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当今世界女足比赛男性化趋势已初见端倪,尤其是随着攻击性防守技战术的迅速发展,角球进攻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国际上一些重大赛事来看,越是重要比赛、竞技实力相近的对抗双方,其胜负往往越取决于某一次角球进攻的成功与否。然而,亚洲女队运用角球进攻战术的水平如何,与世界强队究竟存在那些不足,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第四届女足世界杯赛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其目的在于为我国的女足球队角球战术的设计、训练提供参考资料。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第四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亚洲球队,分别是中国队、日本队、韩国队、朝鲜队,共计13场比赛;获得本届杯赛前四名的球队,分别是德国队、瑞典队、美国队、加拿大队,共计19场比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运用SAS统计软件包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总体材料的对比分析从本次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亚洲4支球队在13场比赛中,共运用角球进攻战术78次,成功17次,成功率为21.79%,未进一球。与本届杯赛获得前四名球队的统计数字相比,亚洲球队在运用角球次数上略多于前四名球队,但在成功率、进球数两项指标上...  相似文献   

2.
陈杰  赵军 《考试周刊》2009,(49):111-112
角球作为一种前场任意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进球手段。本文根据第17届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角球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角球的落点、球的运行轨迹、进球方式及位置等,揭示了世界足球强队在本届比赛中采用的角球战术进攻特点.以便了解现代世界强队运用角球进攻战术的方法手段,探索规律,以利借鉴。  相似文献   

