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凤娟 《中学教育》2005,(11):15-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并推荐了《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这些要求足见课标对课外阅读的重视,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教学提出的根本性的要求。它告诉我们,语仅靠课堂上几篇课的学习来提高语素养是不可能的,设置中学生必读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余时间的大量阅读,增强对语课的理解,提高学修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名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多数学生都是应付了事,在从初一到初三的3年时间里,把新课标推荐的学名全部看完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2.
3.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附录二”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而在新课标内容中,关于初中名篇阅读列出的书目有10多部,比如《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伊索寓言》等等,  相似文献   

4.
陈瑜 《小学语文》2020,(4):19-23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读懂故事,明白道理是读寓言故事的基本要求。专题式阅读让学生知文意、明寓理,能帮助学生将通过读书悟出的道理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促进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板块化、活动化的阅读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建构个性化阅读模式,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6.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新教材在每学期都推介了三部名著,七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共推介名著18部,每册教材中都有三部名著的导读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就安排了《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爱的教育》三部名著的导读文章。这三部名著中的《繁星·春水》对学生来说,阅读兴趣低迷,而对其它两部都有较大的兴趣。学生阅读时或被一些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或草草地浏览一遍完事。这样的“浅阅读”状态不可…  相似文献   

7.
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教师把学生"领进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懂名著,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引导他们多读、精读,并大胆质疑,使阅读常态化,推动名著阅读的有效开展,才能读有所得,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9.
语文自身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阅读恰恰是这种熏陶和感染的最佳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住阅读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生命。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高尔基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乐意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那些名著。如何引领中学生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如此巨大的数量,如果没有阅读兴趣、没有阅读氛围,没有坚强的毅力,甚至无书可观,完成起来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2.
在提倡大语文教育,推行大阅读工程的今天。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提高阅读能力仅靠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著名的学者吕叔湘曾说过:学习的整个过程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而对名著的阅读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具有经典的、永恒的价值。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今广大中学生到名著的大海中游弋,务必善得其法。才能人宝山不空回,才能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练达人格。  相似文献   

13.
孔曦 《学子》2014,(7):34
笔者以新课程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小学生阅读心理特征为理论依据,对名著导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该课题从名著导读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在对小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探究中,想为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提供借鉴,从而能真正将"名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发现能够达到课标要求的学生微乎其微.笔者曾经对本校200名初三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能够完整地阅读教材中推荐的六部名著的学生为0人;了解六部名著内容的学生只有58人,仅占29%;对名著内容一知半解的学生有115人,占57.5%;还有27人对这六部名著竟然毫不知情.这六部名著是教材推荐的篇目,而且是中考常考内容,阅读情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文学名著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15.
关于名著导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做了如下相关阐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以“部”为单位的作品通常是指长篇小说,其字数多在三五十万字到一百多万字之间。譬如四大古典名著就是这一类。“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意味着每学年要再增加一百万字到一百五十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然而由于教材只对少数几部名著做出了相应的提示和引导,导致学生对于名著的认识仅限于冰山一角,因此,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如下深入名著阅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吕吴 《快乐阅读》2013,(12):14-14
朱永新教授提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点出了阅读的深层次功能就是能够培养、铸造、丰富、匡正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中外经典名著的阅读尤其如此。经典名著的阅读不仅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有益途径。现实中,名著阅读却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鸡肋”。如何让学生重回名著阅读这片“青青草原”?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试从阅读现状产生原因、名著阅读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谈一些尝试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文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著阅读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名著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着指导力度不够,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师功利心强,学生读而不思、思而不写等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名著阅读方面,新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课程(7—9年级)的目标和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无休止地拉一把,而是阅读,阅渎,再阅读:但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很多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占去了大量的时问和精力,当写作业和读课外读物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舍弃读书,去完  相似文献   

19.
卢素霞 《新疆教育》2012,(5):108-109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能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教材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强化。但是,  相似文献   

20.
熊洁 《现代语文》2007,(4):76-76
《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初中阶段要求每个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文学名著。语文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中外名著的沃土中,吸取精华,加以升华,才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每个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让书籍成为中学生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