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将语文学习文本——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的统一”。郑桂华老师的这种理念,在她的《安塞腰鼓》教学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2.
一、走出教学误区,重视文本细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以及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观念深入语文老师的教学思想之中,因而,许多老师在让学生粗略浏览课文之后,就积极地去实践这些理念,让学生谈感悟,谈体会,展开讨论,拓展文本。然而,殊不知很多学生甚至连完整的一遍课文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前后课改时代,文本细读被许多语文老师当作最能展示教学功底、代表语文教学特征、体现"语文味"的教学方法。然而,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少老师对文本细读存在着误解,文本细读教学也走进了种种误区。如何进行正确的文本细读呢?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文本细读与语言运用的关系当前的文本细读侧重于对文本的细读、理解和欣赏,把深入理解语意、挖掘文本丰富意蕴当作唯一目标,这并不科学。因为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张颖 《教师》2016,(4):87-88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是小学语文课文的一个类型,对于生活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老师在教学时容易因学生的时空距离感而难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以历史眼光观照文本,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品味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课改之初,由于对课堂教学人文性的高度关注,一时间,语文教学关注情感成为圭臬,不仅有语文大师提出的"注重情感体验",更有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分列出"情感派"等派系。其中窦桂梅老师更被认定为"情感派"语文名师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窦老师在课堂上作为师者的"情感演绎"教学风度无与伦比,更因为窦老师对教材文本中的情感发掘作为教学主要价值,"以情动人",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学习的激情和语文负载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的学习即对文学的学习,语文教学即文本教学。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据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很长一段时间,教师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自以为分析讲解到位了,殊不知文本应有的美在琐碎的讲解中荡然无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文本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尝试。有些老师为了追求从前台到后台的角  相似文献   

7.
李贤华 《教师》2012,(16):38-38
语文教学呈现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形式是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老师基本上是利用这一篇篇的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形式策略上刻意追求有效性,而缺少对文本的深悟与探究,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当教师对文本进行深磨细琢,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带动学生去感受课文的魅力。因此,有效教学亟须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钻研与解读。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范例,文本是引子,这对经历课改的语文教师而言是耳熟能详的说法。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在常规教学里就是语文学习的例子,中考复习中就是构建语文知识结构与能力提高的切入口,承载牵引和辐射的作用。可从近几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堂各样面貌的观测,语文教材文本几乎是处在"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9.
林杭标 《学周刊C版》2014,(7):151-151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托课文文本,活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中安排练笔.以读促写。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积累.活用课文文本这一“例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新课改、新形势下,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课文和练笔更好地融合.并赋予课堂练笔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托课文文本,活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中安排练笔,以读促写,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积累,活用课文文本这一"例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新课改、新形势下,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课文和练笔更好地融合,并赋予课堂练笔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1.
语文源于生活.接近生活。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却容易出现语文与生活脱离、割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观念上把语文与生活人为地割裂开来。有的教师缺乏“语文就是生活”的观念。不是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习的情趣,而是机械地训练学生,除了背课文、默写生字词、照本解释课文之外,  相似文献   

12.
在课改实验中,老师们积极转变观念,普遍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力求准确定位--由"教学的主宰"转为"合作学习中的首席",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文本与教师、学生之间的距离近了,所以师生关系融洽了;孩子们也  相似文献   

13.
<正>文本是语文学习的本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学必须依托文本,用好文本。但一篇课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工具人文,起承转合,缛节繁文。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一课时肯定不够,两课时还嫌紧凑,教来学去仍有遗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文本内容,咀来嚼去,老师不厌其烦提问、追问、逼问,学生索然无味回答、对答、应答,教学时间在逐词逐句、串讲串问中耗散,语文水土在千篇一律、水平位移中流失。这样的语文教学,不禁引发沉思:一本教材,一组课文,一篇文本,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  相似文献   

14.
吴锋 《湖北教育》2022,(8):26-28
<正>“余老师的这节课很精准地体现了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代入语文学习中,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直观理解了文本内容,有效落实了《中国石拱桥》所承载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把现实生活代入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生活体验,进而直观理解文本内涵;把语文知识代入现实生活中,有助于学生巩固、迁移、运用课堂所学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这种代入式的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朗读教学的改革成为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以文本为基础,对经典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使学生体悟文学作品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一个要求。所有的老师都期待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能落到实处,把审美的权利交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审美力。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学生,要想真正走进文本,理解其中的含义,需要通过有效的朗读才能实现,朗读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式。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学生对朗读不是很感兴趣,也就是没有热情,即使有热情也非常低。因此,老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朗读的情趣,这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以往的语文教学,一般是教师为主导,老师"讲"课文而学生听课文,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的朗读,导致学生与文本之间无法建构起"意义对话",甚至学完了课文也不知课文的真正内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老师有必要实施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让学生真正在反复朗读中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作为一名积极参与课改的教学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组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义教小语第八册课文《和时间赛跑》中发生的一则教学故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学,只有关注课文的体裁(即正确定位文本文体)、关注文章的中心(主旨)、关注教材编者的意图、关注语文课程特点(即语文教材的学习价值)等,正确地解读文本,科学地利用教材,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才不至于偏离语文学习的轨道,才能让语文教学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20.
成也作文,败也作文,足见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语文老师不太重视作文教学指导,而且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离开来,没有很好地把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学生只能学课文归学课文,学写作归学写作,在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阅读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渗透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