3.
比较近几届世界杯足球赛与我国足球甲A联赛的角球及前场任意球的进球率,说明角球和前场任意球进攻得分的重要性,并设计了战术和手势配合图,为以后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尤双从 《考试周刊》2011,(50):144-14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统计法,对2011年第15届亚洲世界杯足球1/4决赛阶段的比赛角球进攻形式、角球传球落点分布、角球进攻战术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也为我国从事足球教学、训练的教师和教练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赵勇 《考试周刊》2014,(84):118-119
角球进攻战术如同任意球进攻战术一样,也是易于破门得分的锐利武器之一。通过观看比赛、查阅文献,结合多年来踢球的实战经验,作者对角球的防守和进攻有了一定了解,发现了足球比赛中角球进攻的一些基本特点,对以后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角球进攻的实战能力方面将有莫大帮助,使角球进攻更具多样性和攻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足球比球赛决赛阶段的32场比赛的角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观察与统计分析,研究了北京奥运会男子足球比赛中角球进攻战术的一些特征,可为我国足球运动队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超联赛前场定位球进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顺民 《考试周刊》2009,(2):186-187
本文作者通过对2004—2007年中超联赛734场比赛前场定位球的进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区和3区是实施战术配合的最佳区域;任意球进球在定位球进球中居首位,是定位球进攻的主要进攻手段;角球进攻与队员个人特点密切相关等基本特征。同时作者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足球定位球在第17、18届世界杯,第 12届欧锦赛的作用进行比较和观察其运用情况,针对定位球 射门过程所采用的技战术情况与进球数的关系,进行研究分 析,从中找出其运用规律及发展趋势’并得出定位球进攻上占 有很大比例’尤其是角球进攻战术和前场任意球是定位球进攻 重要的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对定位球的防守进攻的防守愈加重视,给进攻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观看58场定位球录像对十七届世界杯赛中定位球进攻战术的统计分析,发现定位球进攻战术已成为比赛中射门得分的重要手段,经常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正确的研究出定位球进攻战术方法来促进现代足球发展,研究更多的定位球进攻战术方法来体现足球的精彩程度.各队实力相当而防守非常严密的情况下,应该利用定位球机会合理安排进攻战术,使定位球进攻战术成为行之有效的重要得分手段;期望学习和借鉴世界足球强队在定位球进攻战术组织方面的好处,帮助改进训练,提高定位球的实战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男篮在第26届亚锦赛上获得冠军,时隔六年再次登顶,成绩较为理想,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男篮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通过对四强球队在第26届亚锦赛区域联防个人机动进攻、单个基础配合战术及基础组合战术的得分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男篮主要以个人机动进攻为主,其次是基础配合战术得分,基础组合战术得分最少;在两分球和三分球得分上较四强球队优异,但是外线队员对抗不足、个人机动进攻得分能力和手段较为薄弱且单一,是本次亚锦赛表现不尽人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2个进球情况进行分析,并与17届世界杯进球情况进行对照,发现第18届世界杯进球总数有所下降,攻守均衡、防守更为坚固的打发占据主流。上下半场进球比较均衡,除了在比赛的结束阶段出现的进球高峰外,各个阶段的进球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进球区域主要是在2区,罚球区外到30米区域也成为本届世界杯进球的重要区域;由中路配合切人发动进攻为进球主要进攻形式,定位球越来越受到各队的重视,战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进球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进球大部分是由4次以下的传球完成的,且传球次数越少进球越多;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前卫队员的攻击性插上进攻已成为各队进球的重要手段,远射是他们主要进球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19届足球世界杯32个参赛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特征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总进球数是前三届由逐届下降转为上升的折点。在90 min比赛中,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进球数最多,比赛开始第一个15 min进球数最少。罚球区仍然是进球最多的区域,其次是罚球区前沿区域。前锋队员进球最多,依次是中场、后卫队员。在各进球方式中抢点脚射进球数位居第一,依次是头顶球进球、运球突破脚射进球。定位球进攻进球数明显列各进攻形式之首,依次是中路进攻进球、边路进攻进球。由前场组织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依次是中场发动进球、后场发动进球。从球门下部进球率较高,其中球门2区进球数最多,球门5区进球数最少。进球前经过队员之间"1"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率最高,而经过"5"次以上传球后进球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曦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2):112-114,117
本文运用电视直播观察、录像及文献资料,对第十七届世界杯全部64场进球的配合形式、时间、射门动作方法及队员位置分布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表明:边路进攻是最致命的进球配合形式,比赛75min-90min是进球的最高峰,但各时间段进球数较平均,总体上随着比赛时间的延续进球数逐步递增.脚内侧、脚背内侧、头顶球的射门进球数量最多,效果最佳,前锋进球最多,是各队攻城拔寨的"突击手",简炼、快速、准确是射门动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换人情况的分析.发现各队都注意最大限度地使用完换人指标;主动换人基本发生在下半场;主动换人主要考虑进攻战术的调整;主动换人的战术效果直接受其背景影响;被动换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队员受伤,其次是队员被罚离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47个进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中,平均场进球2.30个;下半场的进球略高于上半场,下半场76~90m in为全场进球高峰;进球的主要区域是罚球区内;进球的进攻形式主要是以定位球进攻为主;进球的发动区域,主要以中场发动;进球的方式以脚射进球为主,抢点直接用脚射门是主要得分方式;前锋是主要的得分位置,后卫的进球数呈上升趋势;进球前的传球次数主要以5次(包含5次)以下为主;进攻队员的进球较少受到防守队员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助攻实施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前卫实施助攻最多,全队助攻人数多且位置分配合理;中场是发动助攻组织的主要区域;抢断是发动助攻的最有效方式;4次与4次以内的传球是助攻的主要组织形式;快速助攻是助攻的主要形式,有控制的快速推进是快速助攻实施的主要形式;中边路结合是助攻实施的一个重要特征;罚球区外围是实施助攻传球的主要区域;助攻传球主要是传向罚球区的中路、前部和前沿;助攻传球形式以斜传和横传居多,地面球运用最多;助攻传球的延缓时间绝大多数集中在3s以内;助攻传球大多数是在非对抗状态下实施的。  相似文献   

17.
刘长春  何丽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2):20-21,46
具体分析了第 1 6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射门进球的规律 ,提出足球教学应强化边路传中、中路渗透和定位球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第16届世锦赛技战术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子篮球队整体得分能力同与赛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2分球和3分球得分能力明显高于与赛队,罚球得分能力明显低于与赛队(,P<0.05),抢获前场篮板球的次数远低于与赛队(P<0.01),犯规次数远低于与赛队(P<0.05);中国男子篮球队失误指标、抢断指标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视录像对2002年世界杯、2004年亚洲杯、2004年美洲杯、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全部“点球决胜负”的比赛进行观察统计,并对罚球队员和守门员分别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我国足球训练以及竞赛,尤其是“点球决胜负”的比赛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对第12届欧锦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届比赛平均每场进球2.48个,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前锋进球数量最多,进球的最佳区域在门前20米区域,最有效的进攻方式是中路配合,定位球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