与锻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5)身体自尊、自我效能等变量在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与锻炼等级之间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对人们了解体育,欣赏体育进而爱好体育,参与体育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体育生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大学生接触体育情况、动机,体育媒体的消费以及影响其体育生活的因素的调查分析,提出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的正面影响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体育媒体传播中的体育暴力等不良行为,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观,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天津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天津市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体育意识较强,体育健身观念深入人心,健身习惯基本养成;因闲暇时间较多,体育锻炼的频率较高,每次锻炼的时间较长,坚持的年限也较长。针对老年人科学健身知识较贫乏,高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偏低,老年体育组织建设滞后,指导人员匮乏等老年体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是人在一生中接受时间最长、较为系统的身体教育阶段,并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中小学生正处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四川东北地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目的及认识的调查,了解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为新时期中小学生的课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