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论李斯之过     
司马迁作《李斯传》,以“竟并天下”,“竟亡天下”为前后关锁,认为李斯于秦之功过正好两相抵销。但是,考清史实,李斯之过量罪不可恕,而把案亡天下的责任全部倭之于李斯,又欠公允。历史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既不能以一人兴邦,亦不能以一人亡国。  相似文献   

2.
道家与道教     
笔者在带领学生依据《历史学习》“跟我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在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遇到了“道家非道教”这句话,便设置了一道“道家与道教的区别”的问题进行了提问,结果未有一位同学能回答上来。而教材中的介绍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笔者就查阅资料,得知道家与道教的区别大致如下:一、道家与道教产生的时代不同道家学派是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期我国奴隶制崩溃和封建社会确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学派。道家学派以谈“道”见称,“道”是其学派体系的最高范畴,后来人们就称这个学派为道家。道教的初创时期是在东汉明帝的时代。东汉末年,神…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陵     
  相似文献   

4.
禅让制释: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们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评: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在我国原始末期,即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民主推举”事实上是氏族贵族的民主。世袭制释:我国奴隶社会开始实行。包括王位世袭制和诸侯、卿、大夫世袭制。王位世袭制从秦始皇开始演变  相似文献   

5.
秦桧是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是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的罪魁祸首。1127年秦桧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后变节。成了金太宗弟弟的亲信,后被放回南未。他隐瞒了,叛变投敌的历史。但爱国信念坚定的洪皓曾因与金国谈判时被无理扣押,他深知秦桧卖国求荣充当内奸行径,因而遭到秦桧的残酷打击致死。  相似文献   

6.
程昌远 《历史学习》2004,(10):21-22
《历史学习》2004年第4期有这样一道题: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处在世界前列,然而明清时却落后于西方、未产生现代科学的根本原因是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C.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D.闭关政策阻碍了与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此题的参考答案是A。我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原题看起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在明清时落后于西方,二是中国未产生现代科学,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而这两层意思是有联系的:中国传统科技在明清时期多是总结性的成就,创新性显得不够,因而看起来好…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7期刊登了西华师范大学阳金平同学的文章《李斯是丞相还是廷尉?》(下称“阳文”),认为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关于李斯的职务说法有误,认为李斯是廷尉而不是丞相。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认为阳文观点有误,教材表述准确。  相似文献   

8.
公元1279年崖山之战,元军取得胜利,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而死。  相似文献   

9.
10.
方平 《教学月刊》2000,(7):16-16
宗法制度是古代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法则和制度,其实质是维护贵族的世袭统治。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  相似文献   

11.
清代设立的军机处被称为“君主权力登峰造极的重要标志”。但对军机处的描述,各种教材说法不一。本文拟就军机大臣的品级、军机处的职能及其地位等问题作一简要分析,祈教名家。普通高中新课标岳麓版教科书说:“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中国古代史必须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之模块三为“文化发展历程”,其中第一单元就是与中国古代思想相关的内容。中国古代哲人辈出,思想博大,哲理深邃。学习中国古代思想,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关键。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文明长河的不断汇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和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精神,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本文从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韦坚 《青海教育》2004,(9):57-58
汉末黄巾起义以后.群雄竞起.收守并争,形成军阀割据;继而司马氏代魏,结束三国鼎立局面。西晋统一的时间不长.短短三十六年,就因内外矛盾的进发而归于灭亡,从公元四世纪初叶到六世纪末期.二百七十三年时间内,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混乱状志,在这一时期.南方先后有五个王朝更替绕治。历史上习称为东晋南朝。公元四二0年,东晋的权臣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学习》2004,(10):42-42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废除于清朝末年。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整理绵延存在了1300余年。  相似文献   

15.
忽必烈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为了加强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元朝中央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那么,元朝宣政院是如何有效管辖西藏地区的呢?一、宣政院位高权重,设于京师,提高行政效能元朝初年,忽必烈在中央设立释教总制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机构。1288年,总制院更名为宣政院。宣政院设立时,以国师八思巴总领宣政院事务。皇帝委派长官为院使(初置二人,后增到18人),或者以朝廷大臣兼职充任要员,对于职位居于第二的院…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习》2003年第11期《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演变》一文中刊载了有关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一道试题:明清时期(1840年前)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①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②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兴起③扩大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④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在同一期41页的“有求必应”栏中还刊载了河南一所高中张帆同学的问题:下列关于明清科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集大成科技著作相继问世B.总体上开始落后于西方C.有些科技成就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D.注意吸取西方科技成就但没有创新答案:B我同意第…  相似文献   

17.
兴建公共水利工程,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古代东方社会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在此基础上,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如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至今仍有效益的防洪灌溉分水工程都江堰、大型渠系灌溉工程郑国渠和多首制引水工程漳水渠等。本文就这些大型水利工程出现的原因、分类、特点及意义进行简要介绍。一、原因1.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和矿山的开采,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各国能兴修较大…  相似文献   

18.
孙衍铎 《历史学习》2001,(10):27-28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萌芽、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统一后推行于全国。从秦至清两千年间,历代中原王朝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9页说:“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的主张不合时宜。”其中说李斯是丞相,明显有误。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日:‘……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由此可知,当时的丞相是王绾,李斯在那场辩论时的职务是廷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