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86年,《深圳青年报》等刊物举行现代主义诗歌大展。参加大展的现代主义诗派有非非、汉语等几十个派别,可谓是声势浩大。有的一两个诗人就自成一派。它受到来自社会原因的压力──说这是拉帮结派者有之,说这是无聊的游戏者有之,说这对新诗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者有之,指责这么多的现代主义诗歌派别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起来却没有多少实绩者有之……这次诗歌大展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善始而没能善终。   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游戏,它有自身的游戏规则,不是你在上面正襟危坐发号施令它就能繁荣的。诗歌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自…  相似文献   

2.
西方结构主义诗论认为,诗歌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系统违反,诗歌手法在总体上显出一种普遍的反常规特征。诗歌较散文所受语言限制较多,而诗歌语言的限制越多,它表达的内容越丰富。诗歌在语言上与散文有明显不同,这突出表现在散文中必不可少的虚词上。如“之”“乎”“者”“也”等,而诗中能省略的也不止于虚词。事实上一些通常字的大量精减,也丝毫不让人感到不方便和不自然,相反的却更集中、更灵活、更典型。这样一种省略,也就是对常规语言规律的违反,其结果怎样呢?是诗歌语言一方面更加整饬了、铿锵了;  相似文献   

3.
十七年诗歌是中国诗坛上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这一时期的诗歌由于与政治的连体关系而被人们过多的忽视,特别是它的艺术价值,读者反感于它的政治性而不爱读这一时期的诗歌,但是剥去政治的外衣,细细品读这些诗歌却是别有一番韵味,我们能真正的认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外国诗歌是一个庞大的集合,而且,它的量还在不断地加大。学习外国诗歌,从何下手呢 ?  我们必须先在中外诗歌的对比中认识外国诗歌。中国诗歌从一开始就以抒情为正宗,以含蓄为其主要特色。东方诗歌在这方面都差不多。但西方诗歌却不同,它的叙事功能一直很强大。所以,包括中国诗歌在内的古代东方诗歌要比古代西方诗歌优秀。但事情到了 18世纪以后有了变化,其时,东方在封建帝制的统治下已经腐朽,而西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诗歌也是如此,欧美诗歌出现了浪漫派,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诗人,对我们中国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  相似文献   

5.
诗歌意象的特性:首先,是可感性,这是诗歌美感的基础;其次,是暗示性,指它有一定的含意,但不是直露地说出来,这是诗歌具有审美价值的关键;再次,是创新性,这是诗歌常写析的保证。这三项,是诗歌意象的根本特性。此外,还有派生性,可塑性,可控性,虚幻性和跳跃性等五项,这是诗歌意象的第二位特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有不少论著提及到诗歌的“本体”精神,在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学的关系上,可以看出哲学的“诗意化”。[1]西方诗歌,在“诗本体”和“诗化哲学”方面,留下了与我国诗歌在体与用两方面的极为相似的辙迹。“本体”原属欧洲哲学的术语,用来观照诗歌的本质特征,根据诸多论述,大约只能粗略地概括为:诗歌自在的、言外象外的本原的情兴,它无法凭文字、凭经验去认知,只能凭想象与直觉去感受。这只是一种勉为其难、无可奈何的表述。因为“本体”本身是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就如“诗”这一个字的问题,当你向一位正在大学讲台上大…  相似文献   

7.
节奏是诗歌的原始要素,在创作中,它既有诗人的快感,又赋予读者期待和愉悦。这是因为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它的运动与诗人情感相融合,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生命。而诗歌节奏通常表现在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中,其抑扬顿挫、一气流转以及停顿、复沓都使节奏产生美的效果。同时,不同的诗体及其表现也对诗美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让诗歌尽早地回归世界冯国晨在最近几年的文艺舞台上,有一个未被人注意的不正常现象─—诗歌不见了.岂止是舞台上,电视屏幕上也绝少有诗歌欣赏的内容,广播好一些,但对某电台抽样,八周之内仅有五个节目,诗歌被冷落若比,这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丰厚的诗...  相似文献   

