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不仅在目录学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在词曲批评方面同样成就斐然,《总目》运用源流批评、比较批评、纪事批评等批评方法,拓展了词曲批评的方法和视野。从总体观之,《总目》词曲批评成就大于不足,在以词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的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在目录学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在词曲批评方面同样成就斐然,《总目》运用源流批评、比较批评、纪事批评等批评方法,拓展了词曲批评的方法和视野。从总体观之,《总目》词曲批评成就在以词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的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翻译批评散论》的实例,倡言‘翻译活动需要“较真”,翻译批评同样需要“较真”。’“较真”能够规范翻译行为,“较真”还可以指导读欣赏佳译。此外,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期对《翻译批评散论》的修订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对《红楼梦》悲剧的研究从王国维开始跳出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范畴,借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其悲剧意义,丰富了这部古典小说新的内涵,吴宓的《〈红楼梦〉新谈》同样采取了中西比较的批评手法。他们的研究不仅属于那个时代的一流水平,在今天也依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红楼梦》评为一部伟大的悲剧小说,本文试从二者对《红楼梦》悲剧的评论中,对他们的中西比较观、批评视角和批评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史论,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原意是指历史学家对于自己或他人记述的历史所发表的评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史学批评。像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项羽之死》等文章都有大量的史学批评文字。中国史学批评"无论在关于历史进程方面,还是在关于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方面,都有广泛的涉及,也提出了许多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是一篇历代作家通论,他对先秦到魏晋的近百位作家进行了评论,集中体现了刘勰的作者批评观,也是中国古代作者批评观的代表作。在《才略》篇中,刘勰用了三种作者批评研究法:一、作者比较批评法;二、结合作家和作品来分析的作家批评法,三结合作者与时代的关系来分析的作者批评法。  相似文献   

7.
郭店竹简中《诗》学内容十分丰富。从郭店竹简的引《诗》、用《诗》可以发现,战国中后期,《诗》已经被儒家经典化,而且成为一种品评标准,被广泛运用于政教批评、言行评论以及心理批评等方面,充分显示出战国《诗》学批评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目前的文学语境中,所谓纯理论和纯批评的分野已经日渐模糊,如果理论失去了批评穿透力或是批评缺乏独特的理论建树都同样算不上上乘的批评或优秀的理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纯粹的理论家也没有纯粹的批评家。具有理论创新能力的理论家同样需要具备高超别致的分析能力,否则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其理论的可证伪性。同样,批评的犀利如果不是以某个方面的理论发现作为支撑,其批评方式的普适性便令人怀疑。孙绍振在80年代初以一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引起广泛关注,“他们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和(桃花扇)》用的是比较批评的模式,说明了它们的借鉴关系,《(红楼梦)里竹与梅》用了人类学批评的模式,写出了竹与梅的“有形存在”及“象征意义”。由于批评模式的不同,使得结构上、人物形象上、主旨的理解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自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出版以来,相关研究从未间断过,但大多研究是针对译者的翻译思想以及使用的翻译策略,很少有人关注不同时代译者、读者及出版机构等对其所作的不同批评。文章通过对比严译《天演论》在不同时代得到的不同评价,旨在说明多元系统理论并非仅对译者的翻译过程产生影响,针对译作的批评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茅盾对我国文学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艺论著。在这中间,茅盾的女作家论同样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精神财富。当我们读完了他的《庐隐论》、《冰心论》、《女作家丁玲》、《丁玲的(母亲)》、《关于(遥远的爱)》、《(呼兰诃传)序》等评论后,我们会感到,这些论著表明了茅盾对现代女性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精当批评,体现了茅盾对现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给予的极  相似文献   

12.
王同君 《教师》2011,(12):112-112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称:"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批评与表扬对于学生而言同样重要,教师科学合理的批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培养其完善的人格。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赋予教帅批评的权利与义务。这也就意味着在现实教育中,教师面临的不是能不能批评学生的问题,而是怎么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安德烈·纪德的《窄门》、《田园交响曲》、《背德者》呈现出来的是三个不同却又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世界,包括纪德对道德和宗教、个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困惑。如纪德自己所言,《窄门》是对神秘主义的批评,《田园交响曲》是对某种自我欺骗形式的批评,《背德者》是对一种个人主义的批评。纪德用悖论的方式写作,探寻解决生存困境的方法,表达了他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创建的文学批评方法,它是一种从伦理视角阅读、分析、阐释和评价文学的批评方法。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的小说《看不见的人》,由于其与其他黑人作家叙述方式的不同,越来越受各国文学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给《看不见的人》一种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原型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原型批评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手段,对整个文学经验和批评做原创性的分析对比,寻求文学的本质属性。爱伦·坡的爱情经历及创作对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洛丽塔》是爱伦·坡的诗歌《安娜贝尔·李》在主题、人物、情节上的传承和发展。文章用爱伦·坡的爱情原型来解读《洛丽塔》。  相似文献   

16.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传奇剧,也是其晚期著作之一。莎士比亚深受圣经的影响,其剧作中同样存在着圣经思想和意识。根据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佛莱的圣经原型批评理论,在此来着重分析下《暴风雨》中出现的三类人物原型,即神性人物、人性人物、魔性人物等。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味"网站发表题为《缺乏学术素养的"学术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乏》)的文章,该文提出,学术批评应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基本的学术素养。对学术批评者的这个要求无疑是正当的;同样的道理,被批评者也必须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学术研究者是否具有学术素养,其表现之一是:学术成果的表达是否规范。"语文味"的理论是否合乎学术规范,我  相似文献   

18.
童兰 《现代教学》2014,(1):132-132
学生犯了错该怎么办?批评教育无疑是常用的手段。但如果学生第二次犯了同样的错,教师该怎么办?那就再批评再教育。如果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教师又该怎么办?《学记》上有句话:“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被称为“及时”,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当学生犯错时,有什么时机可抓呢?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是明末社会道认审美观念等激变的产物,它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小说发展的流向,推进了小说观念的变革,《全瓶梅》批评,推动了我国小说观念的充实、深化和批评体系的完善。明代《金瓶梅》的原始批评激活了后人的审美思考,崇祯本《金瓶梅》的评点者,是我国以审美眼光审视《金瓶梅》的第一人,评点使原始批评中美学判断具体化并成为张竹坡系统批评的先导,在《金瓶梅》批评史上起着双向联结的思维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10):I0001-I0001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8月2日一期章:英国义务教育的教训 原编按 在日本,对“宽松教育”的批评越来越多。英国20年前也出现过同样的批评,其后英国教育开始走上了“重视学习能力”的道路。其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