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武汉市过江交通需求分析与过江通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之后,进一步拉动了三镇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像武汉这样依长江两岸均衡发展的城市,是极为少见的。城市的特殊形态决定了解决过江交通问题是武汉最主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过江通道的不足已明显制约沿江和跨江发展,为缓解这一矛盾,过江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而搞好隧道建设的前提是工程地质勘察;以过江隧道的工程地质勘察为例,表明了在勘察要求较高、地层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采用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是隧道设计和施工取得可靠依据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过江隧道的勘察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震折射波法以其能够确定折射界面的速度而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论述了在新建铁路大马线某段勘察中应用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查明铁路桥所经过地段周围的地质情况,查找土石分界,并根据资料解释成果,对在铁路桥所经过地段周围可能遇到的断层及塌陷等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鞍山市某建筑场地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辅以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勘查,两种方法相互比较,相互印证更加准确地推断出溶洞的规模范围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勘查实例,介绍浅层地震技术在解决工程勘查中探查溶洞、裂隙等问题的应用,分析溶洞、裂隙等在浅层地震勘探中表现的波形特征,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反射波法测桩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检测方法,目前已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认真做好对桩基工程质量的检测工作,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反射波法是桩基低应变动测方法中的一种,具有快速、方便、费用低及普及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GeoQuest全三维解释系统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资料解释主要以人工解释为基础,工作站人、机联做解释为工具,由粗到细,由时间剖面到时间切片,由剖面到平面依次进行。结果表明,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可以准确的解释出断层和褶皱等构造样式,是煤田勘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场区的不同地质情况、勘察条件和勘探目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应用也会有所侧重。阐述了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工作原理、野外技术方法、处理和解释的简要流程,并且运用该方法来查明重大工程候选厂区的覆盖层厚度、强风化层厚度、隐伏断层走向及发育规模、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等浅层的基本地质情况。最后根据场区的地质和钻孔资料,得到最终的解释成果。成果表明,此候选厂区地下地质结构稳定,适宜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工程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太强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04-104,111
本文主要讨论反射波法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浅谈利用反射波法对工程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谐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HACSAMT)方法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重要方法之一。它采集其高次谐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数据,加密CSAMT法勘探的频率,提高了纵向分辨率。本文以地热勘探为实例,采用GDP-32多功能电法仪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利用HACSAMT法查明研究区多个断裂构造的空间发展分布规律,从而确定了地下热水的存储部位。  相似文献   

12.
列车振动震源产生地震波的采集方法及信号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描述列车振动作为震源所产生地震波的采集方法,对大秦铁路线怀柔段以及京沪铁路线究州段铁路沿线的两次观测试验记录进行了观测系统和信号品质的比较研究,分析了通过宽频地震仪和浅层地震仪所接收火车振动信号的不同特点,为再次开展野外信号采集提出了建议,并预言列车振动将成为铁路沿线进行浅层地震勘探生产中的有效震源.  相似文献   

13.
许景渊 《大众科技》2012,(12):45-46,95
针对西江航道典型覆盖场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于BBU+RRU(室内基带单元+远端射频单元)的航道应用场景组网方式,并重点分析了航道场景的站址选择、设备和天线选型及相关的配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会发现有用的、潜在的知识为开展高水平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能预测出未来的相关数据,为医院管理人员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因此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的过程以及所应用的技术深入研究,能充分发挥数据挖掘在医疗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学中海量数据的并行可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科学中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数据爆炸式的增长,给可视化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将海量数据并行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地球科学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地球科学中海量数据可视化是目前国际科学可视化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首先介绍海量数据并行可视化的几个步骤,然后总结了地球科学中海量数据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海量数据并行可视化在地幔对流、地震波传播以及海啸数值模拟等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地区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爱锋  贾绍凤  燕华云  杨贵林 《资源科学》2009,31(10):1704-1709
融雪径流是三江源地区水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融雪径流时间在发生变化,对于该区年径流量及其季节分配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计算流量质心时间(Timing of the Center of Mass for Flow)来表示融雪径流的开始时间,利用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发现在1957年~2000年间,三江源地区主要水文站的融雪径流时间都有提前的趋势,其中澜沧江源的香达站、黄河源唐乃亥站以及长江源的直门达站融雪径流时间的提前趋势在95%的置信水平上表现显著,从变化幅度来讲,香达站融雪径流时间提前最大,大约有10天左右,而沱沱河提前最少,约为4天左右.通过相关性分析,认为三江源地区融雪径流时闻与年径流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融雪径流时间越晚年径流量越大,这种关系在直门达、吉迈以及唐乃亥站都表现显著.融雪径流时间的提前同时也会影响径流的季节分布,即会伴随着春季径流增加、夏秋季径流的减少,而与冬季径流的关系在各站不一.最后,对三江源地区融雪径流时间与大尺度气候信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融雪径流时间的可预测性.该研究的开展将会为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管理和预测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帕尔默干旱指数的修正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永强  张亭亭  王学凤  徐丹  路璐 《资源科学》2014,36(9):1810-1815
干旱是黄河流域危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帕尔默干旱指数是一种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干旱形成过程的方法,但美国的帕尔默干旱指数和我国修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反映黄河流域的干旱情况。因此本文选取黄河流域39个站点1960-2010年的逐月气象、径流和土壤等相关数据的实测值或再分析数据,对帕尔默干旱指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适合黄河流域的帕尔默干旱指数,并利用历史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干旱指数模拟出黄河流域1965年8月、1972年8月以及2000年7月的干旱范围均较大,相应站的干旱程度也与历史资料吻合,比较准确,可为黄河流域进行干旱规律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面波勘探中,随着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及面波勘探技术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瞬态瑞雷波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面波勘探与常规的地震勘探相比具有现场场地要求不高、快速经济、易于激发和识别、有效信号能量强、不受各地层速度的影响、对浅部地层分辨率高等特点,使得面波勘探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探查地下介质结构并进行地层划分、海堤中软弱夹层的探测、天然地基剪切波速度测试、判定场地类别和评估软弱地基处理等无损检测工程领域中.本文叙述了瑞雷面波的勘探原理以及资料整理解释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分布式数据库的优点和目前地方多个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在地方多个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资源通过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