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有些学生有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用接老师话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我们称之为“打话茬”。过去,在一些老师眼里把学生的这种举动视为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没有教养的表现。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有的教师往往对学生采取批评、训斥的办法,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长期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教育观念造成的,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必须予以纠正和改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肯定、保护、鼓励、引导。   毫无疑问,课堂上经常“打话茬”的大都是听课认真、善于动脑、思维活跃、乐于表现的…  相似文献   

2.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做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要“解惑”,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惑之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是借助形象,或是通过说理,或是辅以活动,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旺盛而强烈的境地,这时,他们对教学内容就会深入思考,反复探究,不断质疑,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我市木渎中学的政治课教学就是由于采取了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动学生大胆“质疑”的做法,因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每教新课,都指导学生自学,产生求知欲,从而对新授内容进行质疑.教师授课时根据学生的质疑,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解疑.解疑的方法,或是要求学生在进一步深入钻研课文中完成,或是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完成,重点难点则由教师启发性的讲解来完成.该校运用这种质疑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3.
央视的媒体广场提醒:高考日益临近,劝考生们在高考时切忌滥用网络语言。时下一些标榜为新新人类的网民尤其是中学生,动辄就是“东东”、“虾米”、“偶”“蛋白质”、“BT”之类的网络语言,甚至经常性地出现在了口语和作文中。其本意是营造一种轻松、愉悦或者调侃的氛围,彰显自己的时髦新潮,以引起对方的关注,谋得对方的倾心。  相似文献   

4.
我儿子是个3年级的小学生。他平时活泼好动爱说话,到了课堂上也不大管得住自己,做小动作,最让老师反感的是接话茬,老师总为此找家长。常常是我们批评他后就老实几天,过后又照旧。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孩子在课堂上老实听课呢?蔡建新:每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反感学生随便接话茬,这是可以理解的。3年级的男孩子活泼好动爱说话,也是正常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5.
一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生动!“生动”应是课堂高效的特质。那么。生动课堂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相似文献   

6.
“拒绝平庸”是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有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颇为平庸的试题,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量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材,选了一部分古代的"表"疏"。认识表、疏的文体类属,掌握其特点,对探索这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现实意义的。表、疏属于古文体中的奏议类。奏议是臣子给帝王的书信,通称奏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想课呢?教师都知道,从备课到实际教学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备课再成功,教案写得再好,但要达到讲解、示范、组织练习的效果,则需要在教学中去实践,也就是说从纸上谈兵到临场教学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上课前,教师有的放矢地在大脑里将教案设计从头到尾地回顾一...  相似文献   

9.
一撇一捺就写成了个“人”字,但这一撇一捺写起来很有讲究:通常在米字格或田字格中,一撇插笔要执中求正,行笔要稳,一捺与撇的搭配要匀称,这样写出的“人”字才端正。历史上很多人没有把这个“人”字写端正,如秦桧、汪精卫都把它写歪了,留下千古骂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无条件的服从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学环节。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经允许后才可发言。如教师讲到某一环节或某一个问题时,突然有个学生接教师的“话茬”,教学安排和教学思路被打乱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是违犯课堂纪律,学生一般也不敢。这学期,在教《蟋蟀》一课时,我提出“谁知道蟋蟀又叫……”还没等我说完,一个男生急不可待地,没举手就抢着回答:“蟋蟀又叫蛐蛐,书中说蟋蟀在平台上弹琴,实际上就是蛐蛐发出的叫声。这是我从课外书中了解到的。”对这位同学急切,甚…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对雷电早已习以为常了,即使是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电闪雷鸣,人们也能够镇定自若地工作和生活,因为我们知道闪电和打雷只是大气中一种正常的放电现象。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懂得雷电发生的原因,看到电闪雷鸣之后森林里燃起熊熊大火、人畜倒毙的惨状,就觉得非常神秘和恐惧。每当耀眼的闪电划破长空、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时,人们就会大惊失色、四散奔逃。久而久之,古人便编出很多关于雷电的故事。在美洲,人们曾经把雷电视为神火;在阿拉伯国家,人们把雷电说成是真主对人们不良行为的惩罚;在我国,人们以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身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流程。 既是流动的,其前后的流势决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高潮”的凸现和存在无法避免也不可能避免。它极富层次,或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或山环水转,突兀显现。如万里长江,初为涓涓细流,聚而成河,汇而成江,江河蜿蜒,直逼峡口,是夔门激流,波  相似文献   

13.
车马行船是唐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因此,包罗万象、写尽人间百态的唐诗,就不能不写到它们。打开唐诗选本,不时能听到车轮辚辚、斑马萧萧;看到万里行舟,绿浦归帆。仔细品读这一类唐诗,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许多诗人面对茫茫绿水,几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帆”这一意象,来表达他们的内心的情感。深究其原由,里面蕴含着诗人们色彩纷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4.
15.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的双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  相似文献   

16.
在奥运会上有一比赛项目是马术,据解说可知,这项比赛分为盛装舞步赛和障碍赛。从电视荧屏上看到,盛装舞步赛比赛时.一位运动员身穿亮丽的比赛服骑在赛马上,马身披戴饰物,在音乐声中,马踏着节拍,轻盈碎步,运动员双手握缰,身体平稳,随马身的起伏而起伏,可谓“人马一致”,仿佛优哉悠哉,胜似闲庭信步的样子。这种比赛,通过选手和座骑的配合来体现人、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展现即是“马舞”。  相似文献   

17.
漫说“和氏璧”的下落●张功“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最早记录和氏璧的是《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未雕之朴玉)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两只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  相似文献   

18.
叠字又称叠音、重言、叠语、复叠,是一种将字或词重叠起来使用的修辞方法。其使用范围很广,既能摹声、绘景,又有状物、抒情。运用这种辞格,能从不同侧面对内容加以深化,使语言节奏鲜明,音韵流转,和谐悦耳,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古人以流水为引发点,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创出了许多精譬新奇的比喻。现在读来还余味无穷。流动的水是永往无前,一去不复返的。人们容易敏感地联想到时事的流逝。孔子是第一个把时光比作流水的人,他曾在川上叹息:“逝者  相似文献   

20.
“言外之意”是指语言中所含的或未能由语完全表达出来的意义,也指在一定的语境下不便明确表达的语言意义。这种把真正含义隐含在词语后边的言此而意彼的语言形式是学中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戏剧语言的潜台词戏剧中的台词是戏剧学中表现主题、展开情节、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高尔基说:“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论剧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