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基层教学中,水平较高的老师和水平偏低的老师常常会结成对子,谓之"青蓝工程"。水平偏低者谦恭地向他们的"蓝老师"请教,水平较高者也真诚地向他们的"青学生"传授。可谓学术气氛浓浓,"青蓝"关系融融。  相似文献   

2.
陈颖 《广西教育》2023,(4):15-17+28
本文以C老师为研究个例,通过分析“青蓝工程”培养模式对语文教师专业学习的影响因素,为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对“青蓝工程”培养模式的一些思考与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送”的由头:在去年的《语文报》上,我们刊登了一份《语文世界·红A版》“快乐大赠送”的启事。内容很简单:只要老师们提供一个“教师资格证”的复印件,我们将会赠送老师们半年的《语文世界·红A版》。启事登出之后,老师们将信将疑———真的有这么好的事?但近千名老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寄来了“教师资格证”的复印件,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也由学校开了证明寄来。我们为这些老师们寄出了我们的《语文世界·红A版》,并在寄了三期以后,又给老师们寄了一封信,表达了我们愿意和他们真诚交友的愿望,并诚恳地向他们征求办…  相似文献   

4.
孙老师话题目录☆1 1等于几?——孙老师说☆从“母子联盟”到“夫妻联盟”☆问题究竟出在谁身上☆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访李子勋1 1等于几?——孙老师说一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曾经向我转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丈夫是心理学博士,妻子是教育学硕士,但这样的两个人,却教育不好他们的孩子。这对夫妻有个10岁的小男孩,很顽皮,尤其在家里的时候,更是淘气得要命,把家里的东西扔得乱七八糟,还经常拿了父母的钱出去玩游戏机。但据老师反映,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却极其老实,上课连回答问题都不敢,腼腆得很。两…  相似文献   

5.
家庭作业“质量日日行”●于文玲刚刚接过五(2)中队的时候,辅导员老师发现队员们的家庭作业质量不高,特别是到了节假日,不是字体潦草,就是正确率偏低,甚至有时连简单的抄写都频频出错。这一现象引起了明察秋毫的中队“小记者团”的关注,他们立即对此进行了“焦点...  相似文献   

6.
J老师,男,中文本科优秀毕业生,招聘录用,初任七年级语文。根据学校安排,我与J老师成了“青蓝”对子,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里,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经常向教师打“小报告”,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告诉老师去。”“小报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受害者的诉冤,有的是见义勇为的检举,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他们觉得有必要一说,就会向你报告,连我任教的体育课也不例外。这个时候你会发觉自己更像一个法官,  相似文献   

8.
值得尝试的“捆绑式师徒结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在“分数是硬道理”的思想支配下,所谓的师徒结对制度和青蓝工程有些只不过是摆设而已,师傅大多不可能会真心实意地向徒弟“传道、授业、解惑”。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好能成为“常胜将军”,师傅不得不从切身利益考虑,留有一手。  相似文献   

9.
宋斌  曲琳 《辽宁教育》2014,(8):12-14
师傅篇·宋斌 2014年9月,我又多了一个新徒弟——华东师大毕业的研究生曲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曲老师,底蕴丰厚,充满干劲儿.内心的欣赏,令我不得不想将自己十几年专业成长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一股脑地“移植”给她,希望帮助她成长得更加顺利、迅速.但事实上,最初的我对“青蓝互助”的理解是片面的.反思后,我发现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两点:其一,“青蓝互助”不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更不是填鸭,而是一种以尊重作为前提的引领与启发;其二,“青蓝互助”的关键就是“互助”二字,它说明这绝不是单一指向,而是互助双方的共同促进,协同发展.而这些反思都源于那节邀请课.  相似文献   

10.
李莉清  龙群生 《新疆教育》2013,(11):161-161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各地纷纷启动了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我校“青蓝工程”活动内容是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指导老师的传、帮、带、手把手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尽快成为教学骨干、能手,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活动采用“一带一”的形式。在备课、上课、作业、命题、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指导,活动原则上一至三年为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1.
星期四中午,我在办公室改作业,有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老师你快去看看吧,他们都在值日生那里改名字。”改名字?我一头雾水,快步向教室走去。  相似文献   

12.
实施“青蓝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然而,当下一些学校在实施“青蓝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随意搭配、照顾面子、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弄虚作假等现象,让“青蓝工程”几乎成为了“纸上工程”“面子工程”,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突破这样的窘境亟须打好“组合拳”,需要注重在四个方面研究探索、持续发力,确保“青蓝工程”正常实施、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3.
臧学民 《初中生》2008,(9):22-26
导语 从小学进入中学,一切都是新的: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全新的感觉,全新的生活。我们都想向新同学、新老师展示一个最具魅力、个性可感的“我”。那么,我们怎样向他们说出“这就是我”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正值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当时提倡“工人阶级领导”,工人阶级是主力军。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被排斥在劳动人民之外,“尊师重教”观念淡泊。那时的老师普遍素质较高,但他们大多出身“有问题”,属于“急需改造世界观”的人群。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资低,更谈不上有什么奖金。他们倍感压抑,但做事依然尽心尽力,从不马虎,  相似文献   

15.
“教室里炸锅了!”张老师笑着对我说,“他们要写情书!” 前几天,有学生向我汇报:“小明说他喜欢小玲!”我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之间如能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关爱,有什么不好呢。”  相似文献   

16.
“青蓝工程”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新老教师交互听评课则是“青蓝工程”中的常见举措。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年长教师听课关注的“科学、形象、层次”三维度和青年教师听课力争做到的“多准备、细观察、勤反思”三步骤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中学语文“青蓝工程”交互听评课的有效性,以促进“青蓝工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师道》2004,(12):12-13
走廊里,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声音吵吵嚷嚷的,时而爆发出一阵哄笑。小毛揉着红红的眼睛,挤出这群孩子的队伍,向我走来,“老师,他们说我是‘总统’。”  相似文献   

18.
“学贵有疑”,“学困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主动向老师提出。这是从他们身上闪出的一种了不起的创造性的火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这些对象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勤于探索问题。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具体要求。老师只有经常为学困生质疑创造机会,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他们遵循一定的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言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钱梦龙老师提出了一个“废止串讲法”的主张,这个主张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中学生言阅读水平较低,废止了“串讲法”,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课的理解,并进而影响到他们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中学言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当同学犯错误或者违反纪律时,要不要把同学的行为告诉老师,这是许多中小学生都面临过的痛苦抉择。有时,老师会为了维持班级的纪律或仅仅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要求学生“揭发”那些“坏学生”或背地里向老师“打小报告”。利用学生间谍提供的“情报”,常常成为某些老师控制班级的重要手段。对这些做法,大家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想它意味着什么,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我从事“青春热线”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这样一些个案: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倍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