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玉林市玉州区古定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文化经典诵读》之选编,以中华人文经典书籍为素材,以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编选标准,以经典文本的原文或节选为呈现形式,以全日制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旨在阐释最具民族性、人文性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了一种崭新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改革模式,其中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5.
6.
[题解]《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是讲“修身”的途径和目的。“经文”大概是孔子的言论,由他的门生曾参(公元前505——426年 字子舆,又称曾子)口述;“传文”则是曾参的见解,由他的学生记录下来。朱熹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者”,是“初学入德之门”。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小学课外活动的一大亮点。玉林市玉州区东成小学率先在我区把“中国文化经典诵读”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来开发,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历时两年时间,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委托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在《古诗诵读》音像出版物的基础上编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材即将面世。该教材从一年级至高中共十册,其中第一册教材将于下学期在近17万名一年级学生中试验使用。系列教材走进课堂,是上海基础教育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依靠的是文字以及由文字构成的文化经典作品。文化经典对于学生的成长、认知、面对世界及人生的态度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今的在校学生来说,如何走进唯美经典,继承并发扬文化经典,是教育部门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国家教材内容承载量多元却疏于深入的同时,将文化经典引入校本教材不失为学生学习经典的良策。  相似文献   

10.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鉴于上述的认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这对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其深远的影响,期待对推广经典诵读教学有一定启迪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不论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要求,还是各大主流媒体、譬如电视台围绕传统文化制作播放的诸如诗词大会之类的节目,或者2017年高考围绕的立德树人主题命题,都说明德育、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的重塑已被广泛的关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之相应,曾一度被冷落甚至丢弃的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又被重拾和重视,随之而起的是传统文化诵读和与之对应的校本课程开发在校园里的升温。但是  相似文献   

12.
诵读中国文化经典的教学操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的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中国文化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来加以开发。从2002年12月进入实验,我们借鉴了台湾地区的儿童读经活动和国内沿海地区陆续开展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等活动的经验,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以及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文言文经典篇目的文本如何选编,历来见仁见智。本文以《项脊轩志》为例,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该文选本、文字、标点符号和段落划分等方面的异同,探讨文言文经典篇目的文本选编标准。选择这篇文章,一是因为它是经典的文言篇目,备受各种版本教材编者的青睐,且对选文的处理共性与个性俱多,便于比较;二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为分析提供多个不同的切入角度。一、参考教材的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  相似文献   

14.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并强调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小学基础教育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依照斯基尔贝克程序进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鲍英姿 《现代教育科学》2012,(8):152-153,172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编入高中新课程,是以彰显其地位与作用。本文从选修与必修相得益彰的学生发展高度;从选修与高考的教育现实角度,给予理论上的科学阐释,实践上的策略践实。  相似文献   

18.
19.
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之一。玉林市玉州区古定小学争得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学术支持,联手合作,共同编选小学校本教材《中国文化经典诵读》,本校教师与大学生协作实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可谓一举多赢,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为师范院校大学生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凤 《辅导员》2014,(15):78
正近两个学期以来,教育中心要求所属各校坚持让学生诵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家长非常反对,认为这是作秀,是教育的倒退。作为诵读经典主要落实者,笔者是很赞同学生诵读经典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传统文化的能继承传统美德的作用,其实他还有让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德育和心育的双重功能。因为现在的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要大于德育问题。很多有识之士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引进国外的心理健康理念给予这样的孩子以关注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