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随笔二题     
郁文 《大理文化》2001,(3):15-16
打扮自己 爱美之心,与生俱来.刚学会"咿咿呀呀"说几个词,看见货台上一套漂亮的衣服,或者一双新款的鞋子,就闹着、嚷着、哭着、赖着要父母买,假若不行还要转向从奶奶那里击破.  相似文献   

2.
温莎·麦凯是第一次大战以前美国首屈一指的喜剧漫画家。然而25年前真正了解其艺术的鉴定家却寥寥无几。如今,纽约州韦斯特切斯特的卡托纳艺术画廊展出了麦凯的漫画及卡通片的原始手稿作品,这标志着这位卡通画明显正在再次升起。展品中央竖立着他1905至1911年的系列卡通片《小尼莫》的十几幅大型连环漫画作品。 1911年以后,他的老板反对大量生产卡通片,这实际上使麦凯的艺术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漫画作品的少量交易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支持者为一些收藏家,经纪人是米里亚姆和斯图尔特·赖  相似文献   

3.
对他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莎士比亚只不过是一位大众喜爱的伦敦剧作家。没有人认为他是英国曾产生的一位最伟大的天才。许多年过去了,文学评论家才逐渐认识到他的剧作的真正价值。甚至在17世纪末,在莎士比亚已去世75年多的时候,许多人还认为他写得拙劣。他们说,他写作是为了取悦观众,而没有遵循那些为剧作家们规定的写作准则。一位英国评论家托马斯·赖默,在1692年写了一本书,试图证明莎士比亚并不懂得如何写悲剧。他以戏剧《奥瑟罗》为例。首先,赖默认为莎士比亚不应该用诗体来写最重要的一些情节。赖默认为,通过删去一些词句也能使那些情节得到完善。奥瑟罗不该说话时,莎士比亚却让他说了这样一些台词:  相似文献   

4.
《孟子》文章批评作为一种阅读和学习方法逐渐被汉文化圈各国学者所接受,不同国家的《孟子》文章批评又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状态。日本江户学者赖山阳从文学的角度认为《孟子》文章是平易明快的“战国语调”。他主张“以文视《孟子》”,以选本、评点、札记等形式进行《孟子》文章批评。赖氏发扬溯源意识,注意分析《孟子》与唐宋古文的渊源关系,建立了推崇韩苏、贬斥曾王的文章风尚。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赖氏将《孟子》视为日本人文章取法对象,从字法、句法、章法、篇法以及修辞等方面解析《孟子》文章。作为异域学者的赖山阳在《苏批孟子》的影响下与明清时期诸多中国学者“不约而同”地进行《孟子》文章批评活动。可以说,赖山阳的《孟子》学研究是中国《孟子》文章批评传统的“域外回响”。  相似文献   

5.
常建华 《寻根》2021,(2):24-31
牛租与牧牛工钱 清代四川是移民地区,牛租事例较多.四川屏山县客民刘仕顺不还牛租并戳伤沈荣松案.荣县人刘仕顺二十一岁,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月,刘仕顺向屏山县沈荣松租牛一头耕种田地,议定牛租稻谷二斗,秋收交给.八月二十八日晚,沈荣松到刘仕顺家里讨要租谷,刘仕顺稻田尚未收割,约他九月初间来,沈荣松不依,斥骂刘仕顺骗赖,...  相似文献   

6.
赖国地望与赖姓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国地望与赖姓起源朱绍侯赖氏以国力姓,赖姓起源于敕国,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一致的结论。因此考证出敕国的地望,赖姓起源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赖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小国,在先秦文献中有关敕国的资料较少,关于敕国地望更没有一处直接记载,所以赖国究竟在什...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神化     
老子的神化钟肇鹏老子由人变为神仙,最后成为道教的教主,有一个历史的衍化过程。本文想筒章谈谈这一问题。老子是活动于春秋末期的人,年辈略长于孔子。《史记·老子传》说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厉”古音读赖。所以厉乡又作赖乡或濑多。...  相似文献   

8.
杜甫出身于儒学世家,但早年颇受佛教思想的熏陶。据考证,杜甫有一段时期寄居于姑母家中,多赖姑母照顾。但是这位日夕亲炙的姑母却虔诚地信奉佛禅。杜甫在天宝元年(742年)为其姑母撰写的《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中说姑母:“爰自十载已还,默契一乘之理,绝荤血于禅味,混出处于度门。喻筏之文字不遗,开卷而音义皆达。母仪用事,家相遵行矣。”其中又载其姑母临终时要求“起塔而葬”。其姑母笃信佛禅并使全家奉行,这一定会对杜甫产生很多熏染。且《墓志》中佛教概念运用娴熟,亦可证杜甫早年对佛教已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闽西客家地区,至今还广泛流传着“六十六,学唔(不)足”这句家喻户晓的谚语。  相似文献   

