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说新语》等所记马融谋杀郑玄之事不可信。郑玄师从马融多年,二人关系甚好,马融对郑玄甚是赏识和关爱,郑玄对其师马融甚是尊敬和崇拜。郑玄注经多引马融学说,因受制于当时经注体例而未作标明。  相似文献   

2.
朱疆 《中文自学指导》2001,(2):47-48,45
“合”是现代汉语常用字之一。《现代汉语词典》释它的几个主要义项为:①闭。合拢;②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③全;④符合;⑤折合,共计。《说文解字》释为:“合,合口也。从jie从口。”然而,考察“合”的古文字发展,其与“分”相对的一般抽象意义应属后起。  相似文献   

3.
权德舆是中唐名相和文坛盟主,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永贞革新之际,他在京城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对当时的士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因此探究其与永贞党人存在何种关系至关重要.前人对权德舆与永贞党人的关系多有误解.从思想、交游等角度重新审视,发现他不仅不反对永贞党人,而且以科举改革这一举措参与其中,这对于研究权德...  相似文献   

4.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也是重要的书法理论家。《书评》评论隋唐至北宋书家,是了解米芾书学思想的重要文献。文章对《书评》的名称,条目的真伪及诸书记载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5.
《马桥词典》作为一部在文体上极富创新性的实验小说,其文体新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域外文学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它与昆德拉小说的关系:词典作为观照方式;词典作为结构方式;“复调”文体。文末并简要分析韩少功接受昆德拉影响的可能性,如精神气质的相近、韩对昆氏小说的推崇与翻译等。  相似文献   

6.
探讨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和钟嵘《诗品》两者之间的关系。前者启发并影响后者,不仅可能,而且从具体内容而言,后者无疑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听觉心理实验,探讨了纯律的律制特点及其和谐性,并就中国传统音乐中是否运用了纯律音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古乐府《白头吟》以其情意真切、格调高古而妙绝古今。对该诗作者和题目的认定,后世诸家歧说不断。据《西京杂记》所载,后世有“文君白头吟“说行世,此说影响甚广。据《宋书.乐志》所载,后世有“古辞白头吟“说问世。据《玉台新咏》的辑录体例,后世有“古辞皑如山上雪“说,此说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9.
《乐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音乐理论著作。它通过对音乐的本质、音乐创作的目的、音乐的美育作用、音乐与政治、社会生活等问题的论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音乐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基石。 一、音乐的本质在于表达感情 《乐记》一开头就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  相似文献   

10.
橘子是南方常见水果,它通常被写作“桔子”。到底哪一个正确,还是两种写法都可以呢?让我们来作一番考察。“桔”,《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新华字典》、《应用汉语词典》等辞书都列两个字头。  相似文献   

11.
朱载堉(1536—1611年),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数学家。他在《律吕精义.外篇》中,从舞蹈的社会功能到艺术功能,从舞蹈的内部结构到外部形态,从舞蹈教育到舞蹈表演,进行过较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命题。这个"舞学"体系由一系列的专有名词组成,解读这些名词就是对该体系的重新建构,有较强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神道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朱载堉神道碑原存于朱载堉墓地,即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神道碑由我国明代名书法家王铎撰并书舟,详述了朱载堉世系、生平事迹和学术成果,是研究朱载堉学术思想的重要献资料,对纠补正史之漏误有重要的价值。朱载堉神道碑在清代《怀庆府志》、《河内县志》中,均有录。  相似文献   

13.
朱戢靖是明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在丰富人类的科学文化宝库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建国以来对朱载靖的研究渐渐成为学界的关注重点,总结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朱栽墒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贺铸200余首词作调名的具体分析,并和张辑的改调名现象加以比较,说明贺铸喜改调名的原因在于想要恢复词牌名实统一传统,这一作法体现了贺铸的词学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诗歌中,以音乐为题材的诗作并不少见,但象唐韩愈、白居易、李贺那样称得上“至文”,的恐怕为数不多。本文主要从音、形、感三个角度,比较分析这三位诗人的音乐诗在对音乐之声的传达与主观情感的抒发上的异同,使读者感受到作品的表现技艺之高超,体悟中国文化的奥妙。  相似文献   

16.
唐诗的诗歌达到了新的高度,言说方式更圆熟,但在处理生活的宽度和深度的关系上,及诗的内在和外在音乐性等,应该有新的尝试。何夕报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人生和时代的哲理性思考,其基调是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与人生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尽可能引述一个词或一个义项的始见例或较早出现的书证,然而仍然存在书证滞后现象。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唐语林》,发掘其一些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方面的补订意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补订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朱熹的题诗为切入角度,考察朱熹与佛教之关系历时性的变化。从对朱熹不同时期题诗的分析可以看出:朱熹一生始终与寺院及热衷佛老的人相关联,朱熹的儒家性格与气质决定了他不甘心做一个超世隐居的晦士,因而也永远不可能达到禅师逸士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他一生都在这混沌的世间寻求一个平衡,儒的入世与佛的出世。  相似文献   

19.
唐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鼎盛的朝代,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与境外、海外国家相互交往最为密切的朝代。唐王朝的先进文明,成为各国向往的文明,尤其日本自先秦至唐朝都在吸收发达的中国文明。不过,日本自古到今都有一个看似矛盾,却对本国文明极为有利的文化吸收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既无所顾忌地“拿来”外国文化、又旗帜鲜明地固守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继承前人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注重个性差异,提倡启发引导。他的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理论和主张,对我们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仍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