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高校招生录取结束后,总有不少已被高校录取但不去报到的考生重返中学复读。低分考生复读,高分考生也复读,这种状况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似有“发展壮大”的态势。尽管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录取院校或录取专业与考生本人的志趣、意向差距较大,而这一类考生又以填报了服从调剂志愿者居多。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还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放弃录取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选才的公平竞争。复读一年甚至两年,首先在考试技巧方面已经优越于应届毕业生,更不用说知识的…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高考结束后,还没等到发榜,就开始有一大批复读班涌现,大批的学生重新拾起课本,踏上复读的道路。他们中,有不幸落榜的考生,也有因为不能被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录取而自愿“名落孙山”的考生……对此,我们约请部分读者就复读现象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每年高招结束,我们身边都会发生或悲或喜的故事。我女儿就读的中学,2008年一个班的考生高考分数全部超过二本线,而录取结果却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落榜而不得不选择复读。  相似文献   

4.
俞莺婕 《语文新圃》2007,(10):38-39
随着高考名校情结、地域观念、热门专业等因素的推动,高复这一"成才新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落榜生,以及录取学校不理想的考生,甚至一些思想素质和自制能力低下而荒废学业的被劝退生,都杂七杂八地汇聚到了高复洪流之中.中新网统计说,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1010万,其中复读生有近300万,接近总数的30%.这里,未上线的考生复读情有可原,而一大批考上了不去报到偏要选择复读者就值得议论了.……  相似文献   

5.
每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之后,都会有一批考生放弃已经获得的录取通知书,选择复读高三。而媒体也总会热烈地讨论,是否应当限制高分生复读?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人是否有选择自由、在教育资源紧缺环境下这种选择自由的界限、谁来限制这种自由等等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本文则试图解释导致这个问题的前置问题:为什么除了北大、清华,就没有好学校了?高分毕业生之所以非要复读,是因为他们及家长立志要上一个好学校。而好学校,在很多人心目中,似乎已经被局限于北大、清华两所学校。以笔者的记忆,20年前或许还不是这样。那时,在很多人眼…  相似文献   

6.
每年高招结束,我们身边都会发生或悲或喜的故事.我女儿就读的中学,2008年一个班的考生高考分数全部超过二本线,而录取结果却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落榜而不得不选择复读.  相似文献   

7.
参加过高考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进行复读,大多是考试分数不理想,未能被大学录取,不得已而返校复读。也有许多考生已经被大学录取,却因为所录取的大学并非他的“最爱”,所以宁愿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而返回学校进行复读。这部分学生多是具有“名校情结”,他们的心态都是“不是名牌我不爱”、“咬定名校不放松”。据调查分析,这类学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自信型。这些考生在自愿复读的学生中占多数,他们一般自小就是成绩优秀,平时各种考试势如破竹,但由于某种原因,却在考场上失利,以微弱劣势被名校拒之门外,他们不委屈求全,非名校不走;…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李海平(化名)是今年黑龙江省桌重点中学高三理科应届毕业生,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考后估分在一批线上50分。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受好朋友宋晓军(化名)报考北京院校这一因素的影响,他也跟着选择了北京院校,而且填的专业全是热门专业,还不服从专业调剂。最后录取时因志愿填报过高而名落孙山。征集志愿时,又因院校专业不理想没有填报,最后只能选择复读。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取而不上。何为“取而不上”呢?“取而不上”是指高考考生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没有按时到其所被录取的学校进行报到、注册而选择复读的一种现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中,由于许多学生“取而不上”,使得部分高校不得不降分补录。尽管分数一降再降,录取一补再补,但仍有一小部分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在《高校招生》杂志上有一些数字:2001届复读生中47%的学生属录取后不报到者。分析这些人不报到的原因,31%的考生是对高校、专业不了解而误填志愿;3…  相似文献   

