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倍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学前儿童的教育在我国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幼儿来讲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所以在孩子的今后的成长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比较关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互动,且沟通效果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家庭教育是否成功。作为一名的幼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伟大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幼儿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幼儿生理需求,同时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积极和家长沟通,为孩子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环境,以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的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父母重视幼儿的学习,为他们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可让父母苦恼的是,孩子明明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为什么不想学习,总想着玩呢?原因是许多父母只看重幼儿记住了多少知识,而不管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全面的开发;或只注意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他们个性、自尊、良好情绪、悟性及脑健康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使得父母对幼儿的学习教育事倍功半。怎样让幼儿爱上学习,我们和父母分享三种观念。观念1把握孩子最想学习的时刻。什么时候教孩子最好?心理学家的答案是,孩子最想学的一刹那。怎样把握这“一刹那”呢?也很简单,当幼儿主…  相似文献   

3.
王琴 《甘肃教育》2020,(6):124-124
现今社会信息发达,年轻父母大多离不开手机,手机不知不觉占用了年轻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疏于对幼儿的陪伴和辅导。其中最不容乐观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幼儿也喜爱上了看手机、玩手机。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就是什么,最容易接受有目的的启发教育,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是孩子真正的"启蒙教师",幼儿启蒙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这里谈谈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幼儿自制玩教具制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官旭琼 《考试周刊》2009,(39):222-222
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幼儿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幼儿,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养育幼儿的过程,就是对幼儿启蒙教育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教育:从空间上来看,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其它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许多年轻家长的重视。然而,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家庭教育中忽视幼儿的幸福感、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漠视幼儿生命情感的现象大量存在。父母只有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善待孩子,与孩子进行积极的生命情感互动,才能不断充盈孩子的生命情感,从而使其自由而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幼儿诚信团结、坚毅勇敢、有礼貌、讲文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使幼儿掌握更加多元的生活技能,能够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教育存在局限性,难以和幼儿园的行为教育、礼仪教育和语言教育有效衔接。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教育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挥优势,能够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钟凤华 《教师》2013,(3):31-31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最早从父母那里受到启蒙教育。幼儿入园后,一方面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相关作用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清晰地印在幼儿的头脑中,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启蒙和引导密切相关。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用丰富的环境知识教育孩子,还要教给孩子获得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生人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他的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帮助幼儿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我们的做法是:1.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2.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3.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本文试图通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和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幼儿家庭的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两国在家庭教育上的主要异同点。 一、家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比较 家庭教育的主体即教育者,主要是父母,客体主要是受教育者,即幼儿。中澳家庭教育的实践证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感染教育呢?感染教育就是利用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以父母良好的情绪、语言、行为和家庭环境来影响他们,使幼儿向好的方面发展。孩子一来到人世,父母给他们的影响就是直接的,而且是主要的。孩子的认识,兴趣最早是以父母的影响开始的,因此,父母的情绪、言行、习惯,无时不在感染着孩子。马卡连柯曾经说过:“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孩子的当然教师,应该用自己好的品格、行为来感染孩子,影响孩子的成长。这些都应从幼儿开始。如果父母从小一味地溺爱孩子,一旦成了习惯,大了就很难扭转。正如一棵树一样,在它还是树苗的时候,就任随它弯曲地生长,到了长成大树的时候,要想将它扭直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婴儿的降生,家庭成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成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及个性的形成、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开发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年轻的父母应为幼儿创造一个怎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呢?家庭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创设要求父母做到:①家庭布置力求整  相似文献   

12.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13.
王亚丽 《知识文库》2023,(10):183-185
<正>除了教师,幼儿经常接触的人便是家长,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幼儿。家长的行为习惯、思想特点、语言特征、教育行为等等,更会于潜移默化之间深刻塑造幼儿。毫不夸张地说,家长可以完全塑造幼儿的形象,深刻影响他们在思维、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具体习惯。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十分深刻。身为家长,需要深度分析家庭教育,采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展开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使其成长为具备良好行为以及思维习惯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3~6岁幼儿家庭教育策略。3~6岁幼儿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社会情感迅速发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逐渐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分析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曾拟定了十四个有关问题,对大班幼儿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其中最突出的具普遍性的问题是:孩子最渴望父母同自己一道玩;最讨厌父母吵架。这是为什么呢?渴望和父母同玩的愿望,从主观上说,是幼儿希望父母把自己看作一个平等的人,在感情上需要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和关心。从客观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种群"——独生子女,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心理脆弱。有的孩子遇到有素养、有文化、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他们会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茁壮成长;而有的孩子遇到家庭教育理念严重缺乏的父母,"问题儿童"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着父母一点一滴的辛劳,所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幼儿迈向成功的坚定的垫脚石。教育不是单方面能够完成的,需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长的潜能,充分利用家庭这一教育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对优生优育的观念日渐增强,但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关注。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按照科学、积极的幼儿养育策略实施幼儿家庭教育,使孩子尽早养成一些积极向上、健康的品格特质。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然而,在现实的幼儿家庭教育中却存在很多误区,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抓好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素质,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中幼儿父母异同情况比较──—来自对110位小班家长的问卷调查报告彭建兰一、目的与方法为了了解父母角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异同情况,总结父母家教优秀经验,丰富家教内容,促进家庭教育质量提高,我们进行了一次家长问卷调查,就填表的幼儿父母家教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