10.
经过明清易代变迁之后,四川各姓氏家族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立场和感情带进族谱编纂之中,并用以来表达其与当下的关系。由于有太多的因素在影响着人类的记忆,这就使得人们通过族谱来记述过去历史时,难免不掺杂一定的想象、附加成份,这就为今天解读历史记忆留下了相当的空间。至今仍在川、渝地区普遍流传的创伤性记忆、苦难性记忆、想象性记忆,蕴藏着诸多历史信息,值得治巴蜀史的学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懒在大理     
懒洋洋地或坐或站,晒着太阳,眯着眼睛,顿时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这是多么惬意的享受,而这样的生活我自认为只有在大理才会显得更加生动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2.
兰花     
郭存云 《大理文化》2012,(10):23-25
兰花双手托着下巴,望着忙碌的人群,这是她自己家的院子,她自己怎么就插不上手呢?兰花很郁闷. 一群择菜的中年妇女有说有笑,她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话题,而兰花只是听到她们放声大笑时才抬头看一眼那群妇女,兰花手足无措,也插不上嘴,她只是在这群勤快而且能干的人使唤时才觉得和她们平起平坐,也是,这是在自己家里,找个菜盘什么的,不使唤她使唤谁呢?有几个男人在用刀砍着竹子,弄出篾子来,过两天就用了,男人们杀猪的杀猪,杀鸡的杀鸡,各有忙活,连孩子们玩耍都三五成群,唯独兰花,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自己家办事,给人的感觉还是这么孤单.  相似文献   

13.
校园的景色     
洪永忠 《大理文化》2010,(12):46-48
我爱校园的景色,这景色是写不完的诗,是看不厌的画,是我们和千千万万学子将铭刻一生的记忆和感动。雪这雪如此苍茫,如此空旷,齐着校园后的山脚从点苍山4122米的马龙峰覆盖下来,落在孤傲的松林中,铺在静静的石板上。  相似文献   

14.
王德福 《寻根》2011,(3):31-34
豫南部分农村流传着这样一种习俗,元宵节这天,全家人要到坟山上为逝去的先人"送灯"。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宁可春节不回家,也要在这一天不远千里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并完成这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从正月十五傍晚开始,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带着各色的灯盏前往祖坟山。  相似文献   

15.
我的梦想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公民签署了《解放宣言》,今天我们正是在他慈爱的荫翳下站立着。对千百万被不公正的烈焰煎熬着的黑人奴隶来说,这篇划时代的宣言是一座照耀他们喷发出希望之光的巨大灯塔,犹如令人欢欣鼓舞的晨曦,驱散了漫长的囚禁之夜。  相似文献   

16.
马六甲游记     
到马来西亚的游客,总要去马六甲看看这座华人聚居的历史之城。当踏上这座世界文明但却是马来西亚十五洲中的第二小洲时,你不会因为它的小而遗憾,你一定会被五百年前马来民族最早建立马六甲王朝的历史所感染。诸多的引人入胜且具有历史价值的残存古迹,无一不保留着马六甲这座小城历史上饱受一次次战争洗礼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卖山药     
袁泉 《大理文化》2006,(1):44-45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不错。在农村,孩子稍大一些,就得学着先干活。我,自然也不例外。小学刚毕业,能算几个数了,便跟着母亲学着卖菜。记得第一次上街卖菜,是出卖十斤山药。这山药是自家种的。清早,还在家里,母亲便教我些基本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在珍珠港的时候,遥望着碧蓝的天空,凭空想象着呼啸而来的是日本人的飞机,飞机上的太阳旗像是一目目血红的眼睛,怒视着地面上的士兵和水面上的军舰;那么,身边应该是狂奔乱窜的美国水兵,他们试图躲避着从天而来的子弹,仅仅在几分钟前,这里还是一片平和;鬼都不知道这天空中的日本人从何而来。刚才还是巍然状的ARIZONA号军舰已经开始下沉……可这不是1941年的12月8日,这是21世纪一个普通的风和日丽之日,天空中翱翔的是夏威夷的海鸥,身边是操着各种语言的游客。在我的脚下,在浅浅的水面下,就是那ARIZONA号战舰的遗骸。夏威…  相似文献   

19.
平陆地窨院     
黄河咆哮着,裹挟着高原上的黄土冲向三门峡水库……从三门峡过了大桥,就到了平陆。“平陆不平沟三千。”这句俗语并非夸张,而是真实地概括了这里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沟壑纵横再加上高寒的气候,使得平陆人为这块土地设计一种既冬暖夏凉又经济实用的穴室。最先是选一山坡...  相似文献   

20.
在柔和的灯光下,诗人桑恒昌真诚地为我们朗读着他的新作。这首诗带着我们和诗人一起回首那过去的岁月。也曾历尽沧桑,也曾收获辉煌。不追名逐利.不哗众取宠,他所做的只是认认真真地写好自己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