10.
生源谜局     
夏末秋初,各省市一年一届的中考、高考录取工作基本结束,而技工院校的招生仍在紧张进行.一些中考或高考失利的学生,宁愿选择复读或外出打工,也不愿报考技校.目前我国技工学校的招生与社会对技工的大量需求几乎是形成了"冷热两重天".  相似文献   

11.
顾骏 《云南教育》2014,(15):43-43
据《长沙晚报》报道,近日,湖南高考招生刚刚结束本科提前批录取,一些考生已将复读提上日程,复读市场进入了“旺季”。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在各级招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计划完成比较好,但是新生的报到情况却不尽人意。第一次录取的报到率仅占70%左右。宏观分析:不报到的学生,多为应届考生,由于他们年龄小,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准备复习再考;从其高考的成绩来看:大部分属第三、四批录取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这些未报到的学生中,有一少部分是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主动向录取学校提出了要求退学的申请,而绝大部分考生对录取通知书置之不理,早已回到高中复读。一、原因分析经过我们调查,不报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高考结束后,报考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大致描准这样几个方向:通讯工程或技术、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软件、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技术,女生大多报考医学院、生物、经济类、英语等。一些传统的、社会消耗多的专业如:机械、采矿、冶金、建筑、纺织等却很少有人过问,有的专业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境地,有些学生家长主要是城市学生家长甚至不惜花重金走后门、托关系也要将子女塞入他们认为热门的专业,报考志愿时虽然也谈服从分配,但很多冷门专业录取后报到者瘳瘳无几,很多高中毕业生看到录取通知书,而专业又不理想干脆…  相似文献   

14.
重点Keypoint教育部:艺术类高考两大新变——高职调整批次美术省统考2007年起,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统一调整到普通本科批次录取结束后、高职(专科)一批录取前录取。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将继续在一批本科录取前录取。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05,(6):56-57
每年在第一批本科录取线划出后。甚至在高考成绩刚刚公布后不久。都有相当一批成绩出色却因种种原因和北大清华等名校无缘的高分考生踏上了复读之路。弃学复读成为一种风气。很多考生宁愿放弃升学的机会而走进“高四”课堂。据统计。今年仅北京市就有22名600分以上的考生“没有本科可上”:在内蒙古赤峰二中的复读生中.一半以上考生的高考成绩都超过了二本的分数线。按已公布的高校录取比率,  相似文献   

16.
本期主题:提前批 提前批,就是在本科一批之前,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院校或专业单独设立的一个录取批次,一般包括军事、武警、国防类院校(有的省区市把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也纳入提前批)等.提前批录取特点是,考生填报了提前批的院校,如果没有被录取,不影响本科一批及其他后续志愿的录取.  相似文献   

17.
报考点津     
《中国高校招生》2011,(10):21-21
今年高考我的分数不理想,所以选择了复读,请问明年高考是否会出台对复读生限制的某些政策呢? 如果你是被某所高校录取了,不满意选择弃学参加复读,那么就要关注你所在地是否出台有对被录取考生弃学参加复读的考生有所限制了。目前,有些省(区、市)对此类考生有所限制,例如甘肃省规定:“凡按考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如果没有报到入学,下一年...  相似文献   

18.
记者日前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江西所有的公办高中将不再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据统计,今年该省预计有19万名高考考生,其中包括1万多名去年高考高分复读生,他们为了上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主动放弃已经到手的高校录取通知书,重新到高中复读。目前,江西正  相似文献   

19.
每年高考录取过后,都有一些考生医高考分数不够录取分数线或因填报志愿失误而不能被录取,这些考生因种种原因又不想复读,因此他们面临失去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时考生和家长都非常着急,有些考生想通过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其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是他们首先关注和选择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20.
招考时讯     
数字Figure 530万2006年全国有880万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本专科为530万,其中本科260万,专科270万。四成上海市2006年有近四成的往届生放弃升学机会准备复读。93所2006年北京市参加本科二批录取的院校共262所,只有93所院校完成了本科二批的线上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