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呼声,就是呼吁纯粹按照其直观的“自身被给予性”,来回避所有无关的成见。即:只关注事物显现于意识前的叙述,排除掉所有意识之外的假定和成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回到思维的直观认识,回到纯粹给予的意识,胡塞尔主张运用“悬置”“本质还原”“先验还原”等“现象学还原”方法。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就是现象学分析意向性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董岩 《邯郸学院学报》2012,22(2):14-17,21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就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世界观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则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新闻方法论解决的是如何采写新闻,如何管理新闻,如何研究新闻。梁衡是新闻界的一个符号,他在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发现新闻,这得益于他独到的新闻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阿尔弗雷德·舒茨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引入社会学,并成功用于改造韦伯的解释社会学,从而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这一理论流派.由于方法论与方法不仅是社会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建立的根本和基础,因此,作为对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学理论影响很大的现象学社会学,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其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方法.本文即对舒茨所创立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方法论作一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4.
现象学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已经广泛进入教育的研究领域,这里从哲学的视角探讨现象学,分析了现骧学中的“看”与“不看”,并以此为基础,测析其对教育研究范围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捌。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不应该是新闻学探讨的问题,也不应该是新闻人和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追求到和应该追求的、有意义的是“新闻客观性”。传统的“新闻真实”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真实”就是说,两者具有某种“同一性”。而现象学所强调的“新闻客观性”则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但是并不保证“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具有“同一性”。本文试图以现象学的思想方法重新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个传统命题。  相似文献   

6.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建立在现象学哲学基础之上,以一种独特的人文视域审视教育学科,是在“朝向事情本身”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运用。因循哲学史上第三条道路,超越传统本质主义的立场,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层面建构智慧教育学的可能性。他所设想的既非理论化也非技术化形态的教育学,而是在实践中探索教育与人的意义世界,是教育的实践哲学,真正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学建构。他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意识为逻辑起点,捍卫教育学的人文科学属性,开创生活体验、做现象学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将教育学研究奠基于深厚的理论学养与广阔的实践经历上,重塑语言在教育研究与写作中的角色,引领当代教育改革与实践。在方法论层面,我国教育理论界从范梅南的贡献中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寻求教育问题与研究方法的辩证和谐;拓展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现象学研究视野;探索现象学教育学方法论的本土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世纪以来,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解视角,从描述逐渐转向解释、后结构和后意向;从追求现象本质逐渐转向关注意义的主体间性、情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分析意向性的视角差异,并系统梳理本质、情境、生成、生产/激活的现象凸显脉络,有助于引导教育技术研究更为关注技术现象的情境意义和个人价值,尤其是借鉴指向社会变革的后意向现象学方法论,探索研究者范式思维、学习设计建构和技术调节实证探索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象学追问生活世界中具体的教育现象,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观和审视.高等教育研究在形成多学科研究观点的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也可以从教育现象学中吸取养料.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应注重研究回到实事本身,回到生活世界,进行问题反思.  相似文献   

9.
梁衡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新闻理论等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业内专家学者高度认可。探究梁衡成功的原因,一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二是完备的知识结构,三是科学的治学态度,四是理想信念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现象学的本土方法论为社会学的研究打开了日常生活的大门,将社会学从帕森斯及其追随者建构起来的"秩序王国"拉回到了日常生活世界领域之中。从组合时空考察本土方法论,横向上反主流文化运动、反帕森斯运动对本土方法论生发产生影响,纵向上加芬克尔的思想转变奠定本土方法论根本立场。本土方法论最基本的预先假设是个体主义,经由胡塞尔现象学、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最终建构而成,相对于结构功能主义,本土方法论在预先假设、行动性质、基本论域等方面实现了转向。本土方法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自身的现实困境则是其理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1.
梁衡的散文《晋祠》存在一些问题:梁衡所谓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是错误的,《史记》无"剪桐封弟"四字,梁衡所谓的"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作了诸侯"与《史记·晋世家》的明确记载相矛盾,树干劲直与偃卧矛盾,梁衡所谓"当年李世民就从这里(指晋祠)起兵反隋,得了天下"之说有问题,梁衡所谓"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在这里(指晋祠)消灭了北汉政权"之说是错误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历史事件的细节不真实、一些表述有缺陷、地点不准确等等,影响了《晋祠》的说服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细节不真实,重大科技发现的时间不准确,科技名词使用不当,立意和构思存在问题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影响了《跨越百年的美丽》的说服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我国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杰出的美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方法论既烙上了浓郁的时代印记,同时也具有他个人的独特创见。他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并不迷信和盲从,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有选择地吸收;他提倡实证主义精神,重视客观的科学方法;他还提倡学术应面向人生,培养趣味。他的美学研究,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研究向现代化的转型,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而且也是杰出的报刊编辑和政论家。他在长期的办报活动中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报刊思想,主要体现在报刊的功能和作用、办报的原则等方面,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报刊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日战争压力下,20世纪30年代的宣传学研究颇受瞩目,梁士纯是其中关键人物。1934至1937年,接受美国新闻学教育和实践熏陶的梁士纯担任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他将宣传学纳入新闻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倡对宣传现象的系统研究。从梁士纯的宣传研究看,其《实用宣传学》在美国宣传、舆论研究基础上,尝试对宣传活动进行普遍的学理阐释;另一方面,他以宣传的视角解读战时新闻,其价值是将新闻活动与宣传活动切分开来,为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取向提供了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诸葛亮研究中,有两个小问题应引起注意:其一,诸葛亮隐居隆中虽然胸怀远志,自比管仲、乐毅,但能否如愿,心存忧郁,最好的表达方式莫过于“抱膝长啸”。因此,“啸”的深刻含义,有必要加以阐释。其二,“羽扇纶巾”是学艺术中的诸葛亮,“葛巾毛扇”是历史真实中的诸葛亮,二不可混为一谈。“毛扇”是魏晋名士手中所挚的“麈尾”。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清代学术史研究的重镇。他注重对时代思潮的考察,又初步尝试中西比较,对清学的缘起、流派、方法等均有创见性诠释。但梁氏的研究也有不少缺陷,主要是中西比较有简单比附的嫌疑,"理学反动说"割断了清代学术与宋明理学的关系;同时文献准备不足,论证有空疏、浅薄之处。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racialized body is of obvious, or at least implicit, concern for the qualitative study of Whiteness in education. Whiteness, as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that conditions normative ways of being in society, is predicated upon the raced body as a social signifier. It is curious then, that the body remains under-examined and not treated as a serious analytic. How bodies interact in real time—how educational spaces are brought to life—are left to the analytical wayside in favor of reflective approaches. This paper questions prominent approaches to studying Whiteness in education, and subsequently proposes expanding the methodological repertoire to encompass a phenomenology of racial embodiment as a way to make-meaning of the subtle interactions between bodies unfolding in unique educational pla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