9.
诗歌要有音乐性,这不仅表现在押韵(yun)上,还表现在内容的安排上。一首诗有了音乐性,不但有趣(qu),还好记。学习诗歌课文,要多多朗诵(lang song),在朗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首诗很容易朗诵,也很容易记忆,这是因为它用有音乐性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它在内容上最具有心灵性,形式上最有审美意味,是文学的精华和灵魂。诗歌为人类提供美丽的精神家园,是人类高尚精神的伴侣。人文精神教育(在笔者看来)首先是求善的教育,它不单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还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对培养人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作用,以往的语文教学重视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忽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先锋诗歌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这个概念的提出和运用,始自80年代后期,但它所涵盖的现象,在时间范畴上,应往前推至80年代中期的诗歌运动。“先锋诗歌”这一概念的具体涵义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它所包含的历史和诗学的重要特征有哪些,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前提;同时,从新诗产生与发展的独特性出发,如何重新界说新诗传统及其与翻译诗歌的关系,又是我们深入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诗的危机是整个诗歌面临的现代性困境的反映。这种危机,不仅仅是诗歌的艺术或内容的问题,更与它所处的整个现代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在中国现代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人们审美兴趣的转移导致了诗歌本身地位的日趋边缘化。这对新诗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30年代诗歌在都市文化市场中的境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诗歌的这种现代性困境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文学生态群落中,湖北先锋诗歌长期处于文学边缘的边缘。在经过八十年代沉潜模仿,它在九十年代向多元化方向深展,并于新世纪初走向媒体技术化时代。与整个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相比,湖北先锋诗歌发展滞石而且有其固有的缺失,这与许多限制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朦胧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诗歌,在精神内涵上它继承了传统诗歌,其与青年现实主义诗歌的一致性,即强烈的现实精神、现实主题,以及它所受到的革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即相信未来、乐观主义的精神等明确地昭示了它的传统性。思想内涵的现实主义精神才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和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我选择刘禹锡这首绝句来欣赏,并不是因为它在艺术上特别有成就,而是因为它在立意上有特点,我国古典诗歌在宋玉时代确立  相似文献   

16.
有人拿唐诗来非议宋诗,说宋诗以议论为诗,致使诗歌了无味道,不可取。其实,宋朝的说理诗有不少相当优秀,上面引的两首就是其中的代表。   佛道两家讲究悟道,道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理”。在诗歌中,道也好,理也好,都不是抽象的东西,它并不是远在天际,而是近在身边、就在眼前、就在心里。这就像那个尼姑,踏破铁鞋没有寻到春天,归来却在枝头梅花上找到了。生活原来如此,它有寻找,也有发现,在豁然开朗的一霎那,“理”来到人的心中,这生活竟是这样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  《湖寺和陆子寿》叙事写景说理,主要还是说理。“旧…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诗歌节奏是对汉语自然节奏单位节拍群的分解,而节拍群主要是由音顿划分出来的。汉语诗歌节奏主要体现在顿和韵上,它与西方诗歌节奏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汉语诗歌节奏在情感的表达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四语言变革之后成长起来的新诗,其现代化过程是复杂曲折的。一方面,新诗以接近口语的日常语言介入传统诗性语言,胡适指出“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诗怎么写”,突破传统诗歌语言的常规,寻求适合表达现代生存经验的语言形式,这是给诗歌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大胆尝试。实际上经过唐代诗歌的繁荣,传统诗歌已经在走下坡路,逐渐僵化,它在形式上经受的种种约束,包括章法、句式、用典、对仗、平仄等,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这种日益僵化的形式已经不适宜表达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吕家乡认为:“新诗之所以能够取代精致圆熟的古典诗歌模式,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人的生活感受和内心状态已不是古典的‘意境’所能容纳。”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在古典诗词中。有一种奇妙的想象:作者本来在自我抒怀,但突然笔锋一转,落到对方身上,这样可以使诗歌的意境开阔,别具情味,使作者的感情更深刻地表达出来。这种想象,我们把它叫做设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到了唐代,各种体裁基本具备。诗人之多,诗歌创作之盛,是自古以来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据《全唐诗》收集的就有诗歌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余人。这还不过是一部分,被时间所淘汰掉的,当比这多得多。唐代诗歌的确称得上是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它在我国古代诗坛上,发出了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