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语〗在北京濒临动物中心的墓地通告牌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孤独地寻找配偶,当最后一只没有留下后代的雄鹰从天空坠向大地,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沼泽上空回荡……人类,就等于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并非危言耸听,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捕杀,今天物种灭绝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物种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死亡的速度。人类不是地球的主宰,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去破坏环境,去戕害生物。世上万物皆为友,人类应当与万物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说“鸡”     
它是鸡,一只普普通通的鸡。它渴望人所施舍的一点点谷粒,却又惧怕人的残忍和残暴。它眼睁睁地看着同类被人一把抓住双脚,提起来挂在自行车车把上,在颠簸许久之后,被掐着脖颈揪起来,一刀下去,身首异处。它感到恐惧,于是它躲在院子阴冷的角落里瑟瑟发抖。它紧闭着双眼,不愿看人世的血腥杀戮。也许它是个相信进步、相信和平与文明的鸡,面对人所施予的暴力,显现出无与伦比的震惊,震惊之后是一种惜世怜人的感慨。也许它是个宿命论者。在还算平静的时间里一本正经地做着自  相似文献   

3.
陈昆鹏 《学语文》2005,(2):38-38
2005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乙酉年,即农历生肖纪年的鸡年。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生活密切相联。据说世上第一只鸡称玉鸡,与鸟类一样是生活在树上的。它出现在传说中的扶桑仙岛,岛上全是桑树,最大的一棵九千年才结一次果,若是吃到这棵树上的果子,便会浑身金光闪闪,成为能在空中飞翔的神仙。玉鸡独立桑树之巅,食果后遂成金鸡。“金鸡独立”一语恐怕便是由此而来。当  相似文献   

4.
“特设境遇”说是叶圣陶先生在1922年提出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新课标已明确指出: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因而,课堂“境遇”的构建变得更加重要,情境构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视觉是动物形态中最特殊的一种感觉。实际上,生物的进化过程赋予每个物种适合其生存环境的眼睛,用于发现猎物和躲避威胁。以下几种动物是这样看这个嘴界的:  相似文献   

6.
郑鸣 《课外阅读》2010,(13):57-58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猫和狗,没有猪牛羊,这个世界会怎样?这的确是一个挑战人的想象力的问题,尤其是在人类“创造”它们之前,这些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那么,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7.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以此对《呐喊》和《彷徨》进行重新解读,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追寻。  相似文献   

8.
刘斯洪 《小火炬》2010,(6):20-20
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无穷:幼年的幼稚,令人捧腹大笑……小时候.我是个淘气又可爱的小女孩。有一次邻居李阿姨从外地出差回来,到我家来玩时炫耀坐飞机是多么痛快。我们听了羡慕极了:坐飞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呀!突然,我灵机一动:坐飞机不就是坐飞“鸡”吗?这个“顿悟”让我兴奋了好几天。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九大"精神的不断推进,牢固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马克思在中国时代化与大众化的道路,在理论武装的的基础上提高互联网建设,这些内容成为新世纪需要构建的重点工程项目。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不仅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展现了较强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因此,这个时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就需要以大学生网络习惯和网络德行为目标展开分析。以微文化为载体,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当中,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抢占舆论宣传的"微阵地",方向鲜明,健康和谐,发挥价值引导的"微合力"。  相似文献   

10.
11.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它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文以此对《呐喊》、《彷徨》进行重新解读,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矛盾与追寻。  相似文献   

12.
中午放学回到家,刚一进门,就听到爸爸在给妈妈打电话,“杀了,全杀,把那几只都杀了。”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论坛》2007,(5A):54-56
主持人:“学困生”,是分布在众多教学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在追求和谐教育、理想教育的今天,“学困生”问题愈来愈受到理论界与实践层面的关注,但是,关注的效果如何,“学困生”的现实境遇如何,却难以令人乐观。且不说当下的“名校”名正言顺地将“学困生”拒之于门外,单就“学困生”力不从心地跟进学习进度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面对教师的种种“另类”关注,就足以令其焦虑、令其悲观,当“学困生”被移位于关爱的边缘,教育的和谐景观被投下一道道挥之不去的阴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和是“和谐”。“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也有丰富的语言,它们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都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这就是动物的“语言”。不仅如此,有些动物的“语言”还会长距离传递,与人一样也能“长途通话”,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叙述学与回忆诗学的方法,通过对小说《孔乙己》中叙述者"我"和孔乙己的相关性分析,凸显他们各异却又相通的边缘化生存境遇,进而认为叙述者"我"和孔乙己的生存境遇渗透着鲁迅本人边缘化的生命体验;小说对他们边缘化境遇的呈现,是此前《狂人日记》中相关思想命题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许多动物也“懂”兵法、“讲”兵法呢! 大象:走为上策 在非洲,有人目睹这样一个场面:一头大象与犀牛相遇,双。方的目光打量着对方。大象明白,犀牛脾气执拗,让它退却那是办不到的,与它争斗,则必两败俱伤,还不如撤退为上策。所以,僵持了一会后;大象便慢慢地撤退了。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的动物真是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就连看似平常的动物,也有独特的生存本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动物们的“特异功能”吧。  相似文献   

19.
动物词“鼠”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中的“鼠”具有双重寓意,富舍奇特的民俗色彩,比英语中的“鼠”更能传达丰富的内涵。进而探究了鼠的自然属性及民族生活方式、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方面对其文化意义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云弓 《初中生》2011,(2):52-52
袋鼠:人要有无私的精神,我的房子,尽管产权归我,但使用权永远都是孩子们的。 乌龟:不要忌妒哥,你们只看到我这座大别墅的洋气,哪知道我当个“房奴”负重的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