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逝去的生命     
朱施洁 《高中生》2012,(15):54-55
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逝去的那一天。鸟儿死的时候在空中哆嗦一下,然后直愣愣地掉下来给人拣去或在路边腐烂掉。狗死的时候是狗一生最轻松的时候,它不再需要用眼睛警觉地盯着院门,而是趴下来温柔地盯着你看,它想要向你告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2,(26)
据英国《卫报》和《太阳报》8月1日报道,28岁的南苏丹难民戈尔·马里亚通过了国际奥委会的许可,被允许以无国籍身份参加奥运马拉松比赛。在伦敦奥运会上万名运动员中,马里亚是唯——位不代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独立运动员”。报道称,  相似文献   

3.
岳华:你好!你能有今天的成就,一点也没出乎老师的意外。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只要找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那么他的生活将从此充满奇异的色彩:”我想,人都有迷路的时候,但迷途知返,正视自己,超越自己,这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逝去的生命     
朱施洁 《高中生》2012,(5):54-55
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逝去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5.
逝去的书信     
悦荐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场特殊的运动中,书信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它是人们心灵的安慰,它甚至是人们生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空间,是标志人之生存的维度。魏晋士人生逢乱世,一次次的迁徙流变中,其地理空间的频频变换、生存空间的步步后退,在他们心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其心理空间之纷繁复杂、性质迥异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7.
艺是用一种独特的暗喻形式来表现人类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志的。浅近地说,它是艺术家特有的情怀意趣、人格精神投注后的产儿,是一种个体生命意志的外化;而延伸到人类化的目标上看,则是作为从精神上掌握外在世界和人自身内在世界的方式。艺家及其他社会群体借此而追求并获得人生、宇宙中更为丰富的生存和生命意味,乃至绝对价值的东南。这可使人类的生命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扩展生命空间作为人类艺活动的重要指向,与人类的精神需求相默契。  相似文献   

8.
魏晋士人的生命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是标志人之生存的维度。魏晋士人生缝乱世,一次次的迁徒流变中,其地理空间的频频变换、生存空间的步步后退,在他们心理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其心理空间之纷繁复杂、性质迥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取民俗学语料收集方法,分析了新疆城市汉族居民的259封当代私人书信中开头段常用策略使用的情况.研究发现该类书信的开头段是由一系列"寒暄语"构成.它在汉语私人书信开头段中起着反映、建立或保持社会关系的作用.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寒暄语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合于人类交际的所有场合.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在其小说创作中渗透着强烈的空间意识,随着时空的转换与叙述视野的开阔,小说中空间叙述呈现"学校"到"县城"再到"都市"的规律性。通过对王安忆小说空间叙述的分析,论证了其小说中生命意识的成长与空间的转换关系,尤其是女性生命意识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生命美学观照下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文章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的主题以及生命教育的实施进行了理性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重视并实践生命教育是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然而,高校生命教育却被更多地误读和理解为口号式、情感式甚至应对性教育。高校生命教育不能缺乏对生命及其生命教育的反思,这是大学生认知、思维特征所决定的。要使生命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应该理性地深刻体悟和认知生命本身,即对生命及其生命教育"沉思",才能真正使大学生在生命教育中体悟生命真谛,确立生命之自觉。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生命主题:从关注生命到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是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关注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然而学生个体生命意识的失落令人深思,因此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5.
奚力生 《中国教师》2008,(13):64-64
她,一位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年轻的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下,伤痕累累的手却仍然紧握着她钟爱的笔,笔尖直指青天,像是在用笔诉说着。  相似文献   

16.
说起德育,这是一个不敢让人轻视的话题。德育与智育有很大的区别。智育给人以知识,使人聪慧,而德育给人以理性,使人明智。以前一提到德育,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而现在的德育已经从那个狭小的空间拓展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正因为此,我们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一、德育是自由的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是凭空构建的,它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在悄悄地变化着。我们不能完全固守传统的德育,真实的德育应该是自由的,并且随着生活外延的逐渐扩大而不断延伸。“自由”绝对不是“放纵”,而是在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17.
生命意识的文化底蕴与生命教育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意识是对生命体的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以及具有的生命情感与意志,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人类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各种思想中汲取生命文化的精华,构建个体的生命意识;通过生命文化建设、生命价值伦理观的培育、生命情感与意志教育,激励人们注重生命、尊重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8.
生命是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关注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然而学生个体生命意识的失落令人深思,因此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生命教育多是应对社会危机的产物,带有工具性和偶然性。生命教育应该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去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对生命哲学的种种思考,虽然都带有其时代烙印,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最本质的内涵和一般性特性。相对于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由于医学与生物学的背景,其讨论的问题往往与应用领域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关于生命哲学以及生命价值的种种思考仍然是生命伦理研究与生命伦理教育不能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应该说,现代生命伦理学家也正致力于生命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力图为生命伦理的实际运用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